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研究氯化钠溶液中磷酸盐在4种固体粒子(针铁矿、δ-氧化锰、伊利石和高岭石)上的交换等温线及钙对上述交换等温线的影响,发现磷酸盐液-固界面作用的台阶型等温线(2个台阶),可用分级离子/配位子交换等温式定量描述。钙能够促进磷酸盐在针铁矿和δ-氧化锰上的交换作用,其机理是交换在固体粒子上的钙再结合溶液中的磷酸盐,形成表面无机三元络合物。  相似文献   
2.
海水中微量金属与固体粒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是目前海洋化学中的重要课题,它对了解微量金属在海洋巾的含量、分布和变化规律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一般认为,海水中悬浮物包括水合氧化物、粘土矿物和有机质三大类。据报道,在海水悬浮物中,水合氧化物的吸附量最大。海水中的水合氧化锰主要以δ-MnO2、水锰矿、γ-MnOOH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使用无机离子交换法研究珠江口水体中铜与悬浮颗粒物的相互作用,测出钢与悬浮颗粒物相互作用的pH曲线呈S形,其分级离子交换等温线是一种新的“台阶”型;从分级离子交换理论求得分级平衡常数K1为5.0,K2为78.1,珠江口水体中铜的表观络合容量为0.92μm及其条件稳定常数为3.5×107。  相似文献   
4.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curves of four amino acids (glyucine,aspartic acid,glutamic acid and lysine)and the effects of existence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u(Ⅱ) on them.Both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of the amino acids on the kaolinite and that when the copper ion Cu(Ⅱ) exists belong to the Langmuir type.The slopes of these adsorption isotherm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Cu(Ⅱ) added.It can be explained in terms of formation of the type(Ⅰ) ternary surface complexes in these systems.The regular pattern of the effects of copper ion Cu(Ⅱ) on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of amino acids on the kaolinite is identical with that of its effects on the exchange and adsorption percentage E(%)-pH on the kaolinite in the same system.  相似文献   
5.
氨基酸在粘土高岭石上吸附等温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4种氨基酸(甘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在粘土高岭石上的吸附等温线以及金属铜离子对其等温线的影响。研究表明,氨基酸在高岭石上的吸附等温线以及金属铜离子存在时的吸附等温线均属Langmuir型等温线;铜离子浓度增加时,其等温线斜率也增加,并认为体系可形成Ⅰ型三元表面络合物,铜离子对氨基酸在高岭石上等温线影响的规律和在相同体系中它对氨基酸在高岭石上交换吸附百分率E(%)-pH曲线的影响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7.
龙凡  韩天成 《地下水》2004,26(1):43-47
本文通过联剖、电测深、磁法和测温法等综合工作成果,分析、推断出汤上屯热水构造的产状、性质和热水出露条件,圈定出了热水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山体效应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南东主  姚永慧  张百平 《地理研究》2020,39(11):2568-2580
山体效应不仅对气候产生重大影响,也对区域地理生态格局有深远影响,尤其是它对山地垂直带分布和结构类型等的影响已经为地理学家和地植物学家所认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山体效应定量化方面,缺少不同山地山体效应的对比研究,因此对山体效应的区域差异性了解不足。本文选择欧亚大陆上具有明显山体效应的两个山地青藏高原和阿尔卑斯山为研究对象,利用收集到的气象台站观测数据、林线和DEM数据以及基于MODIS地表温度估算的青藏高原和阿尔卑斯山气温数据等,通过对比分析青藏高原与阿尔卑斯山相同海拔高度上的气温以及林线分布高度等来探讨两个山地的山体效应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山体效应比阿尔卑斯山更为强烈,表现为:① 由于山体效应影响,在相同海拔高度上(4500 m),青藏高原内部气温远高于阿尔卑斯山的气温,尤其是在最热月高原内部气温比阿尔卑斯山内部气温高10~15℃,在最冷月高原内部气温比阿尔卑斯山内部气温高5~10℃。② 由于山体效应影响,青藏高原内部林线也远高于阿尔卑斯山内部林线,约高2000~3000 m。本研究将为山体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奠定基础,同时对于揭示欧亚大陆山地生态系统格局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含纳米孔的天然矿物岩石材料的吸附和催化性能对于表生地球化学过程、材料加工、应用及煤炭开发利用等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各种纳米孔表征技术,重点介绍了基于吸附等温线的纳米孔研究方法。对三个典型样品等温线数据的模型计算表明,应根据材料中孔的形态(平行板状孔、球形孔和圆柱形孔)选择模型,不同类型孔所对应的计算方法和参数有很大差别。表征材料表面能量均匀的样品可首先考虑采用DFT法;HK法一般只作为定性研究方法,BJH方法受样品本身性质参数的影响较小,且计算简单,可广泛应用于介孔材料的孔径分布的表征。  相似文献   
10.
临潭,古称洮州,地处中国内陆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部。东邻岷县,北接康乐、渭源两县,与卓尼县插花接壤。临潭县地形西高东低,大多地区属高山丘陵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