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近几年来。局工贸总公司珠宝玉器项目的发展业绩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日益增强,经济效益连年攀升,并获得了“江西玉器第一家”的美称。  相似文献   
2.
正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是指农村集体土地承包人将其土地使用权通过租赁、转让、并入合作组织以及作价投资于法人企业等方式,使土地使用权属发生变化的行为。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正在稳步扩大。据有关方面披露,目前农村耕地总体流转率已经超过15%,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在50%以上;还有少数地方比例更高,有的县市接近百分之  相似文献   
3.
山区合适耕地经营规模确定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乔希  邵景安  应寿英 《地理研究》2018,37(9):1724-1735
在地形起伏、地块破碎、分布半径较远等约束下,山区多大的经营规模是合适的?这是目前必须弄清的科学问题之一。使用480份有效调查问卷,以投入农业的劳动力为测算单位,以劳均纯收入为评价指标,分作物类型和地块分布半径,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测算不同条件下合适的耕地经营,结果表明:① 在现有社会经济条件下,样本村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为24~32亩,适度规模下的劳均纯收入远高于当前农村人均纯收入,且与城镇居民的差距明显缩小。② 作物类型对适度规模影响不大,但对农民纯收入产生较大作用。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适度规模分别为24.33亩、24.63亩,差异不显著,但种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在适度规模下的劳均纯收入相差3638元,巨大的差距将促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③ 距离对适度规模影响较大,但对劳均纯收入影响不大。0.5 km内、0.5~1 km的适度规模分别为28.62亩、31.83亩,单位劳动力的适度规模相差3亩,这表明距离是目前从事农业生产时劳动力投入时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但是,对应的劳均纯收入相差较小,又说明伴随耕作距离的增加,更多的投入主要依靠机械来完成,从而带动适度规模的扩大。1 km外的建模未通过检验,也进一步说明未实现规模经营、没有进行机械化耕作、离家远的土地收支严重不平衡,撂荒严重,规模化经营、机械化耕作是解决距离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得出的土地适度规模是可行的,也验证了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第一年,我们实现良好开局。经营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元,完成考核利润167万元.比上年增长6.3%。2007年,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立志大发展,实现经济规模5000万元,利润200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有新的增长。为此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耕地资源呈现逐年递减的现象,土地退化、土地污染现象日益加重。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农业技术的应用,农业先进成果的推广,使得耕地的效率大幅增加。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鼓励农民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基于此,本文从耕地资源谈起,建立耕地资源效率评价体系,从而确定我国农地适度经营的规模,提高耕地效率,保障我国的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农业土地规模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农业土地的经营规模狭小,致使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资金利用率都很低。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研究了阻碍土地规模经营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且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略论农地国有永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产权明晰是农地产权市场化的前提。我国农地产权最为现实的制度安排是国有永佃模式。作为一种特殊的“农地农有”方式,农地国有永佃为加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通过“限制存量、放开增量”合理扩大农地经营规模创造了条件。农地产权市场化改革不会导致农地兼并:农地国有永佃的基本前提围绕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主流理论倾向于认为:现行的农地制度是一个“稳定器”,一旦实行农地产权市场化改革,必然  相似文献   
8.
郑风田 《地球》2015,(2):74-76
<正>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是指在农村中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为主,掌握农业专业技能、拥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发展潜力,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新型农民。中国农民这个职业在过去的语境下一直被妖魔化、丑化,跟文化水平低、贫困等联系在一起,如何让这个职业恢复其应有尊重?重新定义极为重要。比如在美国,一提农民,一般叫农场主,基本上都有数百、上千公顷地,是富有的象征。未来的中国新型职业农民,随着土地规模经营的扩大,也应该  相似文献   
9.
正题记:申端锋讲起最近读书的一个现象,认为国内学界的研究"准确而不深刻"。所谓准确,就是较为真实地陈述了事实;所谓不深刻,就是缺少对所述事实来由的理解。没有对事实来由的理解,就不能说清楚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做了若干年的农村调查,感觉到当前国内农村研究领域,存在着严重的"不问为什么"的弊端,其后果是,不仅会损害农村研究的深刻性和客观性,不能为真正解决问题提供有用的对策,而且会以道德话语来替  相似文献   
10.
关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地制度改革的背景 农地制度问题是目前中国农村的核心问题。围绕农村土地承包权和承包期限的设计、保护,中国上上下下展开了一场复杂、而且将是旷日持久的争论。 人民公社解体已近20年,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并对农地制度的演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以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中央政府会把社会稳定当作施政的第一目标,而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