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1.
运用现代构造解析理论和方法,对新疆可可托海—四川简阳人工地震测深剖面与天然地震面波层析成像进行构造解析基础上,综合地质学、深源岩石包体构造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以及其他地球物理学标志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显示,高速块体或幔块构造的几何结构型式是控制该区岩石圈构造格局和岩石圈表层构造变形基本条件之一。本文建立起该地学断面地壳及岩石圈与软流圈速度结构模型和物质组成结构模型,划分出岩石圈3种几何结构模式:克拉通陆根状结构、造山带楔状结构和高原陆根状结构,以及岩石圈二类构造演化类型:克拉通型岩石圈和增厚型岩石圈。在系统论述断面地壳及岩石圈结构构造类型特征基础上,探讨了该断面软流圈结构特征,岩石圈与软流圈相互作用及其地幔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以简阳三岔镇土地整理区紫色土中B、Mn、Zn、Cu、Mo元素全量,与有效态含量、有机质含量、pH值为数据源,分析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通过对有效态含量进行分级评价,并结合有效态与全量、pH值、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对研究区提出养份管理建议.研究表明,该区紫色土微量元素全量及交换性Mn含量相对正常,但有效B、Zn、C...  相似文献   
3.
江里跃 《福建地质》2005,24(3):154-159
建阳江墩金矿呈脉状-(长)透镜状,赋存于矿化蚀变体内或其边缘,与金矿形成关系密切的矿化蚀变体产于下元古界麻源群大金山组上段变质岩系的F6断裂蚀变带中.共发现表内金矿体9个,表外金矿体3个,规模较小,品位较高.初步认为矿床类型属于与变质热液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以简阳三岔镇土地整理区水稻土中B、Mn、Zn、Cu、Fe元素全量与有效态含量,有机质含量,pH值为数据源,对土壤微量营养元素有效态进行了分级评价,并结合有效态与全量、pH值、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研究区提出了养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吕士炳 《福建地质》2009,28(4):296-301
建阳井后钼矿在新一轮矿产远景调查的矿点检查时开展了物探工作,发现激电异常,结合矿区成矿地质特征,推断其是隐伏钼矿(化)体引起的矿致异常,经工程验证得以证实。该区激电异常是深部找矿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6.
福建建阳井后钼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振国 《福建地质》2011,30(3):211-217
建阳井后钼矿位于闽西北隆起带东缘,浦城一永泰南北向构造岩浆活动带中部。矿床形成于燕山晚期,主要受区域上南北向断裂构造带控制的隐伏斑岩体控制。矿体以线脉一细脉及石英大脉型为主,围岩为中一晚元古代马面山群大岭组变质岩与加里东期二长花岗岩。  相似文献   
7.
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影响重大。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福建省南平市下辖建阳市为例,对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做出探讨。针对建阳市经济水平落后、发展速度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空间发展不协调等问题,采用数据比较法、特尔菲法(Delphi)及空间分析法等,对建阳市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究,认为其自然、人文环境中存在影响建阳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根据建阳市现有的区位、资源、劳动力等优势,提出促进其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对策,即大力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三化”建设,以期促进建阳市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蔡仕明 《福建地质》2008,27(2):195-198
简要介绍建阳水吉“层控”型矿床特征,并对“层控”型矿床中硫、氢、铅同位素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认为“层控”型矿床成矿物质来源较单一,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不大,矿质来自岩浆热液作用或海底火山喷发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