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6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
中国人自己执教办地质教育,是从章鸿钊1911年由日本学习地质回国之后逐步开始的。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地质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下列四个时期:Ⅰ.草创时期(1912—1916):1913年,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开办了地质研究所—我国第一所地质专科学校。Ⅱ.成长时期(1917—1927)Ⅲ.发展时期(1928—1937)Ⅳ.艰苦时期(1938—1949)。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地质教育事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谢家荣 《地质论评》1948,13(Z2):245-246
此书为章鸿钊先生於抗战期内完成之一种,共分十卷,约艹馀万言。专就国内历代已知之矿产,并能详其产地者,分次行省;择要摘录,汇为是书。其前代郡县地名,悉以今地名附志其下,不烦再考。其所引书,上自史汉,下迄谷省方志,无不搜罗,并道里方向一一毕  相似文献   
3.
马翠凤  王鑫  卢小莉  张孟伯  刘国  柴新夏 《地质论评》2023,69(2):2023020006-2023020006
章鸿钊、李四光二位大师,都是中国地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新中国建立初期,为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李四光为代表的老一辈地质人,推动了新中国地质事业的艰难起步。本文收录了这一时期李四光致章鸿钊的六通书札,略做考释,个别书札附有章鸿钊回函,其中一则为其回函时所书写的底稿/草稿,更为难得。内容主要涉及建国初期地质机构设置等,可为此一时期研究提供一手珍贵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4.
曹希平 《地质学报》2022,96(5):1503-1509
中国地质学会第一任会长章鸿钊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攻读地质学期间,萌生了创立中国地质事业和地质调查机构的设想,并将世界发达国家地质科研机构的情况介绍到中国。回国后,章鸿钊先生着手中国地质事业起步的规划和地质调查机构的设计,并在规划实施阶段做出卓越的贡献。按照章鸿钊的思路创建的中国地质调查所是中国现代科学起步阶段的里程碑。章鸿钊先生自幼国学功底深厚,在身体状况限制了野外地质调查的中年和晚年时期,他专注地质与矿产方面的古籍考证和整理,并将考证结果与地质科学知识相结合,撰写了《石雅》、《古矿录》、《三灵解》等一批论著。章鸿钊先生晚年提出了与燕山运动有别的自中生代晚期至始新世后的震旦运动。  相似文献   
5.
大厦百年自夯基--漫话我国自办地质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地质事业主要奠基者之一的章鸿钊曾经说过:“中国之地质调查事业,完全以教育事业做基础的。调查事业无论开创时代,或是守成时代,所最需要的是专门人才,专门人才非由教育不能产生的。并且教育事业非在本国建设基础,还是不能成功”。  相似文献   
6.
章鸿钊、李四光二位大师,都是中国地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新中国建立初期,为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李四光为代表的老一辈地质人,推动了新中国地质事业的艰难起步。本文收录了这一时期李四光致章鸿钊的六通书札,略做考释,个别书札附有章鸿钊回函,其中一则为其回函时所书写的底稿/草稿,更为难得。内容主要涉及建国初期地质机构设置等,可为此一时期研究提供一手珍贵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7.
有人曾对旧中国地质工作者作了这样的评价:“为地质而地质。”在相当长一个时间里,这样的看法成为人们反复议论的一个话题。赞成的人,提到这句话;不赞成的人,也要提到这句话。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看待旧中国时期地质事业的传统。  相似文献   
8.
马翠凤  蔡秀华 《地质论评》2017,63(2):525-530
<正>章鸿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地质科学史专家、古代自然科学精华绝学的研究与继承者、学贯中西的哲学家、熟读诸子百家经典的文学家和精通诗词的作家,中国近代地质学奠基人之一。他积极从事教育和科研著述,先后发表了《三灵解》、《石雅》、《地质学与相对说》、《中国锌的起源》等重要著作。他从近代地质科学角度研究了中国古籍中有关古生物、矿物、岩石和地质矿产等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