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RMM PR雷达与阜阳雷达降水资料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成刚  葛文忠  魏鸣 《遥感学报》2003,7(4):332-336
选取了1998年与1999年HUBEX观测资料,将TRMM卫星上的星载降雨雷达PR与阜阳的713数字化天气雷达资料在以下3个方面做了比较:(1)强度场的分布;(2)平均反射率廓线;(3)灵敏度。分析、比较结果可知阜阳雷达在探测灵敏度和水平方向的分辨率要高于PR,但由于波束宽度、衰减和资料转化过程计算误差的原因,其远距离处的观测值与真实值有一定偏差。PR波长短,对衰减敏感,尤其是在垂直方向上经过强衰减后,订正值仍偏小。但由于探测方式的不同PR在水平方向上不存在衰减的问题,且其资料分布均匀,因此提出一种用PR资料来订正地基雷达资料的方法用以提高地基雷达探测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2.
两淮地区已发现储量可观的煤层气资源,阜阳地区煤成气资源量约为12∞亿方,因此有必要对阜阳地区及邻区的聚煤环境和聚煤规律进行研究.本文系统阐述了阜阳地区及邻区煤系地层特征和煤系地层的沉积环境,对阜阳地区及邻区的聚煤规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归纳出阜阳地区可能的三种聚煤模式.  相似文献   
3.
TRMM PR雷达与阜阳雷达降水资料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刚  葛文忠  魏鸣 《遥感学报》2003,7(3):332-336
选取了1998年与1999年HUBEX观测资料,将TRMM卫星上的星载降雨雷达PR与阜阳的713数字化天气雷达资料在以下3个方面做了比较:(1)强度场的分布;(2)平均反射率廓线;(3)灵敏度。分析、比较结果可知阜阳雷达在探测灵敏度和水平方向的分辨率要高于PR,但由于波束宽度、衰减和资料转化过程计算误差的原因,其远距离处的观测值与真实值有一定偏差。PR波长短,对衰减敏感,尤其是在垂直方向上经过强衰减后,订正值仍偏小。但由于探测方式的不同PR在水平方向上不存在衰减的问题,且其资料分布均匀,因此提出一种用PR  相似文献   
4.
阜阳地区盆地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轶  舒福明 《安徽地质》2003,13(3):174-179
阜阳地区位于南华北盆地周口坳陷东部,是在古生界地台型盆地上发育的中新生界断坳陷型盆地,本区总面积约为9600km^2,生烃区由5个断陷和一个低凸起组成,主要烃源层为上古生界煤系地层的暗色泥岩、煤岩和灰岩,分布于太和凸起以北;次为下白垩统暗色泥岩,主要分布于太和凸起以南。钻探表明上古生界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本文利用BASIMS盆模软件对阜阳地区热史、生烃史和生烃量进行模拟,研究表明本区的主生烃期为中三叠世和早白垩世,利用模拟结果对资源量进行估算,指出本区有利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5.
2015年3月14日在安徽阜阳地区发生了M_S4.3地震,随后发生3月23日M_s3.6余震.主震造成2人死亡13人受伤.房屋倒塌155间,受损1万多间.主震震级不大,而造成的灾害巨大.本文使用CAP方法反演了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结果显示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深度一致.主震的机制解节面Ⅰ走向110°,倾角75°,滑动角—10°;节面Ⅱ走向202°,倾角80°,滑动角—164°;矩震级M_w4.3,余震矩震级M_w3.7,反演最佳深度均为3 km.最佳深度时波形拟合相关系数较高,表明反演结果是可靠的.使用sPn和sPL深度震相进一步分析了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结果显示,选取的7个台站的sPn震相与Pn震相的平均到时差为1 s,对应的震源深度为3 km.震中距为36 km的利辛台的sPL震相与Pg震相到时差约为1.1 s,对应震源深度约3~4 km之间.两种深度震相分析的震源深度与CAP方法的结果一致,表明本文给出的阜阳地震震源深度为3 km左右基本是可靠的.本次地震造成较大灾害的原因很可能与地震震源较浅有关.阜阳地区地壳结构相对稳定,地质构造演化形成3 km厚的沉积层,本次地震可能是区域应力作用下发生在沉积层里的一次地震.  相似文献   
6.
阜阳地区地热水化学特征及同位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阜阳地区地热形成机制的控制作用,在分析研究区地热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勘探井水质资料,对研究区地热水的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地热流体在垂向、横向上的分布特征,揭示了太古宇五河群风化壳可以构成热储,其较低的总溶解固体(total dissoloved solids,TDS)不同于区域常见的新近系馆陶组、古近系界首组热储。同时,利用大气降水和地热水的稳定同位素资料,研究得出区内地热水的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大气降水经侧向径流补给和蒸发/浓缩作用形成了高TDS地热流体; 利用地热水放射性同位素资料估算了研究区地热水年龄。通过地热水化学、同位素及控热构造等研究,建立了研究区地热资源形成的概念模型,为该地区地热开发利用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7.
刘庄煤矿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北部,是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阜阳新建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800×104 t/a,于2003年初开工建设,已于2006年10月16日建成试生产,因为煤矿开采引发了强烈的采空塌陷地质灾害,严重破坏了地质环境,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对刘庄煤矿地面塌陷发育特征的发育研究,评价刘庄煤矿地面塌陷的稳定性并进行稳定性分区,进而评价建设用地适宜性,对合理规划、探索创新对塌陷区的治理方法、发掘塌陷区的土地资源、加快塌陷区的综合治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葛玉德 《安徽地质》2008,18(2):129-133
阜阳区块位于南华北盆地的周口坳陷东部,面积约11000km^2,占坳陷面积的三分之一;该盆地按照中、新生界构造特征将其划分为六凹四凸;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和地质研究的深化,笔者利用该区地震剖面进行地震层序研究与划分,并进一步进行了沉积相的研究,为该区古生代的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使用阜阳多普勒天气雷达、安徽省气象自动观测网、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07年7月8日发生在阜阳市迎仙镇的一次极端降雨事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场特大暴雨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南撤退形势下发生的,大气层结主要表现为强的对流性不稳定,特大暴雨对流云带恰好发生在低层辐舍区、高层辐散区,并且和850 hPa典型的静止锋式切变线相对应;特大暴雨由狭窄而持续强盛的对流性回波带形成.切变线的组织作用使得新生回波单体不断地聚合到回波带中,是维持回波带持续强盛的原因.回波单体移动方向和回波带的走向接近一致造成迎仙持续的强降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综合分析 ,结合前人的资料数据 ,建立了阜阳市地下水资源系统数学模拟模型。应用验证后的数学模型对现状开采条件下的深层地下水水位动态进行了预测。研究对阜阳市地下水资源的系统管理和全区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