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7篇
  免费   1250篇
  国内免费   1186篇
测绘学   200篇
大气科学   553篇
地球物理   854篇
地质学   4601篇
海洋学   353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401篇
自然地理   50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352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载LiDAR在公路勘测方面的用途日益广泛。该文对直升机机载LiDAR在高速公路改扩建中的应用技术路线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论证,从地面控制测量、点云数据获取、点云数据处理、成果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LiDAR点云数据在5种不同地面控制点布设方案校正下的点云数据精度,论证了利用地面控制点对直升机机载LiDAR点云数据进行平面和高程校正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矿产资源开发导致了地下水失衡,地下水失衡又给矿产开发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矿产资源开发与地下水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通过对内蒙古鲁新井田典型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分析采矿导致地下水失衡机理,深入剖析矿井开采充水条件及矿山开发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合理提出了促进矿产开发与地下水保护相互协调的对策建议,为实现"采矿保水"协调统一提供了基础地质依据。为类似地区矿产开发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趋利避害,保障生产安全,保护地下水环境安全,实现资源绿色开发有较好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0—2015 年伊犁河谷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 2000—2015 年的 EOS/MODIS 数据,采用趋势分析、Hurst 指数、变异系数法对伊犁河 谷植被时空变化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分布上,伊犁河谷植被覆盖度呈北部、南部、 东部偏高,西部、中部偏低的分布特征;时间变化上,2000—2015 年,伊犁河谷植被覆盖度波动减 小,减速为 6.25%·(10 a)-1;区域分布上,伊犁河谷植被表现为低波动变化,波动程度中等以及下占 73.16%,波动程度高的区域占 26.84%。未来预测表明,伊犁河谷植被覆盖呈退化趋势,其中,持续 退化的面积占 57.55%,持续改善的面积占 13.51%。  相似文献   
4.
关中平原城市群植被覆盖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被是全球及区域生态系统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也是对人类社会活动有重要贡献的资源之一。为了研究关中平原城市群不同区域植被覆盖变化对自然和人文因子的响应,以划分为三个区域的植被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7年MODIS-NDVI遥感数据,运用趋势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时序演进与空间分布方面研究了18 a内植被覆盖的演化及分布特征,定量分析影响植被覆盖的主导因子。遥感数据要通过投影转换、拼接、最大值合成等方法进行处理,再运用Python程序进行影像批量裁剪,将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分区统计,最后对该处理数据进行讨论研究。结论表明:(1) 研究期内关中平原城市群植被覆盖呈显著上升趋势,NDVI平均值增速为0.077·(10 a)–1,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其中2005—2007阶段和2011—2013阶段极显著增加,最大上升速率达到了0.05·a–1。(2) 空间上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研究区总体得到改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秦岭北坡,受气候因子的影响更大,植被覆盖增加速度缓慢,达到轻度改善水平;低值区聚集在黄土高原边缘地区,植被增加趋势明显;中部关中平原极少部分地区植被覆盖出现了轻度退化或严重退化,以西安市及临近城市最为典型。(3) 热点区主要分布在秦岭山区及关中平原中部地区,冷点区则集中于黄土高原边缘地区,植被覆盖总体以增长为主。热点区格网数量持续增多,2013年达到最大为45.07%;冷点区域数量不断减少,2017年减少到9.82%;次热点区与次冷点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地带及北部地区,由连片分布转化为零散分布,且总量不断减少。(4) 自然因素对植被覆盖的影响最为突出,其中气温和降水为影响植被覆盖的主导因子,决定力q值分别为0.955和0.931,且气温的影响大于降水的影响;人文因子影响力较为显著,GDP因子决定力q值达到0.387。研究可为当地改善植被覆盖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Reconnaissance seismic shot in 1971/72 showed a number of well defined seismic anomalies within the East Sengkang Basin which were interpreted as buried reefs. Subsequent fieldwork revealed that Upper Miocene reefs outcropped along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basin. A drilling programme in 1975 and 1976 proved the presence of shallow, gas-bearing, Upper Miocene reef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basin. Seismic acquisition and drilling during 1981 confirmed the economic significance of these discoveries, with four separate accumulations containing about 750 × 109 cubic feet of dry gas in place at an average depth of 700 m. Kampung Baru is the largest field and contains over half the total, both reservoir quality and gas deliverability are excellent. Deposition in the East Sengkang Basin probably started during the Early Miocene. A sequence of Lower Miocene mudstones and limestones unconformably overlies acoustic basement which consists of Eocene volcanics. During the tectonically active Middle Miocene, deposition was interrupted by two periods of deformation and erosion. Carbonate deposition became established in the Late Miocene with widespread development of platform limestones throughout the East Sengkang Basin. Thick pinnacle reef complexes developed in the areas where reef growth could keep pace with the relative rise in sea level. Most reef growth ceased at the end of the Miocene and subsequent renewed clastic sedimentation covered the irregular limestone surface. Late Pliocene regression culminated in the Holocene with erosion. The Walanae fault zone, part of a major regional sinistral strike-slip system, separates the East and West Sengkang Basins. Both normal and reverse faulting are inferred from seismic data and post Late Pliocene reverse faulting is seen in outcrop.  相似文献   
6.
地勘单位在向企业化经营转变的过程中 ,投资兴办了许多企业 ,但不少项目以失败告终。文章分析探讨了失败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The Tamtsag Basin is located in the extreme eastern portion of the Mongolia. The Basin and its counterpart in China (the Hailar Basin) are united a whole basin on the structural setting. In recent years, the Tamtsag Basin attrac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ith the important exploration discovered in the 19th block by SOCO and in Hailar Basin of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Tamtsag Basin from the viewpoint of petroleum geology.  相似文献   
8.
从地形地貌特征、重磁地球物理场、深部构造与断裂构造以及地震活动、震源机制等多方面论述北东东向构造是南海北缘的主要活动构造。对于长期以来认为新华夏系北东向构造是该区主要活动构造的观点来说,这是一种新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9.
青岛市黄岛区拟建设海底地下油气储藏库,前期地质勘察工作要求施工倾角45°、深220m的取心钻孔4个,并在孔内分段进行压水试验.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XY-4型金刚石小口径钻机施工基岩深斜孔及压水试验技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