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东濮凹陷黄河南地区下第三系沉积体系与油气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筱敏  张晋仁 《地质论评》1993,39(3):248-258
为了加速东濮凹陷黄河南地区油气勘探的步伐,本文根据现代沉积体系理论,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首次在东濮凹陷黄河南地区下第三系中系统地确定了冲积扇、河流、扇三角洲、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滩坝、近岸水下扇和轴向重力流水道等7种类型的沉积体系,并描述了这些沉积体系在地质、测井和地震等方面的沉积特征。结合盆地断裂活动特点,指出充填盆地沉积体系的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具有不对称性,从而建立盆地沉积体系演化模式。同时,结合油气勘探实践指出富集油气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古近纪沙漠沉积特征及古风向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前人研究成果,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分析测试对四川盆地古近系柳嘉组红层沉积物的性质、结构、原生沉积构造及石英颗粒表面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本区古沙漠的存在.将其沙漠沉积分为沙丘和丘间两种沉积类型,对丘间又细分为干丘间和湿丘间,针对不同的沉积类型也明确了相应的识别标志.通过对沙丘前积层倾向的测量,重...  相似文献   
3.
刘疆  白志强 《沉积学报》2009,27(1):87-93
广西横县六景火车站南侧,角度不整合覆盖下泥盆统莫丁组和那叫组下段、被新近系大面积覆盖而呈两部分远距离割裂状态的一套“二元结构”特征显著的红色泥砂基底碳酸盐岩粗—巨砾岩,长期以来未被学者们看作一个冲积扇的有机统一体进行研究。经两次实地踏勘、系统采样和测量,以现代山麓冲积扇鉴别特征为主,辅以古冲积扇特征,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该套沉积的系列相关分割露头分别为一古近纪冲积扇之残存扇根、扇中及扇缘。该冲积扇为一典型的古近纪早期干旱气候条件下、母岩区为陡峻碳酸盐岩山体的古山麓冲积扇。  相似文献   
4.
段威武  曹流 《极地研究》1998,10(2):29-35
根据乔治王岛海军湾亨内克角群上部凝灰质砂泥岩夹层中的孢粉化石组合特征,讨论其时代归属和沉积环境。研究表明亨内克角群上部火山沉积岩中孢粉化石共40余种,主要成分为冈瓦纳早第三纪群落,属Weddelian生物地理区,Nothofagidites为代表分子,其中N.cf.saraensis和N.cf.flemingi的存在以及Proteaciditesspp.的缺失,提示含化石地层时代可能属渐新世,沉积环境为近中低山区的湖沼环境,气候温暖潮湿。  相似文献   
5.
歧口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一亚段是重要的含油层段,其内部发育水下扇沉积体系。本文通过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及室内分析测试等手段,对研究区水下扇沉积体系进行了精细解剖。研究发现其内部可识别出扇面水道、非限制性朵叶体和开阔湖泊三种成因相组合,其中扇面水道由主干扇面水道和分支扇面水道两种成因相构成,非限制性朵叶体由近端朵叶体和远端朵叶体两种成因相构成。主干扇面水道切割近端朵叶体,将沉积物向盆地内部输送,在坡折带其所携带的沉积物可能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再次分配,形成新的扇面水道和非限制性朵叶体;分支扇面水道多发育于远端朵叶体上部,被开阔湖泊泥岩所包围。在区域背景及生物相资料分析基础上,指出沙三一亚段歧口凹陷中部处于断陷盆地的裂陷幕,在构造坡折带或陡坡带,由于断层活动等因素影响,在半深湖-深湖背景下形成水下扇沉积体系。歧口凹陷沙三一亚段水下扇沉积体系的研究对于该区有利储集体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南沙岛礁区中西部实施海底岩石拖网,有3个站获得海底岩石样品。其中在巽它陆架东北缘水深200多米的NS99-17站见深灰色淤泥中有大量铁褐色含泥钙质结核,说明该区(可能在末次冰期时)处于滨海或海滩氧化环境形成结核,之后海平面上升了至少150m。在南威岛西北方康泰滩的NS99-57站1360m水深的海底获强溶蚀的白垩多孔灰岩,含底栖有孔虫化石,指示康泰滩是从早-中中新世或更早开始生长的生物礁。在永暑礁东北约55km处的NS99-52站新命名了“东生海山”,其西北坡获含第四纪钙质超微化石的礁灰岩,以及由抱球虫类等生物碎屑和胶磷矿组成的钙质磷块岩和含磷生物屑灰岩滚石,指示半深海环境,其中的钙质超微化石大部分时代为中始新世-渐新世,以始新世可能较大,小部分属第四纪。这次海底岩石拖网为研究南沙岛礁区中部写信为和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硬证据”,尤其是发现早第三纪半深海相钙质磷块岩离南海西南次海盆很近,不但证实了南沙海域广布下第三系海相沉积的推断,而且为判断南海的张开时间提供了补充依据。  相似文献   
7.
辽中凹陷古近系发育有四套烃源岩,各套烃源岩对于辽中凹陷油气成藏的贡献大小不同。在对烃源岩评价的基础上,利用排烃门限理论及生烃潜力法,对辽中凹陷古近系东二下段、东三段、沙一段和沙三段烃源岩的排烃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其排烃强度进行评价。经研究发现,各套烃源岩层的排烃门限深度分别为2 400m、2 900m、2 700m和2 500m左右,通过排烃强度的计算可知,沙三段烃源岩平均排烃强度最高。根据对各套烃源岩层厚,各项烃源岩评价参数,以及现今排烃强度等参数的综合分析认为,辽中凹陷沙三段烃源岩对于辽中凹陷油气成藏贡献最大,是辽中凹陷主力烃源岩。  相似文献   
8.
济阳坳陷新生界海绿石的存在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葛瑞全 《沉积学报》2004,22(2):276-280
大量的薄片鉴定资料表明,济阳坳陷沾车凹陷新生界地层中含有海绿石矿物,并且均为原生海绿石。尽管其沉积时代不同,但分布范围相对集中,即主要分布于古近系沙四段上部沙一段的底部。结合古生物化石的分析,认为济阳坳陷沾车凹陷在陆相湖盆沉积的大背景下,曾遭受过小规模的海侵,对当时的沉积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生物的变异和海绿石的沉积。对海绿石的成因分析将有助于确定当时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9.
以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运用沉积学原理和方法,详细地分析了辽东湾盆地东营组二段的沉积相特征。经分析认为,东营组二段虽整体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但其下部与上部的沉积特征差异明显:下部以湖相环境为主,上部则主要为三角洲沉积。在综合了该区构造特征和水系发育特征后,编制了东二段下和东二段上的沉积相平面展布图,并指出,辽西低凸起北倾末端和辽中凹陷中南洼为最有利的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迪那气田存在的平面非均质性强、气藏层间动用程度不清等难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参考区域地层资料,采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井震结合"的油气层对比方法,对迪那气田古近系苏维依组和库姆格列木群进行精细地层对比。气层组的划分主要依据稳定分布的一级标志层,砂层组的划分依据二级标志层及沉积旋回特征,小层的划分依据沉积旋回及岩性变化特征。迪那气田古近系含气层系共划分为2个气层组,8个砂层组和38个小层。结合地震资料,识别出了过井断层11条,有效地解决了过井断层识别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