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质学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GIS的青海高寒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高寒区,处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具有独特的地质环境条件,生态环境保护与矿业的开发之间矛盾突出。本文以青海省东部大通河上游的江仓煤矿四井田为例,将影响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地质要素概括为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二大类。为尽可能实现多因素的影响和评价因子的量化,将评价因子划分为三级,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在GIS支持下,建立影响程度评价因子数据库。利用GIS空间栅格叠加分析功能,采用三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编制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图。基于GIS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模糊评价方法将GIS技术和模糊数学理论引入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研究之中,达到了定性、定量以及定位相结合,从而可为受损的矿山地质环境实施科学保护与治理提供更加精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抽水融冰技术是解决高寒区引水式电站冬季运行冰害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为研究抽水融冰对电站引水渠道冬季引水的水温控制规律,以红山嘴水电站为例,基于RNG κ-ε模型数值模拟研究结果,从热流量比角度探讨了渠道水温沿程衰减规律,并采用2013年2月和2014年1月原型观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渠道水温沿程衰减过程可分为骤降段、过渡段和缓降段3部分,各段范围受外界条件控制;衰减曲线呈幂函数分布,相关系数达到98%;对比气温对渠温沿程衰减的影响表明,随着大气温度的降低,渠道水温沿程衰减速度明显加快;-10 ℃为水温衰减过程变化转折点,当气温高于-10 ℃时,可以近似认为渠温衰减规律一致,渠温沿程变化主要受到热流量比值影响;低于-10 ℃时,气温对渠道水温沿程变化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许存平  王海玲 《气象》1993,19(8):50-52
通过在青海省高寒农业区(海拔2700—3000m)的马铃薯地膜覆盖丰产栽培试验,着重分析了高寒农业区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及马铃薯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等。并阐述了高寒区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适宜推广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大量关于土壤可蚀性的研究证明,低温的沙面更易被风蚀。但大多研究以中低纬度低海拔地区为背景,建立的模型并不能完全适用于高海拔寒冷地区。我们使用青藏高原错那湖湖岸的地表沙,利用高低温实验箱调节沙面温度,开展了风洞模拟实验,量化了不同粒径、风速条件下风蚀率随沙面温度的变化关系,旨在分析地表温度对风蚀动力过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沙面温度与风蚀率之间呈负线性相关,低温沙面更易被风蚀。这与空气温度影响风蚀过程的作用机理类似,即低温沙面可以增加近地表空气密度和气流拖曳力,使沙粒更容易起动,风蚀量也随之增大;另外,沙面与空气间的温差,会破坏大气稳定度,影响湍流强度,进而影响风蚀强度,这可能也是沙面温度影响风蚀过程的一种主要机制。(2)在自然情况下,寒冷沙面对水汽具有一定的冷凝效应,从而对沙粒的起动与风蚀过程起到抑制作用,而且这种冷凝效应,在低风速、粗颗粒沙面上表现得更为明显。(3)高温沙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风蚀。作为影响高寒地区风力侵蚀过程的重要自然因素,沙面温度对青藏高原典型风沙区的风蚀过程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融水径流分割研究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雪冰(积雪/冰川)消融、冻土退化,融水径流量显著增加。不同融水径流分割方法可以量化河流径流的融水比例,反映高寒区雪冰变化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评述了不同径流分割方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并着重介绍了同位素/化学径流分割的计算方法及示踪剂选择。对比分析各研究流域融水径流分割结果,详细讨论影响融水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针对同位素径流分割方法的理想化假设,提出了量化不确定性的的拓展研究。最后,阐述了随着高频采样技术的完善,同位素径流分割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寒区水文学中的一些认识和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中国高寒区水文数据和参数缺乏、机理不清的现状,应用祁连山葫芦沟寒区水文小流域观测数据及相关研究成果,率定并获取了高寒区水文模拟中的几个关键参数:① 降水观测误差校正系数及公式;② 固液态降水分离的临界气温;③ 高寒灌丛降水截留参数;④ 土壤完全冻结温度;⑤ 积雪消融的临界气温。认识到若全球变暖引起植被带上移,则山区流域蒸散/降水比例增大、径流系数必然减小;现有降水数据难以满足高寒区水文模拟的需要,降水截留模拟有待改进,冰川、积雪消融缺乏高精度简单估算方法;长时间水文模拟中必须考虑风吹雪、冻土类型演替及冻结深度变化,以及冰川运动和体积变化;需加强冻结层下水、积雪升华和冰川汇流观测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青海高寒区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杨红文  张登山 《中国沙漠》1997,17(2):185-188
青海是我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危害严重地区之一。本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使土地荒漠化加剧,对人民生产生活、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根据4次全省荒漠化土地的普查资料,以及对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和青海湖盆地3个主要荒漠化土地分布区的研究,认为青海高寒区的荒漠化土地年平均扩大13.4万hm2,年增速率为2.2%,已成为青海非常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后对荒漠化防治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应用气象能源技术推广寒区太阳房的回顾与展望朱祥康,张云峰,王玉光70年代初,中东石油问题造成了波及全球的能源危机,促使许多国家的政府和科技界人士警觉到单纯依赖矿物能源发展国民经济的脆弱性,纷纷提出并制订大力节约常规能源和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的设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寒区输水工程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何鹏飞  马巍 《冰川冻土》2020,42(1):182-194
由于极端寒冷和其他复杂环境条件, 寒区输水工程容易发生冻害, 威胁其供水能力和安全保障。通过综述寒区输水工程研究的文献和进展, 概括冻害现象、 冻害原因、 研究方法以及防治措施, 提出未来需要研究和应对的问题。寒区输水工程冻害现象主要表现为衬砌破坏, 防渗保温层破坏, 接缝止水材料脱落, 渠道基土流失、 滑塌、 冰塞和漫堤等; 引起冻害的原因主要为冻胀、 冻融循环、 不良地质条件、 不合理施工和管理等; 研究方法方面通常从衬砌优化设计和基土水热力分析展开; 防治措施主要有基土换填, 铺设防渗保温层和排水等。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衬砌受力分析模型过于简化, 对不同防渗保温措施缺乏定量研究, 水热力分析时未考虑输水渠道特殊条件以及缺乏冬季延长输水时间管理的科学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青海沙珠玉高寒区风沙土的数值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量调查、观测、试验、测试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沙珠玉地区风沙土的8个典型剖面进行了数值分类,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正确地区分了风沙土和当地地带性土壤栗钙土,划分出风沙土类石灰性风沙土亚类的三个土属,即流动石灰性风沙土、半固定石灰性风沙土和固定石灰性风沙土,与传统分类和系统分类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