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3篇
  免费   626篇
  国内免费   663篇
测绘学   272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1001篇
地质学   1876篇
海洋学   589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141篇
自然地理   2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Average velocity in streams is a key variable for the analysis and modelling of hydrological and hydraulic processes underpinning water resources science and practice. The present study evaluates the impact of the sampling duration on the quality of average velocity measurements acquired with contemporary instruments such as 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ers (ADV) an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 (ADCP). The evaluation combines considerations on turbulent flows and principles and configurations of acoustic instruments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conducting customized analysis for uncertainty analysis purposes. The study sheds new insights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he uncertainty in the measurement of average velocities due to variable sampling durations acting in isolation from other sources of uncertainties. Sampling durations of 90 and 150 s are found sufficient for ADV and ADCP, respectively, to obtain reliable average velocities in a flow affected only by natural turbulence and instrument noise. Larger sampling durations are needed for measurements in most of the natural streams exposed to additional sources of data variability.  相似文献   
2.
利用钻孔测井资料并运用地层倾角测量信息分析法,给出了江汉盆地地应力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为NE60~65°  相似文献   
3.
利用Logisitic曲线模型和扩展支撑模型对居民可支配收入预测和单项消费预测,以河北省居民的收入及其消费支出为实例,研究了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分配和单项边际消费倾向,合理建立了预测模型,并理论计算了1999~2003年的通信消费方面的边际消费倾向、预测了2004~2008年通信消费情况。最后,根据预测结果对通信网络建设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对Gamma暴的观测特性和物理过程作了简要的介绍 ,而后 ,对火球模型的相对论流体动力学机制和同步加速辐射机制作了论述。主要工作是 :具体研究火球所抛出壳层的相对论流体动力学演化 ,应用同步加速辐射机制 ,通过由共动坐标系到实验室坐标系的相对论变换 ,得到Gamma暴余辉的光变曲线。对于火球壳层的不同的动力学演化规律 ,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的壳层抛出形式 ,以及不同的外部介质环境 ,所得到的光变曲线都各不相同。通过对这些不同的光变曲线的比较 ,明确了Gamma暴余辉的整体的物理演化图象以及各种物理过程在Gamma暴余辉演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并从余辉演化的方面进一步理解了Gamma暴的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5.
论裸眼井中的“共振纵波”和“共振横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 文献[1]和[2]指出,充流体裸眼井中存在频率确定、波速恒定、且沿传播方向不衰减的“共振纵波”和“共振横波”。本文的目的在于论证并指出,这两种波是不存在的。 二、论证 设一点源位于z=0的井轴上,则井轴上z处的声波频率响应为  相似文献   
6.
蚀变岩是工程中少见的软弱岩类,在西南某重大水电工程中,蚀变岩处于工程的重要部位,为保证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对蚀变岩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试验研究.通过对孔隙度不同的饱水蚀变岩进行系统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和总结分析,提出了蚀变岩三轴压缩下破坏前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3大类,破坏后应力-应变曲线亦可分为3大类的形态模式.并得出结论:蚀变岩的破坏类型受围压与孔隙度的共同影响,在给定的12 MPa围压下蚀变岩以脆性破坏为主,只有孔隙度大于16%且围压大于4 MPa时才有可能进入脆-延转换状态,且脆-延转换围压随孔隙度增加而降低,临界状态应力比随孔隙度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8.
针对海洋综合测量多种声学测量系统间的窄带相干声学干扰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针对克服窄带干扰提出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