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20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以六盘水市为研究区,以ETM遥感数据和1:25万的国家标准基础地理数据为主要数据源,辅助以地面样地调查数据,建立石漠化与诸因子相关关系模型,将诸因子转化为遥感定量指标,研究遥感专题信启,快速提取,形成RS、GIS集成的石漠化信息提取技术。通过以上技术处理,实现了六盘水市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现状遥感—GIS快速调查评价,得到六盘水市石漠化信息地理数据库等数据,为政府部门实现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2.
曾荣树  庄新国 《岩石学报》1998,14(4):549-558
本文中研究概括了六盘水地区水城矿区晚二叠世煤的煤岩学、煤化学和煤地球化学的研究结果,探讨了煤质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水城矿区煤具有适合于炼焦用煤的煤岩煤质特征(中挥发分烟煤和高挥发分烟煤A,适中的显微组分比例,49.9%~81.8%镜质组,11.9%~31.9%惰性组,0.4%~16.9%壳质组,中-低的硫含量,0.34%~1.5%)。水城煤的煤级主要受深成变质作用的影响。水城煤的岩石学特征主要受晚二叠世水城三角洲的控制。将水城矿区煤的微量元素含量与世界平均的微量元素进行比较,水城煤具有Se、Zr、Cr、Co、U和Th稍高富集,Cs、As和Ba低富集的特点。煤中Br和Cl具有亲有机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钻探岩心识别断裂形变、挤压扭曲、岩心破碎带等断层标志, 有利于勘探区构造地质条件的分析。通过对钻孔岩心岩性特征、地层厚度、煤层间距等方面的研究,发现ZK13钻孔在C51与C52煤层之间地层出现明显的揉皱与破碎现象、地层厚度与煤层间距增大,同时测井曲线显示地层有重复现象,推测在C51与C52煤层之间发育一逆断层;C54与C58煤层之间地层也比较破碎、地层厚度与煤层间距减小,伽玛伽玛曲线幅值增大,推测在C54与C58煤层之间发育一正断层。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模糊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为地质灾害典型区,但以往地质灾害研究方面工作程度相对较低,影响了该区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有序进行。本文在钟山区地质灾害规划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最终选取地形坡度、岩组结构、植被覆盖率、人类工程活动、降雨量、地震共六个主要地质灾害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因素集,利用灰色关联度法确定各影响因子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钟山区内每个网格单元进行模糊综合评判,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每个网格单元的隶属度值作为危险性评价结果,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对该区进行危险性定量区划。此区划评价结果可供今后该区地质灾害防治、发展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5.
六盘水市为地质灾害多、高发区,近年罕见的灾害性天气诱发隐患点大增,全市防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在对2010年地质灾害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地质灾害特点及防治工作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煤炭资源开发对土壤环境影响分析--以贵州六盘水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山开发是造成资源匮乏和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矿山开发建设项目实施之前,应该对矿产开发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煤炭资源开发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很显著。文章对典型的矿业城市——贵州省六盘水市进行研究,分析煤炭资源开发对土壤环境影响的几种表现形式,提出用机会成本法和恢复费用法对不利影响的损失进行评估,指出要切实减缓不利影响必须综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煤炭资源开发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包括直接占用土地、污染土壤环境、引发次生地质灾害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将不利影响归为两类:①占地损失,为不可逆影响,包含引起土壤直接被占用、淹没或破坏的各种影响因素。②土壤肥力损失,为可逆影响,是由于各种污染物进入土壤所引起的。对于前者,用机会成本法进行评估,在掌握拟建工程区土壤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计算土壤利用现值;同时要将估计年限的机会成本均纳入矿山开发建设的社会成本中。对于后者,用恢复费用法进行评估,需要了解土壤受影响之前的各项指标。文章最后指出,需要从开发开采技术、工程地质、“三废”处理、土地复垦、税收管理等各方面强化对不利影响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黄文  陈康  熊炜  王乔 《贵州地质》2018,35(3):240-246
基于贵州省旅游资源大普查项目,通过收集资料,实地普查和综合研究,掌握了六盘水市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主要性质特征、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等情况,对六盘水市旅游资源进行了等级划分,并对六盘水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和开发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六盘水市旅游资源可分为12大主类、38个亚类、155种基本类型,共有旅游资源单体3 742个。其中五级旅游资源15个,四级旅游资源29个,三级旅游资源203个;新发现旅游资源1 885个。结论认为六盘水市旅游资源具有户外运动基地资源基础好,山地避暑休闲条件优越,人文社会环境好的开发条件。具有资源丰富,门类齐全,开发空间大;优良级资源及新发现旅游资源多,潜在利用价值高;资源独特、品味上乘、稀缺;资源组合度高,全域性特征明显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六盘水地区素有江南"煤海之称",是贵州省主要的煤化工基地之一,由于各类矿坑废水的排放,造成地表、地下水体污染严重,如何为区内寻找优质的水源地显得优为重要。以六盘水大河边、汪家寨地区实施的揭穿峨嵋山玄武岩至茅口组灰岩古岩溶的地下水勘查工程为例,总结了茅口灰岩古岩溶的发育特征、地下水富集规律,以期为类似地区进行找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尹先娥 《城市地质》2012,7(1):11-14
六盘水市近年来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通过调查、取样分析,初步查明了其地下水污染状况,并结合六盘水市的发展需要,提出了若干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45 a六盘水大风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1961—2004年六盘水市各测站逐日风的观测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对六盘水地区大风天气的分布情况、年际变化及大风发生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5 a大风天气西南部最多,北部次之,东部最少;六盘水市一年四季均有大风天气出现,但大风天气的出现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季出现频次最高,冬季次之,秋季最小;六盘水市各地大风天气主要出现在每年的2—5月,3月最多,4月次之,9月最少;大风天气20世纪60、70年代持续偏多,进入80年代后,大风日数持续偏少,在1980年附近急剧减少,从总的气候趋势看,大风天气总日数近45 a来呈下降趋势;年总大风日数在1980年附近存在突变现象,表现为日数的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