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3篇
地质学   20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井变形监测与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 对 我国 部 分 统 配煤 矿 立 井 变形 情 况 ,介 绍 了 立井 破 坏 和 变形 两 种 类 型的 原 因 、预 计 方 法 、监 测 方法 及 治 理方 案,对于 立 井的 变形 监 测与 治理 工 作具 有一 定 的借 鉴意 义 。  相似文献   
2.
煤矿立井非采动破裂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厚表土中煤矿立井非采动破裂是一种新的矿井地质灾害。以往的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没有涉及该问题。本文建议立井破裂工程地质勘察可划分为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两阶段,提出了各阶段应包含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特别是提出要进行模拟土与井壁相互作用试验,获得不同埋深土层与井壁相互作用的力学参数;提出在勘探阶段判断厚表土层中煤矿立井非采动破裂的系统工作方法。最后给出了一勘察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河南某石膏矿立井工作面预注浆的施工,概述了注浆堵水的设计计算,施工工艺和方法的应用,以及堵水效果的检查和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化学注浆治理巨厚表土层立井井壁漏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立井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发生井壁渗漏水,严重影响正常的煤矿安全生产。邱集煤矿副立井表土层厚320m,为巨厚表土层,发生渗水后,采用改性脲醛树脂浆材成功进行了破壁注浆处理,将井筒的涌水量由10m3/h降至0.3m3/h左右。同时,注浆时浆液形成的帷幕能达到加固地层,减少地层压缩沉降量,排除生产安全隐患,保护井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利用全站仪在立井导入高程中的一种新方法——全站仪三角高程法,介绍了这种方法的的原理和操作过程,并以实例做了精度分析。实践表明:(1)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具有时间短、测速快、精度高等特点;(2)新方法所得精度远高于精度要求,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六家立井地区位于平庄盆地北缘,白垩系下统阜新组上段是该区砂岩型铀矿床目标层位,具有较好找铀前景。为深入了解该区砂体的岩石学特征,通过野外钻探工作、岩心编录、样品采集及岩矿测试方法,详细研究了目标层碎屑岩类型、碎屑岩成分、结构构造等岩石学方面特征。结果表明目标层碎屑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具有搬运距离短、沉积速度快的特点,其物源较单一,初步判断物源来自盆地东北部和西北部隆起带酸性花岗岩,同时也为铀成矿提供了良好的铀源。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张集矿立井基岩段水文地质和基岩地面预注浆的有关情况。根据井简实测资料,分析基岩裂隙的发育规律、裂隙层界面的浆波充填情况、实际浆液有效扩散半径及堵水效果。认为:立井基岩地面预注浆,不仅能成功地起到堵水的自的.从而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质量,而且还有利于井筒安全揭穿突出谋层,达到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8.
兖州矿区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的非线性预测与判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厚冲积层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工程地质灾害是人类工程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该灾害的发生给煤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采用神经网络及模糊神经网络的方法对立井井筒破裂进行了预测与判别,预测与判别的结果表明,采用神经网络与模糊神经网络方法能够很好适用于立井井筒破裂的预测与判别,准确性高,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基于沂源鲁村煤矿围岩稳定性差,塑性变形量大的实际情况,采用弹塑性力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鲁村煤矿千米混合立井岩石开挖后围岩应力重新分布情况和塑性变形,进而确定是否采用临时支护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研究表明鲁村煤矿混合井围岩掘进深度大于780 m时,围岩变得不稳定,需要施加锚喷临时支护,同时增加井筒掘进荒断面,预留围岩变形空间。  相似文献   
10.
立井井筒地层注浆加固实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矿地层注浆治理立井井壁破裂工程期间获得的大量实测数据,分析处理得出相应无量纲影响因子以及任意注浆段注浆活动对井壁中任意监测点竖向应变改变量的影响关系式。结果表明,注浆孔位与监测点的空间相对位置、注浆压力及注浆量对监测点的竖向应变改变量的影响均属非线性,其中竖向相对位置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