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氟的富集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中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世界上主要地方病之一。它与饮水关系密切。因此,本文探讨了氟在自然界的富集规律,对寻找天然低氟水源,改善饮水环境和防治地方性氟中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夷平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夷平面是指由剥蚀和夷平作用所产生的,以截面形式横切所有在年龄上先于它的地层和构造的一种平缓地形。前人普遍认为,夷平面是在构造相对稳定条件下经过长期外营力作用形成的一个接近基准面的平坦地形,是地貌长期演化的终极产物。 流水侵蚀是夷平面形成的动力学基础。"夷平面"一直是解释新生代以来大的构造格局和地貌演化的重要理论依据,如我国青藏高原隆升的研究。 基于气候地貌学原理,文章提出了寒冻夷平面和干旱夷平面的概念;从坡地演化过程理论模型入手,探讨了寒冻、干旱夷平面和流水夷平面的形成机理;提出有别于传统"构造侵蚀旋迴"理论的"构造隆升和地面剥夷动态平衡"的气候夷平地貌假说;此外,还简要分析了这三类夷平面的全球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4.
《地球》2012,(11):97-97
非地带性又称隐域性,是由非地带性因素引起的无规律分布。海陆分布、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和不很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例如,由于岩石组成,地形起伏,地质构造等所引起的大的山地,高原、平原等都是典型的非地带性自然综合体;  相似文献   
5.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它是人们在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特征是指某区域区别于其它区域特别的、显的征象或标志。区域的地理基本特征是区域地理环境要素在整体性和差异性、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是认识区域差异,进行区域判断的重要依据。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区域的地理基本特征探究缺乏应有的策略,并具有“瓶颈”效应。如何指导学生探究区域的地理基本特征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