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摄像能见度观测系统中实用黑体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数字摄像能见度观测系统 (DPVS) 中, 目标物的自身亮度难以实时测量, 给观测结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不可忽略, 采用实用黑体技术可以大大减小乃至消除其造成的误差。作者对非黑体目标引起的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相对误差随着目标物反射率的增加和能见度的升高而增大, 为了保证测量精度, 需要采用反射率足够低的目标物。对于长方体结构的实用黑体腔, 采用多次反射法计算了其近轴向的半球-方向反射率与其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在没有观测到侧壁的前提下, 其轴向反射率最大, 随着偏离轴线角度的增加, 反射率逐渐减小。轴向反射率随腔体长度与开口边长比值的增加而迅速减小, 而腔体宽度增加引起的变化不明显。另外, 作者还推导了在考虑弥散成像时对实用黑体开口尺寸最小需求的计算公式, 也给出了符合一定条件的实用黑体轴向反射率的近似计算公式, 从而提供了DPVS中实用黑体参数选择的基本原则。最后, 给出了DPVS采用非黑体和实用黑体目标计算能见度的对比试验结果, 充分说明了在DPVS中采用实用黑体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吴子泉  金安忠 《内陆地震》1991,5(2):149-154
本文应用灰色预测系统GM(1,1)模型,对宝坻等四个台唐山地震前地电、水化、水位、形变等手段的月均值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宝坻地电、管庄水氡、宁河俵口水位及牛口峪定点水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震前异常变化,从而证明了灰色预测系统在地震前兆数据的处理中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组建云南天文时纬测震网的意义及可行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光学天文时纬残差在地震前夕出现短期异常波动的现象,认为光学天文时纬观测可为地震短期预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作者认为在地震活动性较强的云南地区,组建一个天文时纬测震网是有意义的,本文讨论了其可行性及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强化《测量学》实践性教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家教委高等工程专科学校教学改革试点水资源与水文专业的《测量学》实践性教学改革成果,阐述了《测量学》实践性教学的考核内容,办法与评分标准以及在实践中取得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的2010年海水热力学方程TEOS-10采用1990年国际温标以及考虑世界大洋海水组成空间差异的绝对盐度,与旧的1980年海水状态方程EOS-80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更广的适用范围,能够直接计算包括熵、焓、热容量在内的旧方程无法计算的热力学变量,将给海洋学研究带来重要的影响。借助气候态平均数据计算的结果表明,新旧方程计算的密度之差,在全球大多数海域可超过10-2kg/m3。在赤道以北的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包括中国东海和南海的深海区域,该差别尤为显著,在精度要求较高的研究中必须予以考虑。新方程对密度计算的这一修正主要归因于其首次提出的绝对盐度,考虑了包括中性溶质在内的所有溶质的作用,弥补了实用盐标的缺陷。新旧方程计算冰点等其他物理量也有相应的修正。应尽快推广应用TEOS-10以及绝对盐度,充分发挥其对海洋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Ground vibrations arising from excavation with blasting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in the mining industry. Therefore, the prediction of ground vibration componen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inim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mplaints. In this study, 582 events were recorded during limestone production at a quarry (Akyol Quarry) during a period of time. The blasting parameters of these shots were also carefully recorded. During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ollected data, three predictor equations proposed by the United States Bureau of Mines (USBM), Ambraseys–Hendron and Langefors–Kihlstrom were used to establish a relationship between peak particle velocity and scaled distance described by these prediction equations. As a result of this analysis, the most powerful relationship was determined and proposed to be used in this site. And also, this equation was used in the derivation of the practical blasting charts specific to this site as a practical way of predicting the peak particle velocity and maximum charge amount per delay for future blasting.  相似文献   
7.
 The AUSGeoid98 gravimetric geoid model of Australia has been computed using data from the EGM96 global geopotential model, the 1996 release of the Australian gravity database, a nationwid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and satellite altimeter-derived marine gravity anomalies. The geoid heights are on a 2 by 2 arc-minute grid with respect to the GRS80 ellipsoid, and residual geoid heights were computed using the 1-D fast Fourier transform technique. This has been adapted to include a deterministically modified kernel over a spherical cap of limited spatial extent in the generalised Stokes scheme. Comparisons of AUSGeoid98 with GPS and Australian Height Datum (AHD) heights across the continent give an RMS agreement of ±0.364 m, although this apparently large value is attributed partly to distortions in the AHD. Received: 10 March 2000 / Accepted: 21 February 2001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详细讨论了太原航摄机动态试验场实际GPS航摄飞行试验的结果。利用联合平差程序WuCAPS系统对试验区进行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用分米级精度的GPS摄站坐标获得了实地上平面为±7.9cm、高程为±18.1cm的加密精度,充分显示了动态GPS定位技术在航空遥感定位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由过去的地震活动性推测将来的地震活动性,引入了地震(震级≥m)的期望年发生率v(≥m)来描述一个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根据全球地震目录(1964-1994年)以及南加州(1932-1995年)和华北(1970-1994年)两个区域地震目录资料,以统计样本量作为目录记录时间长短的相对量度,对由不同的统计样本量计算得出的地震实际年发生率v(≥m,T,t)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三点结沦:①在统计样本量n足够大的情况下,地震实际年发生率表现出准平稳时间过程的特征,可近似地看作地震期望年发生率,本文给出了这种近似的误差(离差系数)与统计样本量之间的定量关系;②离差系数与统计样本量之间的关系与震级无关,表现出不同震级层次的相似性;③统计样本量相同时,不同震级的地震期望年发生率之间满足logv(≥)=a-bm的关系,形式上与G-R关系相似,但它给出了由小地震的统计特征估计大地震的期望年发生率及其统计误差的方法.基于上述结论,进一步讨论了地震活动性的统计特征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现行无量纲地震前兆信息的提取和表示方法:归一化、相对变化量、比值、从属函数、相关系数和斜率等方法。详细地讨论了无量震前兆参数的地震前兆特性及其年变化、日变化、随机变化和趋势性变化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