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赵岩 《地质与资源》2018,27(5):417-423
辽宁阜新北部至内蒙古库伦旗地区的第四系冲、洪积地层分布广泛,但由于冲、洪积物岩性、岩相比较单调,在纵、横向上变化快,不易进行深入的研究.根据成因、孢粉以及形成时代将研究区第四系冲、洪积物划分出中更新统冲积物、上更新统冲洪积物、下全新统冲洪积物、中全新统冲积物、上全新统冲积物5个填图单位.不同时期的冲、洪积物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的地貌特征.确定冲、洪积物的沉积标志,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划分,可以为研究区甚至我国整个北方地区提供第四系冲、洪积物各方面深入研究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地处幕阜山西北缘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过渡部位的咸宁市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冲洪积物,与江汉-洞庭盆地充填演化密切相关.通过野外路线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钻探,查明了冲洪积物的分布范围及发育特征,以泥质充填为主、砾石分选差、磨圆差、混杂堆积等特征表明其为近源快速堆积.ESR年代学测试结果显示,冲洪积物形成于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中期,具多期活动特征.结合前人对江汉-洞庭盆地周缘冲洪积扇堆积的研究,认为在江汉-洞庭盆地充填演化过程中,盆地周缘水系由山区进入盆地时普遍发育冲洪积扇堆积,其活动时代不仅限于早更新世,而是一直持续至中更新世中期.  相似文献   
3.
三眼峪特大泥石流形成的物源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舟曲县"8.8"特大山洪泥石流三眼峪沟进行现场调查,从泥石流的岩土体类型及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新构造运动及地震等方面,对物源条件的地质环境背景进行了总结.调查结果表明:①三眼峪沟泥石流的松散固体物质主要包括崩塌堆积物、滑坡堆积物、残坡积物和冲洪积物.②三眼峪沟松散固体物质总量4079.42×104m3,流域...  相似文献   
4.
钟大康 《古地理学报》2016,18(3):335-348
通过对国内外近100多年来山地蚀源区沉积类型的研究成果系统梳理,结合第四系现代沉积的野外考察,根据沉积物是否发生搬运、搬运机制、沉积位置、沉积部位的坡度以及地貌特征等,将山地蚀源区沉积类型划分为残积物、坡积物、坠(崩/塌)积物、山间河流沉积物、洪积物和冲积物等6种类型,各种类型在基本概念及其内涵上存在明显差异。残积物是母岩风化的产物在较平缓的地貌上(<3°)形成的原地堆积;坡积物是母岩风化后形成的产物在坡面流水或重力作用下沿着具有一定坡度(>3°,但一般不超过30°)的斜坡滑动或滚动至斜坡坡脚(即山麓)形成的堆积物;坠积物是仅在重力作用下以坠落或崩落或崩塌的方式沿着较陡峭的坡地(>30°)滑动或滚动至坡脚形成的沉积物;山区河流沉积物是残积物、坡积物和坠积物被坡面流水带到沟谷或山间河道中形成的沉积物;洪积物是洪水期山间洪流携带的大量母岩风化产物在出山口形成的沉积物;冲积物是平水期山间河流携带的大量母岩风化产物在出山口形成的沉积物。此外,山地蚀源区还存在滑坡、滑塌、泥石流等几种重力流沉积物。  相似文献   
5.
李院忠 《岩土力学》2006,27(Z2):601-606
经过对不同时期洪积物的成因、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等的分析,以及对第一期洪积物内能否成洞的试验性模拟开挖、观察、分析,并在大量室内外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量化出洪积物内成洞工程地质特性参数。在精心设计和施工下,深厚洪积物内开挖大跨度洞室顺利成功。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段金平)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年龄到底多大?300万岁!据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蔡向民介绍,通过对永定河冲洪积物的研究发现,永定河最早的沉积物——泥砾岩为上新世形成,年龄约300万年。  相似文献   
7.
史前大洪水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通过野外考察研究,在关中盆地西部漆水河中游沿河谷阶地上,发现典型的全新世大洪水滞流沉积层,它们覆盖着龙山文化聚落—浒西庄遗址文化层.利用地层分析、磁化率和粒度成分测定、文化遗物鉴定、OSL和14C技术断代,证明在距今4300~4000年前,关中盆地经历了一个洪水期,发生了多次大洪水事件.在大洪水发生期间,漆水河谷沿河第二级阶地面以浒西庄遗址为代表的龙山文化早期(庙底沟二期)聚落和田地被淹没,同时,在更高阶地和黄土台原边沿地带,以赵家崖遗址为代表的龙山文化晚期(客省庄二期)聚落得到迅速发展.结合在泾河和北洛河河谷发现的史前大洪水的沉积学证据,揭示出了龙山文化晚期关中盆地普遍发生大洪水的客观事实.同时,也发现在距今3100~3000年前,即先周在周原"岐邑"时期,关中盆地漆水河谷和渭河河谷也曾经发生多次大洪水.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揭示区域气候水文变化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阐明大洪水事件对于我国远古文化突变和社会转折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荣 《地下水》2002,24(1):39-41
在干旱贪水的边山地区人畜饮水困难。寻找开发地下水有些突出的问题需要注意。沿洪积扇主流方向富水性好,扇间洼地富水性弱。浅部含水层因干旱超采地下水下降,已无利用价值。物探证实较深部含水层是很好的供水区段。有些地区上部松散层含水层已近于疏干,结合物探定井位,寻找开发下伏基岩地下水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9.
第四系冲、洪积物的识别标志和研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冲、洪积物在我国分布广泛,但由于冲、洪积物岩性、岩相比较单调,在纵、横向上变化快,不易进行深入的研究。确定冲、洪积物的沉积标志是相当重要的,这是加强第四系冲、洪积物各方面深入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贺兰山中段西侧沙漠戈壁沉积发育,生态环境脆弱,对探讨末次冰期以来气候变化与沉积响应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了腾格里沙漠东缘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洪积物剖面进行了初步古环境研究.在数字填图系统和野外路线调查基础上,对贺兰山中段西侧、腾格里沙漠东缘地貌第四纪沉积物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研究.在AMS14C测年基础上,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腰坝地区Qp3-Qhpl洪积剖面沉积物中获得较丰富的植硅体化石,主要类型有方型、长方型、扇型、哑铃型、齿型、帽型、尖型、平滑棒型、刺边棒型、突起棒型、三棱柱型等.此外,沉积物中赋存的大量炭屑和燃烧植硅体反映了古人类活动的历史.运用植硅体组合和温暖指数分析重建了研究区26 ka来的古植被、古气候演化,气候变化自早至晚经历了明显的干凉-暖干-暖湿-冷湿-干冷-暖干-暖湿7个阶段.洪积扇扇缘沉积环境变化反映了气候的干湿变化,且气候干湿变化与区域沙漠化和人类活动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