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84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699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早泥盆世晚期至晚泥盆世的碳酸盐台地区发育有两个不同的四射珊瑚群落,此二群落都有其各具特点的珊瑚组合系列。其中,在开阔台地相区的四射珊瑚可划分为9个组合带,而在台地边缘相区则可划分为8个组合带。在早泥盆世早、中期,因岩相分异不明显,四射珊瑚仅可划分为3个组合带。因此证明,四射珊瑚的发展演化与沉积相演变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3.
在羌塘西部的三岔口一带泥盆系拉竹龙组中发现规模较大的生物礁——台地前缘礁。下层礁体厚7.28m,上层礁体厚40.98m。两个礁体均为叠置礁,礁体由礁基、礁核、礁顶组成。剖面显示发育有礁前垮塌角砾、礁格架、礁间及礁后环境。泥盆纪生物礁的发现为羌塘盆地寻找油气资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The Alexandra Formation,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Territories of Canada, is formed of a Late Devonian (Frasnian) reef system that developed on a gently sloping, epicontinental ramp in the Western Canada Sedimentary Basin.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analysis of its deposits delineates two reef complexes that are separated by a Type I sequence boundary. The second reef complex developed on the outer ramp, basinward of the first, after sea‐level fell ≈17 m. Stratigraphic complexity of the second reef complex was a result of its initiation during forced regression, and its development through an entire cycle of sea‐level rise followed by sea‐level fall. Its highstand systems tract was not characterized by high rates of carbonate production or sediment shedding. Rather, these features took place as sea‐level fell, after its highstand systems tract.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this regressive reef system highlights a number of depositional parameters that differ from high‐relief, shelf‐situated reef systems with steep, narrow margins. These have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ntrol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amp‐situated reef systems, and the nature of reef systems with gently sloping profile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tromatoporoid reef systems may be far more complex than generally realized, and that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may provide the tools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omplex, often enigmatic, aspects of these systems.  相似文献   
5.
齐文  侯满堂 《中国地质》2005,32(3):452-462
对镇(安)旬(阳)矿田泥盆系、志留系铅锌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表明,本区泥盆系、志留系铅锌矿总体属层控矿床类型。铅锌矿赋存于下志留统悔子垭组、中志留统双河镇组及中泥盆统大枫沟组、上泥盆统南羊山组;控矿构造为断裂、褶皱,容矿构造为顺层断裂带、剪切带,含矿岩石为含碳砂岩、千枚岩及灰岩、生物灰岩、白云岩;沉积环境为浅水陆棚相、台地边缘及泻湖、潮坪、台地浅海。以旬阳泗人沟为代表的志留系铅锌矿属细碎屑岩沉积强改造型铅锌矿床;以旬阳大岭、赵家庄为代表的泥盆系铅锌矿属碳酸盐岩沉积弱改造型铅锌矿床;以镇安锡铜沟、月西为代表的泥盆系铅锌矿属碳酸盐岩沉积强改造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6.
7.
在蒙古南戈壁的Bayan—Khoshuu Ruins剖面原归入到志留系Mandalovoo组尕屋(Gavuu)段的地层中发现了牙形刺Caudicriodus woschimidti woschmidti,这是泥盆纪最早期牙形刺带化石在蒙古的首次发现。尕屋(Gavuu)段的下部属志留系,但其上部,即采集牙形刺样品M-9~M-12的层位肯定属下泥盆统(下洛霍考夫阶),而不是下志留统。Mandalovoo组应当改为Mandalovoo群,它的三个段应提升为三个组。  相似文献   
8.
廖南鸿 《云南地质》2003,22(1):56-63
礼社江中上游微粒型金矿田,以其特有的地质特生和成矿规律,于红河大断裂东侧、依皮堵复式破背斜上形成一系列不同规模、以金矿为主的矿床(点);即将勘查或评价的一系列Au,As,Sb,Hg元素组合异常;不断发现的不同规模的金矿床(点)。使该矿田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黄金后备资源及生产基础。本文运用新的专业理论从矿田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等方面给予论述,为在本区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广西钦州小董——板城地区发育较好的晚泥盆世至晚二叠世含放射虫硅质岩,剖面连续。本文对板城地区石梯水库晚泥盆世含放射虫硅质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指示这些硅质岩形成于大陆边缘与深海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说明在晚泥盆世钦州地区不存在大洋,与当时在华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发育古特提斯洋不符。  相似文献   
10.
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研究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文献屈指可数。扬子西经缘龙门山地区盆纪发育了了这类良好的混合沉积。作者根据实际材料,首次从这一思路出发,识别该区泥盆纪Emsian期到Givetian早期的混积相四种,混积亚相约14种,阐明了其优势混积作用;根据混积作用特征、沉积背景关系,划分出两大混积类型,即泥质背景下的混积1型和砂灰质背景下的混积Ⅱ型;对混积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不同级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