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2.
《The Journal of geography》2012,111(4):170-176
Abstract

Project Marco Polo provided the opportunity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experience Egypt and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firsthand through the lens of a geographer, archeologist, and oceanographer. The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and U.S. Navy collaborated to provide meaningful applied geography field experiences for teacher and student participants. In addition, participants developed a global perspective which enabled them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the region's diverse cultures and lands.  相似文献   
3.
硒学术界普遍认为《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中国西部牲畜毒草中毒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对“硒中毒”的描述,但至今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为了澄清这一历史科学问题,笔者对河西走廊草原牧区正在流行的牲畜中毒地方病进行了野外调查,分析了该区草原生态环境植物、土壤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①棘豆植物是马可波罗记载的引起牲畜中毒的毒草;②棘豆植物根部土壤与世界平均土壤硒含量相近;③棘豆属毒草硒含量远低于能导致一般动物中毒的3 mg/kg植物硒风险值。由此推断,引起《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中国西部肃州牲畜毒草中毒并非硒中毒,中毒的原因是棘豆植物中的生物碱成分苦马豆素(Swainsonine)。  相似文献   
4.
张箭 《地理研究》1996,15(2):100-105
马可·波罗对自然地理学和矿物学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他解释了燃点的变化,观察了有关沸点的现象,记载了北极地区,描绘了极昼和极夜,发现了北冰洋。他记录了各地人民开采利用石油、天然气、煤、石棉等重要矿藏的情况,保存了珍贵的矿物学和矿业开发资料,传播了有关矿物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河西走廊棘豆毒草中的硒及其与牲畜中毒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西走廊地区草原生态环境,棘豆等毒草泛滥成灾,导致大量牲畜中毒死亡。棘豆毒草导致的牲畜中毒症状与历史上马可波罗记载的古代肃州牲畜毒草中毒症状及其相似。为了确定马可波罗所记载的肃州牲畜毒草中毒是否与硒有关,本项研究对河西走廊地区主要草原畜牧区肃南县草原发育的棘豆属植物及其土壤中的硒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为0.205±0.173mg/kg,与世界平均土壤硒含量相近。棘豆属植物小花棘豆根、茎叶的硒平均含量分别为0.112±0.038mg/kg(0.052~0.174mg/kg),0.102±0.027mg/kg(0.066~0.158 mg/kg);黄花棘豆全株硒平均含量为0.066±0.009mg/kg(0.058~0.078mg/kg),种子硒:0.107mg/kg。可见该区棘豆属毒草硒含量远低于能导致一般动物中毒的3mg/kg植物硒含量。根据肃南县棘豆毒草发育的地理位置、牲畜中毒症状调查及其硒含量测定的结果,本文认为马可波罗所记载的中国西部肃州牲畜毒草中毒是棘豆属毒草中毒,其主要毒素成分不是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