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地质学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淮河中游行蓄洪区种植制度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义丰 《地理学报》1999,54(1):51-58
行蓄洪区的行洪与蓄洪,影响了区内农业的发展,造成粮食产量长期徘徊,导致贫困的加剧。本文分析了区内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一麦一稻之构想,通过示范研究获得成功,证实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建立以水库群系统安全度最大、行蓄洪区系统损失最小为目标函数,将河道堤防安全行洪考虑为约束条件的复杂防洪系统多目标递阶优化调度模型(MoHOOM),以行蓄洪区总分洪流量为协调变量,将河道水流连续方程解耦,基于大系统分解协调法建立协调层和基于粒子群算法求解底层子系统优化问题,形成三级递阶分解协调结构和相应求解方法。以淮河中游防洪系统为背景进行了实例研究,给出了水库群泄流和行蓄洪区分洪最优方案,在相同初始计算条件下,优化模型结果比实际调度降低了鲇鱼山和梅山水库0.37和0.01的安全度指标,减小下游蒋家集和润河集河段超过安全泄量以上100 m3/s和720 m3/s的洪峰流量,启用南润段行洪区致损1 256.1万元;比规则调度降低了鲇鱼山和梅山水库0.24和0.21的安全度指标,减小下游蒋家集河段超过安全泄量以上750 m3/s的洪峰流量,避免南润段行洪区损失341.6万元。模型有利于挖掘上游水库群的防洪能力,在保障河道堤防安全行洪条件下,减少下游不必要的行蓄洪区分洪损失,以系统全局寻优方式进行复杂防洪系统联合调度。  相似文献   
3.
4.
具有行蓄洪区的河道流量演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马斯京根流量演算法为基础提出了具有行蓄洪区时防洪系统流量演算的一般方法,是马斯京根法在具有行蓄洪区的河道洪水演算的推广应用.对行洪区的入流处理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计算分流比的实用方法.最后以淮河中游王家坝到鲁台子河段为例,根据工程布局、水文站和水位站的分布将该河段分成10段,对12场洪水进行模拟预报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韩从尚 《水文》2008,28(1):87-90
淮河流域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是由涡切变和台风等五种天气类型造成的,淮河洪水主要发生在7月份.中游22个行蓄洪区在防洪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洪水预报必须与行蓄洪区运用紧密结合,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宏观预测、中观对策、微观决策的预报调度思路及处理行蓄洪区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6.
彭顺风  李凤生  黄云 《水文》2008,28(2):34-37
RADARSAT-1雷达卫星因其全天时、全天候、多种地面分辨率的下垫面信息采集能力迅速在防洪减灾领域得到应用.本文基于淮河流域2007年梅雨期的R.ADARSAT-1影像,利用遥感影像处理软件ENVI的改进型弗罗斯特滤波器对其进行滤波运算,消除其噪音斑点.然后基于ENVI的决策树分类器,时下垫面进行水体和非水体的划分.把RADARSAT-1影像上的水体区域减去背景SPOT5影像的水体后,获得了本次洪涝的区域范围.最后根据洪涝范围内的高精度数字地形图、人口分布和耕地分布等基础数据,估算出主要行蓄洪区的淹没耕地面积和影响人口等灾情,从而为防洪减灾工作提供了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7.
淮河中游洪水演进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淮河流域的特点,建立了以水动力学方法为主的河道一维、行洪区二维及对无实测资料地区采用水文学方法为辅的流域洪水演进数学模型.并提出了河道一维、行洪区二维耦合的求解方法.对占相当大比重的无资料地区径流流入干流作了技术处理,这对模型的成功建立起着重要作用.通过9次洪水的验算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较强的通用性、灵活性和实用性.为淮河流域的防洪规划提供了工具.模型的主要思路同样适用于其它流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