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7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3.
陈铁力 《江苏地质》2013,37(2):313-315
弓长岭三星铁矿产于鞍山群茨沟组变质岩中,处于弓长岭背斜的北翼.区内主要有2层矿体,呈扁豆状,被F1断层切割成南北2个矿段,围岩主要为混合花岗岩.矿体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矿石品级属需选贫矿石.根据区域铁矿资料,其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鞍山式”贫铁矿.  相似文献   
4.
<正>自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启动以来,大柴旦工、行委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以创建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并不断探索矿产资源管理新经验,努力加快  相似文献   
5.
黄汉 《广西地质》1997,10(2):75-78
文章根据藤县钛铁矿开发利用情况,分析了当前该县钛铁矿开发利用面临的几个问题,探讨了在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抓好毁利用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朱启金 《云南地质》2011,30(3):289-293
亚拉寨镍矿属岩浆熔离型与晚期岩浆结晶分异型复合的硫化物矿床。矿体赋存于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底部,有用元素镍平均0.44ω%,伴生铜、钴等。对矿石组份及其赋存状态研究后,提出综合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7.
邱小平吴春京  陈方远 《地质学报》2004,78(5):699-703,i010
应用高温显微镜和显微加热装置及自动录像等设备,对广东凡口铅锌矿区的铅锌矿石进行退火生长实验。退火实验条件为:500℃,12h;540℃,132h;600℃,12h。样品仓通氩气保护试样表面、电炉加热、循环水冷却。实验表明闪锌矿在540℃退火静态重结晶过程中,有些颗粒长大,有些颗粒则缩小甚至消失,颗粒的凸界面趋于退缩,凹界面趋于变凸,向球状闪锌矿方向演化。虽然总体积基本保持不变,但ZnS组分在局部得到明显富集,类似于自然界的成矿过程。退火实验后的球状闪锌矿颗粒,与实验前样品的主成分对比,Zn、Fe含量明显增加,S含量却明显降低,证明退火重结晶作用直接导致Zn元素的进一步富集。600℃时方铅矿和部分闪锌矿矿物出现蒸发现象。凡口矿区中生代晚期热事件的加热和保温层的覆盖,使得早期贫矿体经历退火静态重结晶作用,使贫矿体向内部收缩和圆化呈截然边界,总体演变成为高品位的超大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8.
中国铁矿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储量占总储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此外矿体复杂,有些贫铁矿床上部为赤铁矿,下部为磁铁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