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贵州玉屏彰寨奥陶纪红花园期障积岩隆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障积岩隆礁的造礁生物主要为海绵和藻,岩石类型有海绵灰岩、藻席岩、核形石凝决石灰岩、生物屑灰岩等。本文系统介绍其造礁生物的生态特征、岩石组合并分析其沉积相和礁的生长发育阶段,最后运用马尔柯夫概型分析研究期旋回沉积发育较好的礁核相地层的学积特征。  相似文献   
2.
杨文雄  陈军  易丁 《贵州气象》2013,37(1):26-28
根据玉屏国家一般气象站1961年1月—2010年12月雷暴观测记录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年雷暴日数进行线性模拟,结合5 a滑动平均和累计距平方法,分析玉屏县50 a来年雷暴日数的年、月、日变化特征。得出了如下结论:玉屏县近50 a来年雷暴日数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历年平均雷暴日数47 d,每10 a平均减少2 d;1985年为年雷暴日数出现转折的年份,但突变分析不显著。雷暴天气在全年均有发生,呈双峰型分布,最大峰值出现在7-8月,平均8.5 d和8.6 d,次大峰值出现在4月,平均7.6 d;夏季是雷暴天气多发季节,雷暴日数占全年的47%,春季是雷暴天气次多发季节,占雷暴日数38%,秋、冬季雷暴天气占8%和7%。一日中雷暴出现的高峰时段12-18 h,以14-16 h出现概率为最大,占26%。雷暴初日有提早趋势,终日有推迟趋势。  相似文献   
3.
玉屏县53 a日照时数变化分析得出:53 a来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为57.28 h/10 a。表现出3个主要下降时段,即20世纪70—80年代初期、80年代后期—90年代中期,2000年以后为第3个下降阶段;四季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夏季减少幅度最大,为30.94 h/10 a,春季减少幅度最小,为6.37 h/10 a;夏季日出时间90年代之前多在05—06时,90年代以后推迟到06—07时,且随年代变化这段时间的日照时数显著减少;日照时数减少趋势与总云量、降水量、降水日数、雾等视程障碍现象无关,可能与观测站环境的改变以及大气中悬浮的大气气溶胶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玉屏风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湿疹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整体评价其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WANFANG DATA),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0年2月20日。通过RevMan 5.3软件及StataSE 15.1软件对研究中的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共1355 例慢性湿疹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玉屏风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湿疹可提高有效率[RR=1.23,95%CI(1.17,1.29),P<0.000 01],降低不良反应[RR=0.58,95%CI(0.38,0.88),P=0.01]和复发率[RR=0.45,95%CI(0.35,0.58),P<0.000 01],并能改善症状积分[MD=-3.20,95%CI(-4.30,-2.10),P<0.000 01]。结论:玉屏风联合常规西药能有效治疗慢性湿疹,且安全性良好,但本研究结论尚需更严谨、更高质量、更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玉屏县朱家场-兴隆地区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等的综合分析,结合本人1981~1984年在中国解放军○○九三二部队(原建字七三二部队)参与的1∶5万玉屏-朱家场地区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玉屏-朱家场地区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及2007年贵州省地下水资源勘查(玉屏勘查区)报告中对该区域水资源量、水质及地下水动态变化分析成果的对比,对在该区域进行机井开采地下水的供水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于网状溶蚀裂隙较发育的白云岩区域,采用机井方式采用地下水是行之有效的且具备可持续发展意义  相似文献   
6.
贵州玉屏彰寨奥陶纪红花园期障积岩隆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障积岩隆礁的造礁生物主要为海绵和藻,岩石类型有海绵灰岩、藻席岩、核形石凝决石灰岩、生物屑灰岩等。本文系统介绍其造礁生物的生态特征、岩石组合并分析其沉积相和礁的生长发育阶段,最后运用马尔柯夫概型分析研究期旋回沉积发育较好的礁核相地层的学积特征。  相似文献   
7.
陈笑媛  梅冥相 《贵州地质》1994,11(2):155-160
玉屏彰寨早奥陶世地层的模拟矩阵进行马尔柯夫链研究表明:在早奥陶世,该地位于台地边缘,古环境的演化为从桐梓期的碳酸盐台地边缘滩,经红花园的台地边缘礁,到湄潭期的台地边缘隆起。后期的演化是以潮汐作用为主的沉积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锡贵 《地质与勘探》2021,57(3):544-553
通过贵州省玉屏县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发现该县部分区域耕地土壤中Hg、Cd元素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值,达到严格管控范围,出现高值异常,分别形成汞、镉两个异常区。进一步查清异常区特征及其异常源,对该区土壤质量的评价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横向剖面法、垂向剖面法、地质剖面法等三种方法相结合开展异常查证及成因分析。经综合分析得知:汞异常区位于北东向新晃-玉屏深大断裂带上及其附近,异常源为区内的汞矿化点,其经强风化成土后残留原地或有较小的迁移而形成汞异常。镉异常区位于近东西向太阳山断层附近,其异常源为寒武系下统"黑色岩系"地层和区内铅锌矿化点,其"黑色岩系"地层中富含Cd元素和铅锌矿化点中伴生的镉矿物是引起镉异常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9.
利用玉屏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气候季节划分》(QX/T15—2012)方法,对玉屏县四季起始日期及长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玉屏县常年四季起始日期:入春3月5日,入夏5月23日,入秋9月22日,入冬11月28日;四季长度:春季79 d,夏季122 d,秋季67 d,冬季97 d。(2)56 a来玉屏县春季起始日期呈提前趋势,长度呈增加趋势,两者均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出现了转折,但未发生气候突变;夏季起始日期及长度趋势变化不明显;秋季起始日期呈推后趋势,长度变化不明显;冬季起始日期变化不明显,长度呈减少趋势;春季长度增加、冬季长度减少主要为春季起始日期提前所致。(3)玉屏县四季起始日期的年际变幅大,起始日期比常年偏早(晚)连续2候以上的异常年份,春季为23%,夏季为27%,秋季为32%,冬季为25%。(4)玉屏县春季开始后出现低于季节指标≥1候的概率达41%,表明玉屏县春季出现倒春寒天气的概率很大。(5)比较气象行标法与稳定通过法的四季起始日期及长度,气象行标法对玉屏县的四季划分更能满足于农业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