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内蒙古乌达矿区为例,通过对高硫煤9煤层中黄铁矿和有机硫同位素的测定(有机硫同位素δ^34S=-12.3‰-5.8‰,黄铁矿硫同位素δ^34S=-18.7‰-1.1‰),结合煤岩学特征的综合分析以及黄铁矿化菌落和蓝藻胶壳的发现,提出了庙充煤中硫的党政军化模式,认为高硫煤中主要来源的硫的同位素由于硫酸盐的异化细菌还原作用导致大规模分馏,使之趋于负值,在高硫煤形成过程中,黄铁矿和有机硫表现出形成初期Fe^2 和有机质对硫离子的争夺性、形成过程中在剖面上的层次性、阶段性和时间上的相向性,层次性和阶段性表现为沼泽体系对SO4^2-和H2S的开放程度及黄铁矿的形成对^32SO4^2-的过滤性,相向性表现为泥炭聚积初期和晚期,Fe^2 和SO4^2-对高硫煤形成做出了贡献,具有剖面上的对称特点。  相似文献   
2.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离子选择电极(ISE)、显微镜光度计和煤化学等方法,对山东济宁矿区的高硫煤(太原组16号煤层)与低硫煤(山西组3上煤层)剖面的煤岩、煤质和煤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高硫煤中微量元素在垂向上呈现显著的变化规律:(1)Sr含量从煤层底板到顶板呈增高趋势,而Ba含量则相反;因而Sr/Ba比值从下向上呈逐渐变大趋势(0.04~47.7);(2)Th/U比值从下向上也呈逐渐变大趋势(0.2~37.1);(3)As含量在煤层顶板石灰岩(26.1μg/g)、透镜状黄铁矿夹层(14.7~19.3μg/g)中较高;(4)V、Cr、Co、Ni、Cu、Pb、Zn等元素在煤层底部和顶部分层中含量较高,而在煤层中部分层中含量较低;(5)Nb、Ta、Zr、Hf、Ga等元素从煤层的底部到顶部呈逐渐降低趋势;(6)煤中稀土元素总量(REE),除透镜状黄铁矿夹层(第2、4、11分层)外,其它分层(第1、3、5、6、7、8、9、10分层)显示从上往下逐渐增高之规律性。低硫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和垂向变化与高硫煤明显不同:As含量在14个煤分层中都较低(1.03~3.37μg/g),Sr/Ba比值从下向上变化不大(0.4~2.2),各个煤分层中稀土元素总量(REE)呈现随灰份含量增高而增高的变化趋势,低硫煤与高硫煤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差别很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济宁矿区高硫煤与低硫煤在地球化学特征上的差别,反映了上石炭统太原组与下二叠统山西组沉积环境和聚煤条件的差别,具有指相意义;太原组16号煤层中富集的硫及有害微量元素,对环境具有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3.
运用煤岩学、煤化学、地球化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湖南蒋家坪矿区煤质、煤岩特征和形态硫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测样品全硫含量为8%~10.1%,其中有机硫含量高达6%,属高有机硫煤;煤样的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含量接近80%,惰质组中以丝质体、半丝质体和碎屑惰质体为主,矿物则多以黄铁矿和黏土矿物为主。通过对煤中成煤植物类型、凝胶化程度、镜惰比和氧化指数的研究,认为矿区高硫煤形成于比较潮湿的弱氧化条件下。  相似文献   
4.
贵州凯里梁山组高硫煤中稀土元素的富集及其地质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艳艳  秦勇  易同生 《地质学报》2010,84(2):280-285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X射线衍射等测试结果,分析了贵州省东部凯里地区下二叠统梁山组高硫煤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探讨了稀土元素在煤中赋存方式和地质成因。结果表明:凯里煤中稀土元素含量远高于中国煤、美国煤和世界煤中稀土元素含量的平均值,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煤层中稀土元素的物质来源具有一致性。研究认为:煤中稀土元素的赋存与黄铁矿有关,也存在一部分稀土元素通过原生富集而赋存在惰质组和壳质组中的可能性;相对较弱的泥炭沼泽水动力条件以及偏碱性还原的环境更有利于稀土元素在煤中的富集,海水对泥炭沼泽的影响是造成煤中富硫以及利于稀土元素富集环境条件发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某高硫煤样为研究对象,该煤样原煤灰分27.00%,硫分3.35%。通过对原煤硫的物相进行分析,硫的赋存状态主要以硫化物硫为主,其分布率占到73.07%。进行了单一摇床工艺研究,获得的精煤产率73.27%,精煤中硫分1.30%,灰分15.39%。试验结果表明,仅采用工艺较为简单的单一摇床工艺就可达到对原煤高效的脱硫降灰目的。  相似文献   
6.
凯里高硫煤中某些微量元素的富集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方法,对贵州省凯里下二叠统梁山组高硫煤中Be、P、Sc、Mn、Co、Ni、Cu、Mo、TI、Pb、Th和U等12种有害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凯里煤中多数有害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中国煤中微量元素含量平均值。根据数理统计结果,将凯里煤中22种微量元素划分为5个群和4个旋转主因子,其中群5元素Be和Y对4个主因子均无贡献,暗示其成因来源可能具有特殊性。认为凯里煤中相当一部分Be、Co、Cu和Pb起源于成煤植物生长期间的同生阶段;受海水影响强烈的还原偏碱性沼泽环境有利于Be、Co和Cu的相对富集,受海水影响微弱的弱还原性和弱碱性环境条件更有利于Mn、Mo、1Ni、P、Pb、Th、TI和U的富集。  相似文献   
7.
Contents of the rare-earth elements(REE) in two coal seams from North Shanxi Province,China,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instrumental neutron activation method.Based on the REE distribution tpatterns,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the main conclusions were drawn as follows.The REE contents are controlled mainly by the coal-forming environments,but might be affected by acidic solution Jeaching after peat sedimentation.The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should be nearly the same in the sublayers of the same coal seam,and the occurrence of abnormal patterns might indicate the geological effect during post-sedimentation.The REE in coals are present mainly in the inorganic phase,and might be derived mainly from terrigenous detrital minerals.Some harmful elements,such as V,P,Mo,Cr,Cu,Mo,Th and Cd,might have cleaning potential during processing and dressing by washing because they are associated with REE.  相似文献   
8.
邱有前 《川煤地勘》1996,(12):79-81
本文根据四川煤炭资源的特点,分析和阐述了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探讨了应采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