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浙江遂昌地区所发现的金(银)矿床之矿物包裹体研究表明,其均一化温度多集中在140~260℃,成矿压力(0.2~0.6)×102MPa,气液比在5%~27%。成矿流体为液态,矿液中主要有Au,Ag,Cu,Pb,Zn,Bi,K,Na,Ca,Si.Mg,H2O,CO2.Cl,F,S,Mn,Li.Ti,Cr,Co,Ni等组分。成矿时的含矿流体呈弱酸性─中性(pH4.56~5.14),盐度较高(NaCl(20~32)wB%).根据这些特征,并综合其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及成矿地质条件,认为该区所产出的金(银)矿床在成因上属地洼型火山─次火山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野外工作中,于遂昌─大柘变质岩断块(下称遂昌变质岩断块)北西侧,麻车─后山垵等地的地表或探矿巷道内,相继发现了多处糜棱岩化岩石露头,认为这一带存在一条较大的韧性剪切带。经对该带的地质,地球化学及金银矿分布的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指出该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银矿化活动可分为两个期次,即早期金在韧性剪切活动中初始富集,晚期的脆性变形在局部地段形成金矿体。提出在该韧性剪切带找矿工作中,应重视继承韧性剪切带的脆性断裂和断裂带内的浅色蚀变组合及矿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4月22日上午,浙江省暨遂昌县纪念第44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在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举行。 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王永民,丽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瑞商,遂昌县领导杜兴林、毛建华、尹建中等参加活动。县长何卫宁主持活动。  相似文献   
4.
臧敬 《地球》2011,(12):82-83
2011年11月7日下午,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分论坛“矿山环境治理与矿山公园建设”在天津召开。本次论坛紧紧围绕开展矿山环境调查、评价、保护与治理恢复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的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5.
浙东南遂昌湖山萤石矿田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浙东南遂昌湖山萤石矿田为例,对此类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探讨;进一步揭示了萤石矿成矿物质组分的分配、迁移、分散、富集特征与控矿构造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西部资源》2014,(2):74-75
<正>这是一座古代废弃的矿洞,具体年代没有人说得清楚。在400多年前这里发生了一场矿难。如今这些冤魂,仍压在那一排排的大石头下。探访古代废弃的矿洞这是一座古代废弃的矿洞,具体年代没有人说得清楚。除了矿山调查人员外,几乎很少有人来,所以这里基本保存着原始的状态。陈少华是浙江遂昌金矿的一名工程师,也是一位历史爱好者。经过多年的开采,矿上的资源面临枯竭,为了寻找新的矿源,2005年春天,陈少华和浙江国土资源厅的调查人员第一次来到了这个古代的矿洞。这是一座古代废弃的矿洞,具体年代没有人说得清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基底变质岩构造变形的研究 ,认为矿区燕山期金银矿床的容矿构造是经韧—脆性剪切带中的里德尔裂隙系统演化而来的。并且在里德尔裂隙中局部形成了早期含微金交代石英脉。  相似文献   
8.
浙江遂昌柘岱口地区酸性碎斑熔岩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进一步阐明浙江遂昌柘岱口地区碎斑熔岩地质特征及成因。宏观上划分了碎斑熔岩相带,查明了碎斑熔岩时空分布及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微观上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及锆石饱和温度计算等方法研究该碎斑熔岩。研究区碎斑熔岩受控于柘岱口—湖山NE向大型火山构造洼地复活型破火山,具有侵出—溢流特点,为复合穹丘状地质体。岩浆演化在时空上具有连续性,具有分异岩浆"溢流—侵出—侵入"过程。岩石具有典型的连续不等粒碎斑结构和珠边结构,富碱,K2O+Na2O为8.54%~9.25%,A/CNK为0.88~1.04,为准铝质钾玄岩系列,富集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和Rb、Sr、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岩石成岩温度为803℃~884℃,具有高温浅成特点。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23 Ma,为早白垩世中期九里坪期岩浆活动的产物,是壳—幔混合I型碎斑熔岩,属于活动大陆边缘靠板内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
1前言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既是我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也是台风和暴雨频发地带。近年来因台风和暴雨导致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仅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小流域为调查尺度开展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查明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特征和危害程度,总结其发生发展和演化规律,评价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和危险性,为各级政府科学制定防灾避险方案和城镇(村)规划,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思源  肖骑兵 《地球科学》2000,25(4):410-415
矿田构造的解析是研究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的重要手段, 也是遂昌银-金矿田研究的一个较薄弱的环节.将地质力学的体系分析与板块理论相结合, 首先对矿田成矿地质特征作了简要描述, 提出矿田内存在早、晚两期矿化作用, 即: 吕梁期(Ag-Au) 和燕山期(Pb·Zn-FeS2, Au-Ag), 并在此基础上, 确立了矿田控矿构造体系为陡倾折面体系、格状叠改体系以及川字型断裂破矿体系.然后, 通过鉴定不同成矿期矿田所处板块环境, 确立了控制矿田的区域应力场, 进而分析了不同期控矿构造体系的板块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