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盆地聚集效应"与矿业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依赖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矿业城市如今陷入了困境,原因在于其发展模式存在结构上的缺陷.在矿产资源日益稀缺、竞争不断加剧的时代,仅仅依靠矿产资源求发展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模式.矿业城市应该构筑政策、环境、人才和市场等盆地,利用"盆地聚集效应",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完善产业结构,实现矿业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敏  陈万明 《华南地震》2010,30(2):54-60
人才聚集效应是人才聚集现象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在和谐环境下,相关人才按照一定的相互联系相对集中在一起产生超过各自独立作用的效用。在汶川8.0级地震和青海玉树7.1级地震的抗震救灾过程中,人才聚集效应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无数的生命被及时挽救,巨大的灾情得到有效的缓解。综合"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两个角度,从人才规模、人才配置和激励因素等方面,就我国抗震救灾中人才聚集效应的发挥进行了研究,为人才聚集效应理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围绕着虚拟团队的管理理论与技术创新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介绍了虚拟团队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形成条件;评述了相关学科的研究现状;从现代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分析了虚拟团队构建的促进因素,引入了人力资本聚集效应的概念,深入分析了人力资本聚集效应在构建虚拟团队中的重要作用;讨论了虚拟团队的技术基础和平台;说明了虚拟团队理论的出现为研究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信息革命为虚拟团队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表征植被冠层结构的核心参数。在地面对LAI的间接测量是遥感反演算法验证和改进的重要手段,而目前基于Beer-Lambert定律的森林LAI地面间接测量方法存在着严重的低估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指出Beer-Lambert定律在应用到森林叶面积指数测量时,LAI低估的根本原因来源于叶面积体密度、消光路径及叶倾角投影G函数在空间上的不均匀性,并定量评估了冠层非随机分布对LAI测量结果的影响,发现植被冠层的非随机分布会对LAI的测量带来20%~40%的误差。这一结论,对于Beer-Lambert定律的简单修正应用于森林LAI间接测量时仍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尚未能根本上解决LAI的低估问题,故间接测量LAI的理论和方法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陈国兴  金丹丹  朱姣  李小军 《岩土力学》2015,36(6):1721-1736
针对基岩明显起伏、土层非均匀分布的典型河口盆地场地,考虑土体非线性特征,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模拟无限域对地震波动的影响,建立大尺度精细化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盆地地表地震动幅值、频谱、持时、传递函数特征,探讨了基岩起伏土层的地震动聚集效应及盆地边缘效应。结果表明:(1)盆地近地表土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地震动放大效应,且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非单调递减特征,基岩突变处地震动聚集效应明显,盆地两侧产生较为显著的边缘效应;场地中、长周期地震动的放大作用显著;(2)多遇地震、偶遇地震和罕遇地震水平时,场地卓越周期依次介于0.35~0.65 s、0.40~0.75 s和0.50~1.05 s之间;给出了盆地地表PGA(地表峰值加速度)、卓越周期均值等值线图及地表加速度反应谱放大因子建议值,地表设计地震动参数amax(地震影响系数)与Tg(特征周期)明显大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取值;(3)盆地特殊位置地表地震动持时得到不同幅度增长,且与输入地震动特性相关;(4)该盆地对0.5~2.0 Hz频段基岩地震动的放大效应比较显著,对小于0.2 Hz或大于2.5 Hz的基岩地震动,该盆地地震动放大效应不明显;(5)福州城区及其邻近区域地震动放大效应普遍较大。大尺度二维非线性分析一定程度上能合理反映微地形起伏、土层分布及土体非线性对地震波传播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农村地区实施生活垃圾处理分区分级处理,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30 881个镇域单元的8项指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密度、垃圾收集密度、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乡镇距市县中心距离、公路路网密度、地形起伏度、土地面积)数据分析,研究构建了科学合理的乡镇类型识别指标体系,采用空间差异性分析、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空间插值分析讨论了我国镇域空间分布格局,并探讨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不同类型乡镇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结果表明:(1)从乡镇类型划分来看,我国乡镇可分为城乡一体化型、密集型、村庄农户分散型,并且东部、中部地区乡镇的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总体优于西部、东北地区;(2)从空间分异性来看,东部、中部地区乡镇指数内部差异性整体较小,可建议推广同一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东北、西部地区乡镇指数内部差异性较大,建议推广不同类型相组合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3)从空间关联性来看,不同尺度下的乡镇指数空间聚集效应明显,特别是东部地区产生了“近朱者赤”的空间关联效应。最后,根据乡镇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总结提出了不同地区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ABAQUS显式有限元并行计算平台,采用大尺度二维精细化有限元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泉州盆地地震效应特征.结果表明:(1)与基岩输入地震动相比,地表峰值加速度总体呈放大效应,且盆地不同位置的放大效应存在明显差异;(2)地表或基岩剧烈起伏及土层横向分布极不均匀处,地震动易产生局部聚集效应,相应地表地震动呈显著放大或缩小效应;地表加速度反应谱产生双峰甚至多峰现象.(3)在土层竖向、横向分布不均匀处,峰值加速度沿深度方向呈非单调递减,加速度反应谱沿深度存在较大差异.场地地震效应的二维非线性分析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特殊场地条件对地震动效应的影响,该结果可为泉州盆地及类似盆地的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叶面积指数间接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面积指数是对地遥感的关键参数。间接测量法快速高效,已广泛应用于叶面积指数的地面测量和遥感验证中,服务于众多行业和领域,表现为论文被引数远远大于发文数。从理论基础、代表算法、测量仪器、影响因素几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叶面积指数间接测量方法的发展和现状,指出聚集/尺度效应、叶倾角分布、木质组分、地形效应是影响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当前对MODIS LAI产品的真实性检验工作中,更多的是关注遥感产品在数值与趋势上与地表真值的一致性程度,很少工作能够全面分析遥感LAI产品偏差来源以及不同来源的偏差对全局偏差的贡献率。本文在对MODIS LAI产品进行真实性检验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MODIS LAI产品偏差来源。将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偏差来源分解为反演模型,反射率数据和冠层聚集效应3个方面,并定量分析各个偏差源对真实性检验结果的影响。以河北省怀来玉米为研究对象,结合实测LAI数据和Landsat 8 OLI(Operational Land Imager)数据建立NDVI LAI半经验模型,得到LAI参考数据,据此对MODIS LAI产品进行真实性检验及偏差分析。研究表明,该区域MODIS LAI产品存在明显的低估现象,参考数据和MODIS LAI数据均值分别为3.53 m2/m2和2.33 m2/m2,MODIS产品低估为34.14%。在各个偏差因素中,反射率数据的差异对结果影响最大,即MODIS地表反射率数据与Landsat 8 OLI地表反射率数据的差异造成的偏差占总偏差的57.50%;聚集效应的影响次之,占总偏差的28.33%;模型差异对结果的影响最小,占总偏差的14.17%。本研究对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及其不确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