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721的“网上助手”插件给不少使用者带来了烦恼,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旦安装上它,就再也找不到一个简单的干净卸载方法,在使用它自己提供的卸载程序卸载后,部分程序依然驻留,启动时仍然加载,依然监视、改写注册表,加之对3721公司的其它一些行为的不满,所以它被很多人戏称为3721病毒。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也许这不算什么,但对于想升级到SP2的XP用户而言,这简直就是一个灾难。由于在xp的SP2中,增加的安全特性中包含有恶意网站屏蔽的相关功能及弹出窗口的过滤器,不卸载干净3721的“网上助手”就有可能无法升级XP。  相似文献   
2.
潜流驻留时间是反映潜流交换、溶质迁移转化、生物组成、生态过程的重要特征变量。应用双循环可控式河岸带模型,以NaCl为示踪剂,深入研究了河岸带蜿蜒性与植被密度对潜流驻留时间的复合效应;应用量纲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探析了潜流驻留时间的关键影响因子及其作用程度和敏感性。结果表明:①河岸带植被密度对潜流驻留时间具有促进作用,但存在一定的阈值。②潜流驻留时间分布与河岸蜿蜒形态呈类镜像效应;潜流驻留时间在河岸带蜿蜒波不同位置差异明显,迎水面平均驻留时间约为背水面的1/2。③河岸带蜿蜒性与植被密度是影响潜流驻留时间的关键因子,总作用程度达91.07%。潜流驻留时间对蜿蜒性最敏感,对植被密度敏感性较弱,对复合因子的敏感性介于两者之间;迎水面内组合因子对潜流驻留时间具有共同促进效应,背水面内组合因子对潜流驻留时间具有抑制和促进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采用程序驻留内存技术,利用系统的硬件中断和时钟中断,在微机上研制成功了实时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前后台处理功能,能够在主机CPU中同时运行多道程序,使数据采集、事件检测、数据转存、地震定位等均能进行实时处理。该系统可用于区域遥测地震台网和地方遥测地震台网的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4.
渤海湾西岸全新世海面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讨论海面标志点基本定义的基础上,从渤海湾西岸534个原始数据中获得了136个指示高水位、潮间带或低水位的海面变化标志点,并重建了它们的相对海平面时空分布,进而获得了渤海湾西岸全新世相对海平面变化带.约10cal.ka B.P.时,相对海平面变化带达到-25m,以约6m/1000a(即约6mm/a)的平均速率上升,在6cal.ka B.P.前后达到现代海面的高度;6cal.ka B.P.至今,变化带的高度介于+1m~-2m之间,未发现中全新世相对高海面.再搬运海相贝类和陆相泥炭类样品的14C年龄,分别存在约600年和660年的驻留时间.经过驻留时间校正的新海面变化年代学序列,将渤海湾相对海平面达到现代高度的时间点确定为约6cal.ka B.P.,从而与全球海面变化的对比更为准确.渤海湾盆地的长期稳定下沉和沉积自重压实的共同作用,可能抵消了冰川均衡调整(GIA)引起的中全新世数米高的相对高海面.  相似文献   
5.
