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19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油藏内部油水渗流方向时,主要考虑渗透率影响,引入两个水平方向渗透率比、水平与垂向渗透率比参数来分析。前者反映样品所在储层平面上两个水平方向渗流能力的差异,后者反映样品所在储层水平与垂向渗流能力的差异,并经小柱样测试和全岩心测试两种方法确定两个参数。通过对塔中4号油藏CⅠ油组9口井2306个样品两种渗透率比值分布直方图分析,研究了CⅠ油组渗透率的非均质性及其渗流方向:CI油组储层在水平方向的渗流能力有很大差异,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储层垂向渗流能力明显小于水平方向的渗流能力。  相似文献   
2.
赵峰  唐世杰 《探矿工程》2008,35(5):60-63
在丰沙线35号桥加固工程的4、5号墩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采用回转滚刀钻进卵漂石地层,为确保孔壁稳定,对桩孔壁进行了双液注浆.在注浆孔成孔、压浆管安放、孔口架桥封堵及双液压浆过程中遇到了较多棘手问题,经施工现场多次试验和改进,解决了双液浓度及注入配比、架桥封堵孔口、双液分离注浆、窜浆处理和合理压浆量控制等技术难题,并取得了理想的注浆效果,确保了钻孔灌注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高精度CTD剖面仪研制过程中的专用设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欣 《海洋技术学报》2001,20(1):140-142
本文介绍了“油水分离压力罐”的主要理论依据及该设备采用的特殊的机械结构,实践证明,利用该设备实现了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深海重力场检测CTD剖面仪中的某些关键传感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的理解油气的聚集、分布规律,应用地质平衡原理对研究区725口探井进行回剥分析,从而得到不同地质时期目的层的古构造图.并以三级构造为单元进行构造发育史精细研究,研究发现同一构造层面不同三级构造或同-三级构造不同构造层面,在构造发育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性,其控制了烃源岩及储层裂缝等成藏要素的发育程度,从而影响油气运聚和油水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他拉哈向斜的长期发育使其成为主要烃源岩生排烃中心,因此与其临近的龙虎泡背斜和葡西鼻状构造等正向构造含油性好,同时先期发育的葡西背斜控制了葡西裂缝发育密集带,同时也导致了构造低部位含油气、高部位含水的复杂油水分布现状.  相似文献   
5.
6.
张振红  朱静  余芳  李成  汪伶俐  李文厚 《地质通报》2016,35(203):440-447
依据薄片、压汞、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及油水驱替实验资料,对吴仓堡地区三角洲前缘亚相长6厚层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孔隙结构特征、成岩作用、微观渗流特征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受东北物源控制的长6厚层砂岩储层具有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较好的特点,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和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为典型中低孔、特低渗储集层;储层储集性能主要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控制。对储层发育影响最大的成岩期位于中成岩A期,中等压实-粘土膜胶结残余粒间孔发育成岩相和弱压实-残余粒间孔+溶蚀孔隙发育成岩相是最有利储层发育的成岩相带。根据微观渗流特征,可划分出4种驱油类型,微观孔隙结构比宏观物性更能反映储层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徐守余 《地质论评》1993,39(7):83-87
为了解奂徐集复杂断块地区含油范围预测问题,使用了地震多参数分 析法。多参数分析法是充分利用各种地球物理参数(振幅、频率、相位及 速度等),并将各参数测定结果与地质因素相结合,引用判别函数以判定 其含油性,进而预测早期油水边界。利用地震多参数分析法,在徐集地区 预测早期油水边界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我们对大冶、马坑、大顶、黄沙坪、鞍山五个矿区的七个铁矿石样品中的磁铁矿作了室温~(57)Fe和~(119)Sn穆斯堡尔谱测定,并根据穆斯堡尔数据和化学分析推算出磁铁矿的非理想配比的分子结构式. 初步研究表明,不同的成矿条件和Zn、Mg等二价阳离子的类质同像替代的多少,明显地影响晶胞参数和穆斯堡尔参数.文中讨论了它们的变化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
殷红 《江苏地质》2005,29(1):28-31
腰英台油田是东北地区新发现的油田,目前刚开始勘探开发,在勘探开发初期遇到不少问题。其中之一是开采时高含水:就油田的实际油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油水同出的可能原因,认为这是受油藏储层物性及构造幅度和实际油柱高度的影响,由于储层低孔、特低渗。实际构造幅度低,实际油柱高度大多低于油藏产纯油所需的油柱高度,致使油藏大都处于油水过渡带。故开采时多含水,油水同出。根据这一分析,认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重点考虑西部水下冲积扇的有利部位。此处储层物性好,有利于接受更多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