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69篇
  免费   3557篇
  国内免费   6098篇
测绘学   1226篇
大气科学   1739篇
地球物理   1379篇
地质学   16634篇
海洋学   1709篇
天文学   296篇
综合类   1399篇
自然地理   1042篇
  2024年   240篇
  2023年   798篇
  2022年   892篇
  2021年   1016篇
  2020年   805篇
  2019年   942篇
  2018年   706篇
  2017年   696篇
  2016年   752篇
  2015年   865篇
  2014年   1099篇
  2013年   982篇
  2012年   1063篇
  2011年   1119篇
  2010年   911篇
  2009年   847篇
  2008年   829篇
  2007年   818篇
  2006年   831篇
  2005年   729篇
  2004年   664篇
  2003年   567篇
  2002年   640篇
  2001年   597篇
  2000年   539篇
  1999年   505篇
  1998年   514篇
  1997年   480篇
  1996年   441篇
  1995年   469篇
  1994年   467篇
  1993年   428篇
  1992年   499篇
  1991年   482篇
  1990年   393篇
  1989年   381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7篇
  1950年   8篇
  194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志尧 《天文学进展》2002,20(3):256-264
自从在活动星系核NGC4945的视线方向上发现第一个河外H2O超脉泽源以来,迄今为止已发现了19个河外H2O超脉泽源,对与活动星系核成协和河外H2O超脉泽源及分子谱线的观测和研究是探测和研究活动星系核核区中央源,拱核气体和尘埃环性质的非常有效的工具,主要评述对河外H2O超脉泽源及与其相关分子谱线的搜索,观测和理论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介绍了广西凌云县逻楼金矿微细粒浸染型金氧化矿石的生产性堆浸试验。试验方法采用氰化法堆浸,其工艺流程是:原矿石—二段破碎—筑堆—洗矿—喷淋浸出—炭吸附—解吸—电解—熔炼。试验结果:入选矿石量3231t,矿石品位Au2.56g/t,浸出时间48天,尾渣品位Au0.69g/t,金浸出率72.86%,回收率70.25%,回收黄金5735.24克。金生产单位成本为39.67元/克,获纯利润4.7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通过我国南方一些金银矿床和锡—银多金属矿床中的银黝铜矿的化学成分标型特征分析对比,结合其光性、物理性质及与其它矿物连生组合特征,探讨了不同矿床(矿田)银黝铜矿的成因标型意义。并指出银黝铜矿可作为广西找银矿的标型矿物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都庞岭复式岩体由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早期花岗岩组成。通过工作我们认为燕山早期花岩可分为第一次和第一次,其中第一次花岗岩与Sn矿成矿关系最为密切。从早到晚,花岗岩由二花岗岩→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钠长花岗岩,云母由镁黑云母→铁黑云母→黑磷云母;岩浆体向酸度增高的方向演化,伴随着碱度的增高,由富钾渐变为富钠;微量元素上,岩浆逐渐贫SrBa、Cl、Sc,富Li、Rb、W、Sn、Mo、Bi、Nb、Ta、F、B;从早到晚,花岗岩LRB含量和LREE/HREE、δEu值不断降低,HREE含量不断增高。本区花岗岩为地壳重熔岩浆断分异演化的产物,形成于相对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6.
西秦岭温泉花岗岩体岩石学特征及岩浆混合标志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温泉花岗岩体由酸性端元的寄主岩石和暗色微细粒镁铁质包体群及基性岩墙群组成。无岩浆混合作用或岩浆混合作用较弱区段,寄主岩石以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为主.显示正常的花岗岩结构构造岩浆混合作用强烈区段。岩石的异常结构构造十分发育.矿物之间自形程度差异显著.常见包晶反应、包含结构、交代边、熔蚀边、交代蚕食的港湾状结构构造及交代缝合线、矿物镶边、斜长石异常环带和矿物残留等,多见指示岩浆混合的标志性矿物针状磷灰石。暗色微粒包体中多见寄主二长花岗岩中的捕掳晶。包体的形态、结构构造以及与寄主岩石强烈地成分交换等均是岩浆混合作用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稀土元素在含矿花岗岩矿物中的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对国家天文台2.6~3.8GHz频谱仪在第23太阳活动周上升段(1996~1998)记录到的Ⅲ型爆发,与日冕物质抛射(CME)作了统计分析。发现微波Ⅲ型爆发可能是CME的先兆现象,并讨论了它们的辐射机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J2EE架构和多层体系结构的发展,在B/S三层架构的基础上给出了包含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的多层分布式应用体系结构,并把此体系结构应用于电信氽业的有价卡管理系统项目中。分析了此项同的功能结构和体系结构,采用J2EE开发平台和技术设计实现了由浏览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的多层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10.
蛤蜊科3种贝类16SrRNA基因片段及ITS2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PCR技术分别扩增连云港及启东沿海蛤蜊科的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和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3种双壳贝的16SrRNA基因片段和ITS2核苷酸序列.测序后用DNAstar软件分析了核苷酸差异。结果显示:三种贝类16SrRNA基因片段长度相同,均为306bp(去除引物).核苷酸存在多态性。共有45个变异位点,54个核苷酸发生了变异。全部为碱基置换。西施舌与中国蛤蜊此片段核苷酸的同源性为88.9%.与四角蛤蜊的同源性为88.6%.中国蛤蜊与四角蛤蜊的同源性为90.6%。三种蛤蜊ITS2序列分别为390bp(西施舌)、441bp(四角蛤蜊)和466bp(中国蛤蜊)。存在长度多态性.ITS2核苷酸差异分析结果显示.西施舌与中国蛤蜊的同源性为70.9%-71.1%,西施舌与四角蛤蜊的为70.5%-71.0%。中国蛤蜊与四角蛤蜊的同源性为88.1%-88.8%。ITS2序列分析结果与16SrRNA基因片段分析结果一致.2种分子分析法均显示中国蛤蜊与四角蛤蜊的亲缘关系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