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阐述了盖县亚岩群建立的依据。将盖县亚岩群划分为3个岩组(汤家沟岩组、江还山岩组和太平岭岩组)6个岩性段。在讨论了各岩组、岩段基本岩性特征基础上进行了区域对比。  相似文献   
2.
传统认为辽河群顶部的盖县组广泛分布于辽南地区。本文对岫岩县黄花甸-苏子沟一带的南辽河群盖县组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和变质石英砂岩进行了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其中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中碎屑锆石普遍发育核-边结构,核部具有清晰的振荡环带;变质石英砂岩中碎屑锆石基本无核-边结构,具有清晰或者略模糊的振荡环带。锆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具有振荡环带锆石微区具有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富集的配分曲线特征,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明显,Th/U和Zr/Hf比值较高,表明其岩浆成因。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岩浆成因锆石微区~(207)Pb/~(206)Pb谐和年龄集中于2506~1748Ma之间,且呈现~2178Ma和~1863Ma两个年龄主峰,表明主要物质来源为同时期花岗质岩石(条痕状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变质石英砂岩岩浆成因锆石微区~(207)Pb/~(206)Pb谐和年龄集中于3546~1950Ma之间,呈现~2149Ma年龄主峰值,表明主要物质来源为条痕状花岗岩,另有少量太古宙基底物质的加入。研究区变质长石石英砂岩~1.86Ga的年龄峰值与辽河群其它变沉积岩明显不同,表明沉积时代一定晚于~1.86Ga,即形成于辽河群古元古代变质作用之后。综合研究区盖县组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与辽河群其它变沉积岩碎屑锆石U-Pb年龄的差异,我们建议将盖县组部分变沉积岩从辽河群中解体出来。  相似文献   
3.
盖州地区分布早元古代辽河群变质岩系,其中大面积为盖县岩组变质岩。变质岩系构造线总体呈NNW—SEE展布,主要构造线方向与岩层总体走向基本一致。辽河群变质年龄为2 000~1 900 Ma.。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初步确状认辽河群变质岩系在吕梁期经历了三幕变形作用的改造。第一幕为伸展机制下顺层剪切变形作用;第二幕为收缩机制下挤压变形作用;第三幕为第二幕的延续。  相似文献   
4.
辽南盖县组地层中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南部古元古界辽河群盖县组(Pt1lhgx)地层中赋存的猫岭金矿、四道沟金矿、王家崴子金矿等典型金矿床,在矿床的地质特征、金矿石和金矿物特征等方面都有许多相似性,而且在稀土元素分布、硫同位素、铅同位素特征等方面和成矿热液特征都与盖县组地层有紧密的联系和亲缘性.在盖县组地层中多期次断裂构造交汇处与侵入岩的接触带3~10 km范围内是金矿成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5.
盖县岩组是解决辽河群构造样式的重要层位。通过对盖县岩组内构造样式的解析,发现它与其它岩组一样,于吕梁运动期间经历了三幕构造运动。第一幕发生于拉伸作用阶段,形成了独特的早期伸展构造组合;第二、三幕发生于收缩阶段,其中第二幕构造线走向为NE,褶皱样式总貌为“两背叁向”,第三幕构造运动形成了本区的大构造格局,构造线走向为NW~NWW。在研究区内,三幕构造叠加明显,尤其是后两幕褶皱叠加,于区内西南部表现为穹隆状—新月形—蘑菇状型式,而区内北东部表现为穹隆—盆地叠加型式。文中对其它构造形迹亦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