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珲春中部土壤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XRF-X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吉林省珲春中部常量元素在表层土壤中的含量以及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分布等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MgO(0.85%)、CaO(0.95%)的含量平均值低于全国土壤平均值(分别为1.8%和3.2%),Fe2O3(3.41%)、K2O(2.61%)、Al2O3(13.33%)、SiO2(69.25%)含量平均值与全国平均值基本相当(分别为3.40%,2.50%,12.60%和65.00%),Na2O(1.83%)含量平均值高于全国平均值(1.60%).暗棕壤和白浆土两种类型土壤剖面常量元素组成差别不大,在垂向上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性.Sa、Saf和ba指标反映出暗棕壤土壤的风化淋溶度略强于白浆土,在剖面不同层次上,随土壤深度的增加,Sa和Saf呈现下降的趋势,而表层土壤的ba值比深层土壤高.  相似文献   
2.
钱君龙  柯晓康 《地理科学》1998,18(4):374-378
1994年在南京市太平门街道采集了五株雪松的年轮样及其根部土壤(黄棕壤pH=6.68),分别测定了Li、Al、P、K、Mn、Co、Cu、Zn、Cd、Ba和Pb等11种化学元素含量,实测结果验证了雪松年轮与其根部当年土壤中化学元素含量满足对数线性相关模式;lgC′(Z,t)=a(Z)+b(Z)lgC(Z,t)。根据年轮元素含量C(Z,t)可以重建过去根土中元素含量C′(Z,t),即反映环境(土壤)中元素含量的逐年演变的年份序列。利用C(Z,t)中最低含量可估算该地段黄棕壤的土壤元素背景值。  相似文献   
3.
以代表性暗棕壤垂直剖面土壤地球化学数据为依据,研究了长白山区特定的森林景观条件下成土过程中元素的分异与富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岩石风化过程中主要以CaO、 Na2 O、 Sr淋溶为主,有机酸淋溶过程中SiO2、 Al2 O3、 K2 O部分被淋溶,部分游离铁下渗到土体中下部氧化成铁锰胶膜;微量元素在风化过程中被次生黏土矿物吸附,不同程度地富集,在腐殖质积累过程中Cd、 Zn、Pb、 Mo、 Hg、 Co、 Mn、 Cr等亲生物元素进一步富集于表层土壤, Ce、 Ni、 Sb、 Ti、 V、 Y、 Zr在表生环境中地球化学性质稳定,残留富集于土壤表层。母质层继承和保留了基岩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以代表性暗棕壤垂直剖面土壤地球化学数据为依据,研究了长白山区特定的森林景观条件下成土过程中元素的分异与富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岩石风化过程中主要以CaO、Na2O、Sr淋溶为主,有机酸淋溶过程中SiO2、Al2O3、K2O部分被淋溶,部分游离铁下渗到土体中下部氧化成铁锰胶膜;微量元素在风化过程中被次生黏土矿物吸附,不同程度地富集,在腐殖质积累过程中Cd、Zn、Pb、Mo、Hg、Co、Mn、Cr等亲生物元素进一步富集于表层土壤,Ce、Ni、Sb、Ti、V、Y、Zr在表生环境中地球化学性质稳定,残留富集于土壤表层。母质层继承和保留了基岩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西藏山地淋溶土系列与大骨节病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西藏大骨节病县与非病县棕壤与暗棕壤各土属、土种的分布面积的对比分析对西藏耕型棕壤和暗棕壤分布与西藏大骨节病区分布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大骨节病的分布与棕壤、暗棕壤为主的耕型淋溶土壤的分布有一定的联系,但土壤母质和发育程度不同,对大骨节病的分布影响不同.对于残坡积土壤,病区趋于分布在泥质土壤环境,而麻砂质土壤基本是大骨节病的非病区.同样的母质环境,大骨节病区趋于分布在土壤厚度较小,发育程度较低的地区;就洪积土壤来说,其与大骨节病分布的关系似乎与土壤质地有一定的联系,底部砾石含量高的土壤多集中在大骨节病地区.总体而言,山地棕壤、暗棕壤环境是西藏大骨节病区的主要土壤类型之一,西藏未开发的自然棕壤和暗棕壤环境将是大骨节病潜在危险区,因此系统研究西藏典型大骨节病区的土壤分异对探讨未来西藏大骨节病的分布与流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铁锰氧化物矿物胶膜是我国黄棕壤中重要的铁锰元素富集载体,选取我国华中地区典型的铁锰氧化物矿物胶膜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偏光显微镜(POM)、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能谱仪(EDX)、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高能量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研究方法,对原位和分离处理后的黄棕壤铁锰胶膜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表征.结果表明,黄棕壤铁锰氧化物矿物胶膜由表及里,由外到内依次呈现富锰条带、富铁锰条带、富铁条带、富锰铁条带、富铁条带,并且锰铁元素含量之比不规则降低,其所含铁锰氧化物矿物主要为锰钡矿、针铁矿、水钠锰矿、六方水锰矿、水羟锰矿,粒度为纳米级,形貌多样.  相似文献   
7.
云南哀牢山徐家坝自然保护区内,森林经不同程度的破坏后形成的各种次生植被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所降低,但H/F值则随森林→灌丛→草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腐殖质聚合物分子结构中的芳构化度、分子量和芳香环的缩合度由木果石栎林、滇山杨林、毛蕨菜灌草丛到沼泽草地逐渐增大,而腐殖酸分子结构上所带的亲水基侧键则按上述顺序由多到少。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区域农业生产力空间布局,精准识别不同地质区域的农业土壤养分供给能力,利用光谱对比的方法,对兴城地区土壤与母岩开展农业地质调查与研究.研究表明:兴城地区绥中花岗岩范围内的土壤中97.69%为棕壤,绥中花岗岩和棕壤的空间分布相对一致,测定二者的光谱曲线,发现吸收峰位置相同且光谱曲线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可以得出该地区棕壤...  相似文献   
9.
朱显谟 《地质论评》1948,13(Z2):283-285
成土母质之性质对於成土作用之影响,虽不若气候因子之大,但其对於风化作用之进行与夫土壤演变之过程实有不容忽视之力量,而尤以在岩石风化之初为甚,赣省侵蚀剧烈,沉积频繁,各类土壤或系岩石之新风化物,或与各期之沉积有关,故地质情形对於土壤之生成性态以及分布等关系异常密切,今请述之。  相似文献   
10.
赵景波 《地理科学》2003,23(5):554-559
资料表明,关中地区全新世大暖期土壤中的CaCO3受到了明显淋溶,部分土壤的CaCO3淀积层脱离了粘化层,发育了淋溶性土壤所特有的风化淋滤母质层;该层土壤发生了明显的化学粘化作用,并有Fe2O3和Al20,形成以及亚热带土壤所具有的淀积型红色光性粘土胶膜发育;粘土胶膜含量明显大于淋溶褐土而与黄棕壤接近。由此得出,全新世中期成壤作用比现今显著强,土壤应为发育弱的黄棕壤,当时气候比今明显暖湿;在全新世中期,来自东南的夏季降水气团能够较频繁地到达该区,秦岭已失去温带与亚热带气候分界线的作用,其南北两侧均为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