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6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周乐尧  郑人来 《地质论评》1991,37(2):179-185
本文详细论述了绍兴—诸暨双溪坞群金的概率分布型式和金在各类岩石中的分配,指出双溪坞群金服从对数正态分布;金在各类岩石中分配极不均匀,其中细碧岩和角斑质凝灰岩是双溪坞群主要载金岩石,千糜岩是金的富集岩石。在对各类岩石样品金含量进行对数正态检验的基础上,采用对样品数加权计算获得双溪坞群含金丰度(7.53ppb)。文章最后通过微量元素对金在地质历史中地球化学行为指示信息的研究,阐明双溪坞群在地质历史中可能经历了三次不同的金矿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分布于江南造山带东段江绍断裂带附近的浙江诸暨地区石角-璜山侵入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工作,石角角闪辉石岩和璜山石英闪长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844Ma±3Ma和818Ma±6Ma。该年龄结果表明,石角村附近的超镁铁质岩(包括球状辉闪岩)与其外围的闪长岩可能并非同时形成。江绍断裂带附近分布的多个闪长岩体的形成时代介于930~820Ma之间。对这些超镁铁质岩和闪长岩的精细岩石成因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扬子和华夏在新元古代时期的拼接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铜岩山矿床地质概况,分析了矿区内蚀变带和主要矿体特征,综合研究本矿区剥蚀程度地球化学判别指标。利用累乘晕比值方法,建立5组累乘元素比值公式,求得各组剥蚀系数,以显示矿区内矿体矿化序列和剥蚀程度。发现本矿区内高温成矿元素分布在矿体上方,中低温成矿元素聚集在矿体下部之矿化反序列现象。  相似文献   
4.
陈蔡群原岩的主体形成于大洋岛弧环境,由拉斑玄武岩和同源辉长岩,碳酸盐岩和浊流沉积的泥砂质碎屑岩组成;经受了中压角闪岩相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和多期褶皱变形;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资料表明,中国东南的威尔逊旋回在中元古晚期便已开始,即那时于扬子古陆与华夏地块之间存在一大洋盆地,洋壳上可能存在拉张期残留的花岗质陆壳碎块。中元古晚期开始了洋壳消减作用及其有关的火山—沉积作用,新元古晚期陈蔡大洋岛弧地体与双溪坞陆弧地体拼贴、碰撞,壳体间的聚合作用触发了陈蔡群岩石的变质、变形。  相似文献   
5.
董学发 《江苏地质》2014,38(3):347-351
造山型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在我国主要造山带都有分布,但在华南地区的江南造山带却少有人研究.通过与典型造山型金矿进行对比,认为浙江璜山金矿在成矿构造环境、赋矿地体变质特征、成矿时间与构造变形、峰期变质时间的关系、成矿元素富集特点以及成矿流体特征上,均与造山型金矿类似,所以确认璜山金矿为典型造山型金矿.璜山造山型金矿的确认对江南造山带区域找矿、璜山金矿深部找矿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而且对江南造山带构造演化提供了约束.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了由高岭土合成4A沸石的原理与工艺,分析了诸暨枫桥的高岭土物理、化学性质,经过人工合成试验,证明产自诸暨枫桥的高岭土是合成4A沸石较为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浙江诸暨璜山金矿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国爱 《地质与勘探》2017,53(4):615-623
诸暨璜山金矿是浙江省著名的金矿之一,位于江山-绍兴断裂带北东段。本文通过对璜山金矿和庙下畈金矿的构造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认为这两个金矿形成的构造背景和成矿时代基本相同,但矿体走向和剪切动向截然不同,璜山金矿赋存于NE走向的剪切带内,庙下畈金矿位于NW走向的剪切带内,二者构成共轭剪切带,叠加在江山-绍兴主干韧性剪切带之上。成矿后该区先后受到NW-SE和NNE-SSW方向的挤压,形成NW走向和近SN方向的脆性断裂,对矿体起到破坏作用。依据共轭剪切带的空间分布,推测江绍断裂南东侧可能存在与璜山金矿对应的赋矿剪切带,该带位于新元古代陈蔡群变质岩之下,埋藏较深,是璜山地区深部找矿的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8.
浙江诸暨新元古代后造山铝质A型花岗岩的厘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浙江诸暨道林山地区新元古代钾长花岗岩和辉绿岩组成双峰式侵入岩组合,本文讨论了它们的野外地质形态、年代学及岩石学等特征,确定钾长花岗岩属铝质花岗岩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该钾长花岗岩体属典型的后造山A型花岗岩(A2型/PA型),其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816Ma,这是华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A型花岗岩,同时表明Rodinia超大陆已进入裂解高峰期。由于该裂解的主要时期在825Ma,我们推断华南为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中心。  相似文献   
9.
我来自于闻名全国的枫桥经验的发源地——诸暨枫桥。48年前,枫桥的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48年后,枫桥经验历久弥新,成为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范本。作为枫桥经验的发源地,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窗口和前哨,我们深知,国土所  相似文献   
10.
对分布于江南造山带东段江绍断裂带附近的浙江诸暨地区石角一璜山侵入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工作.石角角闪辉石岩和璜山石英闪长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844Ma±3Ma和818Ma±6Ma。该年龄结果表明.石角村附近的超镁铁质岩(包括球状辉闪岩)与其外围的闪长岩可能并非同时形成。江绍断裂带附近分布的多个闪长岩体的形成时代介于930~820Ma之间。对这些超镁铁质岩和闪长岩的精细岩石成因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扬子和华夏在新元古代时期的拼接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