离子束抛光技术的关键在于对驻留时间进行求解,通常通过反卷积运算来完成.这在理论上可以实现,但是当需要加工量很小或趋于零时,加工时间就变为无穷大,此时变成一个病态问题.因此驻留时间的求解变得困难,出现的奇异值使加工难以实现.以Clean算法为基础提出了天文望远镜离子束抛光技术中对驻留时间求解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并通过拟合来处理数据,理论上可以实现任何精度.更好地方便计算机控制的实现,为加工提供了基础.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所求驻留时间符合天文光学镜面离子束抛光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LA-ICP-MS独居石U-Th-Pb测年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比LA-ICP-MS锆石U-Pb测年,独居石在一些年轻地质体或流体作用下的矿物定年中更具优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大多数独居石Th含量较高(可达7%),包裹体较多,另外随着独居石定年标样不断消耗,存量越来越少,也限制了独居石U-Th-Pb同位素测年的发展与应用。前人利用LA-ICP-MS探究合适的独居石U-Th-Pb测年实验条件,主要是改变激光器的参数,而未对ICP-MS的参数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通过改变激光器参数(束斑直径和激光频率)和ICP-MS参数(~(232)Th驻留时间),分别在束斑直径为24μm、16μm和10μm,激光频率为3Hz、4Hz和5Hz,~(232)Th驻留时间为10ms、6ms、3ms和1ms的条件下进行U-Th-Pb测年。最后以独居石RW-1为标样,对独居石样品Bananeira进行校正,期望得到独居石U-Th-Pb测年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束斑直径为16μm,~(232)Th驻留时间为3ms或1ms,能量密度为4J/cm~2,激光频率为5Hz,载气He流速为0.35L/min,载气Ar流速为0.95L/min的实验条件下适合独居石测年,这两种条件下Bananeira的~(207)Pb/~(235)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510.7±8.6Ma(MSWD=0.87)、513.8±5.7Ma(MSWD=0.38,推荐值507.7±1.3Ma),误差在0.59%和1.20%左右;~(208)Pb/~(232)Th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96.9±8.6Ma(MSWD=0.596)、499.8±5.6Ma(MSWD=0.37,推荐值497.6±1.6Ma),误差在0.14%和0.44%左右。并利用此条件对黄山花岗岩(HS-1)进行独居石U-Th-Pb测年,其~(207)Pb/~(235)U加权平均值在128.3±2.4Ma(MSWD=0.73),与本次测定该岩体的锆石年龄数据(127.0±2.1Ma, MSWD=0.93)在误差范围内一致,验证了本实验建立的独居石U-Th-Pb定年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7.
记忆、空间认知等基本认知功能是影响考察人员能否在南极高寒、单调、孤立、封闭的极端环境下完成复杂任务的基础认知能力.关于极地驻留时间长短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尚缺乏专门的研究.本文通过计算机记录反应时技术,追踪自度夏到越冬中期,中国南极第25次队长城站越冬人员短时再认、记忆搜索、空间认知能力随驻留时间延长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8.
以渤海湾西岸大港区穿港路采土场内贝壳堆积层中的闭合贝壳、单瓣贝壳和贝壳碎屑为对象,开展全新世再搬运贝壳的驻留时间效应研究。通过对5个剖面(剖面2、4~7)、3个层位的15个贝壳测年样品(闭壳合、单瓣壳和贝壳碎屑)AMS14C年龄对比,初步获得研究区单瓣贝壳(或腹足类)的驻留时间经验值为440a、贝壳碎屑的驻留时间经验值为650a。  相似文献   
9.
流动视角下跨国教育空间的构建:国际学校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丽斌  朱竑  张博 《地理科学》2021,41(7):1107-1115
流动视角下对多元教育空间的理解需要反思教育与不同地理空间和过程间的相互塑造,以及教育流动过程的关系化本质。以广州某典型国际学校为例,通过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化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跨国教育空间构建过程中全球与本土、流动与驻留(stillness)间的张力。研究表明:知识、人、空间等要素以相互依托和嵌套的方式进行跨国流动,将国际学校打造为全方位、多层次的跨国“教育飞地”;同时,流动的过程并不意味着是对驻留的否定,两者同时塑造着学校空间。一定程度本土要素的加入并没有动摇学校作为国际教育机构的根基。总体来看,教育资源的整体性跨境流动在物理空间、社会服务和阶层意义上形成了与本土间的隔离。构建于本土的跨国教育未能实现真正的跨文化互动和联系,反而进一步强化了文化的差异和边界的形成。研究对教育地理学的丰富和国际化背景下城市特殊空间的研究具有积极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10.
离子束抛光工艺中驻留时间的分步消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子束抛光工艺中,驻留时间的求解是很关键的。求解驻留时间是利用离子束加工函数和驻留时间的卷积等于镜面去除量的关系,而离子束抛光的过程就是一个执行解卷积的过程。受此启发,采用一种分步消去算法解矩阵的卷积运算。这种新算法占用计算机资源少,运算速度快,同时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加工精度算得满足要求的驻留时间函数。对这种新算法进行仿真分析,采用3种不同的消去顺序分步加工,得到了理想的仿真结果,PV值由抛光前的363.721 nm分别减小到6.136 nm、33.347 nm、3.875 nm,抛光后的镜面精度提高了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