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溶胶低温燃烧法和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锶掺杂的正铌酸镧(La0.95Sr0.05NbO4)超细陶瓷粉体。应用XRD、S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对陶瓷粉体的物相、粒度和粒度分布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两种方法制备的粉体的烧结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溶胶低温燃烧法制备的La0.95Sr0.05NbO4(LSNb)为粒径〈100 nm、粒度分布范围窄的超细粉体;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的粒径为0.5-1.0μm、呈球形的LSNb超细陶瓷粉体。溶胶低温燃烧法制备的粉体在1 250℃烧结10 h形成致密的陶瓷片;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的粉体在1 400℃以上烧结10 h致密。两种LSNb致密膜均具有一定的透氢作用,900℃氢渗速率分别为1.96×10^-3mL·cm^-2·min^-1和1.67×10^-3mL·cm^-2·min^-1。  相似文献   
2.
陈杰 《岩矿测试》2004,23(3):183-186
利用激光粒度仪测试超细煤粉的粒度。对测试超细煤粉试样粒度时的试样浓度、测试温度、分散时间、分散剂的种类及浓度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激光粒度仪测试超细煤粉粒度的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3.
国内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国内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合成、表面改性及其应用,主要论述了近20年来国内在氢氧化镁阻燃剂研发方面取得的成果及发展方向,简单概述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气流粉碎机中对重质碳酸钙进行干法超细与改性一体化工艺研究,通过控制改性剂种类,改性剂用量,给料粒度,给料速度,产品活化率达97%,吸油率16.20%,20天吸水率7.01%,白度91.5,粒度(d50)8.0um,碳酸钙的吸水和吸油率的均降低,对超细与改性一体化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王德利 《城市地质》2001,13(2):35-38
石灰岩是北京地区优势矿种,然而开发利用程度低下,产品结构单一,没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本文通过造纸,塑料业超细重钙应用装况分析,认为一发超细重质碳酸钙制品才是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6.
黄铁矿处理含Cr(V)废水的进一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加热与超细粉碎方法对天然黄铁矿进行改性,探讨其去除Cr(Ⅵ)的效果.将黄铁矿加热到450℃时,试样除Cr(Ⅵ)的效率大幅度增高,适宜的pH范围从小于2.5增加到3.06~11.20,且加热改性的试样用量不到天然试样用量的10%.200目至400目的天然黄铁矿去除Cr(Ⅵ)的效率远较200目以上的天然黄铁矿去除Cr(Ⅵ)的效率高.试样久置不影响对Cr(Ⅵ)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可达99.2%以上,反应后的pH值都接近4.0,与磁黄铁矿处理Cr(Ⅵ)废水过程中pH值的变化规律一致.不同产地的黄铁矿样品除Cr(Ⅵ)的效果稍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8.
以水镁石为原料,与盐酸反应制得氯化镁,然后将氯化镁和氨水碱溶液在室温下反应得到氢氧化镁,再通过水热处理制备出了超细、高纯的氢氧化镁颗粒,通过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制得氢氧化镁颗粒的晶相、形貌和颗粒尺寸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水热处理温度、填充度和搅拌速度对氢氧化镁晶体的晶相和颗粒尺寸有显著的影响,升高温度有助于改善颗粒的晶形和分散性、并减小颗粒的尺寸,较高的填充度有利于六方片状颗粒的生成,当填充度为40%,搅拌速度为400 r/min,水热处理温度为150℃时,制备出了半径约100~250 nm,厚度为10~100 nm,晶形完整,分散性好、大小均一的六方片状超细、高纯的氢氧化镁颗粒。  相似文献   
9.
固体进样技术应用于土壤样品测量领域,一直受制于样品粒径的限制,无法应用在配有气动雾化器的分析仪器上。本文系统研究了土壤样品超细粉碎技术,在乙醇介质下,数分钟内将其粉碎至微米级,经此制成的固体悬浮液直接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可以避免气动雾化器的堵塞。标准物质测定表明,样品粒径为6.8μm时,固体悬浮液进样仍然存在干扰,通过在固体悬浮液中加入少量氢氟酸和硝酸,对固体悬浮液进行改性,减小了固体悬浮液中固体颗粒粒径,从而减少了样品粒径的影响,可用ICP-MS测定土壤中锂铍钒铬镍铜锌铷锶镉铯钡铅等13个微量元素。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本方法的最大相对误差在10.5%左右,多数元素的相对误差小于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4%(镉元素除外),满足了DZ/G 0130—2006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岩石和土壤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取样量可低至数毫克级,但200目样品粒度要求分析取样100mg才能保证代表性,导致ICP-MS灵敏度高、取样量小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本文研究了研磨方式、研磨时间、物料比对超细粒度土壤和岩石样品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乙醇作为分散剂进行湿法球磨,200目粒度的土壤、岩石样品分别研磨10min和15min,土壤样品的物料比采用物料7g、研磨球500个、分散剂45mL,岩石样品的物料比选取物料5g、研磨球500个、分散剂45mL,细化程度最佳。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超细粒度土壤标准物质GBW07404、GBW07447的粒径分布D_(95)可低至7.51μm、7.05μm,超细粒度岩石标准物质GBW07104、GBW07121的D_(95)可低至8.42μm、8.30μm。在硝酸-氢氟酸-过氧化氢酸溶体系中微波消解处理超细粒度岩石标准物质GBW07104,取样量减少至5mg,总用酸量减少至0.25mL,消解时间降低为25min,稀土元素的测定值与认定值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在1.64%~5.21%之间。该方法用于分析其他超细粒度标准物质(GBW07404、GBW07447和GBW07121)中的稀土元素,相对误差为0.17%~6.60%,满足《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