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5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川西冕宁-德昌稀土成矿带是中国最重要的稀土成矿带之一,所有稀土矿床均与碳酸岩-正长岩杂岩体有关.前人研究表明,牦牛坪、木落寨和里庄碳酸岩-碱性杂岩体成岩年龄与其相应矿床的成矿年龄基本一致,而大陆槽正长岩年龄与REE矿床的成矿年龄相差甚远.本文对大陆槽碳酸岩、英碱正长岩进行了SHRIMP U-Pb锆石年代学和LA-MC-ICPMS锆石Hf同位素原位测量,它们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2.99±0.94Ma、14.53±0.31Ma,表明两者是同时形成的,且与其成矿年龄基本一致.碳酸岩和正长岩的εHf(t)值、Hf模式年龄与它们的εNd(t)值、Nd模式年龄所展现出来的特征一致,说明在其形成过程中有地壳物质的加入.  相似文献   
2.
早白垩世承德甲山正长岩体位于燕山陆内造山带东段,承德逆掩片东侧,可划分为三个单元,从早到晚,依次为姜家湾单元、龙潭沟单元和龙潭南沟单元。化学成分上,该岩体Si、全碱、TFe、REE、Th、Ga、Nb、Zr、Hf含量较高,Mg、Ba、Sr、Ti、Cr、Co、Ni、V等过渡元素亏损,Ga/Al值大,Ce/Pb值在6.12~13.41,富轻稀土,中等铕负异常,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点。岩体形成于造山晚期岩石圈伸展的环境下,与地幔上涌有关,说明区域晚侏罗世的挤压缩短和地壳增厚转变为早白垩世的伸展和岩石圈减薄,暗示中国东部的岩石圈减薄应从早白垩世开始。  相似文献   
3.
白云鄂博地区碱性正长岩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布于白云鄂博以东的碱性正长岩是华北地台北缘印支期富碱侵入岩北带的西延部分。这些碱性正长岩仅含微量碱性暗色矿物,以稀土元素含量高、具明显的负铕异常、轻重稀土强烈分馏,以及较低的Sr、Nb、Y及Ba含量而与阴山地区(包括北带和南带)的碱性正长岩有明显区别,它们可能为低压(<1.5GPa)条件下玄武质岩浆分异产物。大量的研究显示华北地台北缘中段包括阴山在印支期均已卷入造山运动中,从碱性正长岩带的分布、侵位机制及与造山花岗岩共存分析,该碱性正长岩应形成于造山后的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在二叠系坚扎弄组中新发现Glossopteris sp,Yuania sp.等植物化石,证实所含植物群属华夏-冈瓦纳混生植物群.对达雄群、乌郁群进行了重新厘定,新建新近系布嘎寺组(N1b)、洁居纳卓组(N2Qj).识别出3个构造层序、12个层序和7类沉积体系,建立了晚古生代至新生代的构造沉积序列.查明措勤盆地性质为构造复合盆地.发现新生代碱性正长岩和富钾火山岩,初步认定其为地壳加厚、地幔拆沉的产物.确认麦堆蛇绿混杂岩带属班公湖-怒江带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5.
朝鲜~19亿年侵入岩的岩石类型与构造背景初探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彭澎  王冲  杨正赫  金正男 《岩石学报》2016,32(10):2993-3018
朝鲜半岛北部广泛发育~19亿年侵入岩,这些岩浆岩可以分为三个系列,分别为似斑状花岗岩系列(多为I型,以妙香山岩体为代表,年龄1900~1840Ma)、S型花岗岩系列(以嘉山岩体为代表,本文获得1862±5Ma锆石U-Pb年龄)和正长岩系列(以龙浦岩体为代表,本文获得1857±2Ma锆石U-Pb年龄)。似斑状花岗岩系列(I型花岗岩)大致对应朝鲜地质学家定义的Myohyangsan(妙香山)杂岩,以发育钾长石巨斑为特征,与麻粒岩相变质的火山岩-沉积岩系关系密切;S型花岗岩系列大致对应Ryonhwasan(莲花山)杂岩,以发育石榴石和堇青石等矿物为特征,与麻粒岩相变质的副变质岩共生:这说明前者可能与变质火山岩系相关,而后者可能和副变质岩相关。正长岩系列,朝鲜地质学家称为Sakju(朔州)杂岩,分布较为局限,仅见于朔州以及博川-定州之间,也见于邻区辽东,多为岩株。这三个系列岩浆岩稍早或者同期于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本文获得甑山"群"变质锆石U-Pb年龄1844±2Ma)。邻区辽东-吉南及胶东地区也发育这三个系列岩浆岩,但这两个地区~21亿年岩浆作用更为广泛。朝鲜半岛南部发育大量同期岩浆岩,但岩石类型以似斑状花岗岩为主,并发育紫苏花岗岩和斜长岩。我们推测,朝鲜半岛南北两侧基底属性存在差异,可能对应不同的古陆(华北与华南古陆)。综合分析表明,朝鲜~19亿年前广泛发育I型和S型花岗岩,并有幔源岩浆作用,同时发育正长岩类,并且这些岩浆活动与区域高级变质作用时代接近。考虑到本区存在太古宙基底,我们推测本区在古元古代可能处于类似现今活动大陆边缘弧背景。  相似文献   
6.
7.
8.
安徽庐枞地区正长岩类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9.
辽宁梁屯 -矿洞沟杂岩体主要由辉石正长岩、霓辉正长岩和霓辉角闪正长岩等碱性岩石组成 ,具有全岩 Rb- Sr等时线年龄 186 6± 115 Ma和 ISr=0 .70 4 9的同位素特征 ,是我国目前报道的最古老的碱性正长岩类。本文报道了该岩体的锆石U- Pb和全岩 Sm- Nd同位素测试资料 ,获得了锆石 U- Pb同位素年龄为 185 7± 2 0 Ma、Sm- Nd等时年龄为 1787± 180 Ma、εNd(t) =- 4 .8~ - 5 .0的数据。它们反映出该杂岩体形成年龄的上限为 185 7± 2 0 Ma、下限不小于 1787± 180 Ma,来源于富集地幔物质。基于这些数据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 ,作者提出了华北地台北缘古元古宙存在有富集地幔储库 ,以及辽河群主体形成于 190 0 Ma以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霞石正长岩是重要的炼铝资源和陶瓷、玻璃原料。文中利用扫描电镜、X衍射、红外线、电子探针等,综合分析方法对黑英山霞石正长岩的矿物学特征作了详细研究。着重描述了岩石的矿物组合、矿物生成及变化特征。对主要矿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及X衍射分析,测得霞石成分:SiO_243.66%,Al_2O_330.97%,K_2O4.23%,Na_2O18.46%(Na_2O高于其它地区的霞石)。根据霞石单矿物实测成分计算出其晶体化学分子式为:(K_(0.525)Na_(3.528)Ca_(0.012))_(4.065)[Cr_(0.010)Al-(3.559)Mg_(0.009)Fe_(0.054)Mn_(0.012)Ti_(0.008)Si_(4.258)O_(16)];测得霞石的主要X衍射d值为:0.302~0.303,0.386~0.389,0.1388~0.1391(nm)。测得微斜长石的成分:SiO_264.82%,Al_2O_319.68%,K_2O11.77%,Na_2O2.30%,求得其三斜度△=0.83~1.00,属低微斜长石。通过霞石正长岩中钾长石与霞石矿物中对K原子分配值计算和作图,解得矿物生成温度为400~500℃。测得岩石中的钠长石主要为低钠长石,属后期交代矿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