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8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3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时候父辈就教育导:国家科学技术不强、只能遭受外国欺凌。为了报效祖国,大学里先学航空想造飞机打日本,其实哪有那么简单。学了2年多,没有经济来源,无奈只有放弃“上天”梦想,改为“入地”,学了采矿工程。抗日战争期间,全国只有一个油矿,于是和8位同学商议好,毕业以后,“西出阳关”去玉门。到了那里我们大吃一惊,所有的设备机器全是进口的,还有一批留学回国人员,唯一奇缺的是青年的学子。于是我们分到了钻井、采油、机械、炼油等部门,勤奋地学习了不少新知识。  相似文献   
2.
3.
4.
中国内蒙乌玛矿区开采对冻土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银学 《冰川冻土》1993,15(1):47-51
  相似文献   
5.
矿震及其前兆初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车用太  宁挺文 《中国地震》1993,9(4):334-340
本文通过对山东霜矿的矿震(冲击地压)发生条件、时空分布与某些征兆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利用矿震及其前兆观测探索天然地震前兆与预报方法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6.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34(6):F0002-F0002
刘广志,男,中国工程院院士,探矿工程学家。1923年3月11日生于北京。抗战时期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1947年6月在天津北洋大学采矿工程系毕业。刘广志院士从事探矿工程事业60年,涉足于石油、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钻探、掘进工程,是新中国勘探工程的主要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他奔波于白云鄂博、铜官山、攀枝花等大型矿山,组织多工种综合勘探。他积极倡导人造金刚石小口径钻探配套技术研究,领导推广定向钻探、绳索取心钻探、空气钻探、反循环钻探、孔底动力机钻探五大技术,使我国钻探工程技术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7.
煤岩复合承载结构所处的应力边界条件不同,冲击地压在巷道中的显现特征和前兆规律亦不相同。采用高频振动采集及孔内成像三轴动静载试验系统,开展了高静载和动静载耦合作用下煤岩组合体真三轴单面临空试验,分析了煤岩组合体界面处力学特征和强度条件,探究了不同应力边界下煤岩组合体的破坏形态、动力显现特征和声发射信号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受煤岩变形相互制约的影响,交界面处砂岩强度被"弱化"。当界面处煤体裂隙尖端的应力大于"弱化"后砂岩强度时,裂隙将穿过煤岩界面发育至砂岩中,砂岩呈现出屈曲层裂、劈裂成板的破坏形态。(2)高静载作用下,煤岩组合体变形破坏特征和声发射信号具有明显的前兆规律,组合体发生承载失效前煤体局部颗粒弹射动能增大、弹射颗粒块度降低,声发射信号由"高频低能"向"高频高能"转变,组合体的破坏形态以剪切-张拉复合破坏为主。(3)受冲击动载影响,顶底板砂岩夹持作用减弱,煤体裂纹尖端应力得不到有效积聚,裂纹扩展到煤岩交界面时被阻隔,组合体以煤样的张拉破坏为主,声发射信号呈现出"高频高能"的特点,但大多集中在冲击破坏之后,导致组合体动力破坏难以预测。(4)与纯静载作用相比,虽然动静载耦合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煤岩在掘进巷道迎头等环境下的应力状态,研究三向应力环境下煤岩的损伤变形及瓦斯渗流情况,自主研发了真三轴气-固耦合煤体渗流试验系统。该装置主要由真三轴压力室、液压伺服系统、气体渗流系统和监测与控制系统组成,采用的试件尺寸为200 mm×100 mm×100 mm,可施加的最大轴压(?1)为70 MPa、最大侧压(?2)为35 MPa、最大侧压(?3)为10 MPa、最大瓦斯压力为6 MPa。该装置具有以下特点:(1) ?1、?2采用刚性压头加载,?3采用柔性加载,三向应力分别独立加载;(2) 设计了刚柔性压头及传压滑杆,使得?1与?2方向压头在同时加载过程中互不干扰;(3) 通过伺服液压系统控制加载功能,使得装置性能稳定,应力与位移加载精确,易于控制;(4) 气体渗流系统采用蜂窝孔对试件进行面通气,确保试件进气端瓦斯压力均匀分布;(5) 采用多种高精度传感器进行监测,实时记录煤体所受应力值、变形量及瓦斯渗流量。用两种不同应力路径下的渗流试验对该系统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装置性能稳定可靠。该装置可用于揭示煤与瓦斯在三向应力条件下的耦合作用机制,为防治瓦斯灾害及研究瓦斯抽采提供了可靠的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传播信息传递经验促进创新服务行业《黄金》于1980年创刊,是黄金行业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主要报道黄金及其相关行业在矿业经济与管理、黄金市场、工业用金、黄金地质、采矿工程、机电与自动控制、选矿与冶炼、安全与环保、分析测试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和综合评述,以及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生产管理经验等内容,同时还开辟了信息纵横(国内信息、国外信息)、读编往来等栏目。  相似文献   
10.
开采倾斜近地表矿体地表及围岩变形陷落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某铜矿矿山一典型地质剖面为原型,运用物理概化模型试验,采用网格数字摄影测量方法量测模型剖面全场位移,分析了开采倾斜近地表矿体地表及围岩变形陷落随不同开挖步的变化规律。在模型试验中,开挖-75 m~-45 m之间的矿体,围岩扰动范围及地表下沉位移逐渐增大,第7步开挖完成后,采空区上方岩体开始出现离层,第9步开挖完成后,地表1~4测点之间形成一明显沉陷盆地,最大下沉位移达825 mm。模型试验研究的结果与现场及离散元数值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