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367篇
  国内免费   287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05篇
地质学   964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
以往认为宁波组沉积时期的古气候为寒冷干燥或冷凉干燥。本文依据北仑B_(12)孔的孢粉资料,阐明在这一冷期中曾有一次相对较暖的气候波动,据此又可分冷凉—温和—温凉三个阶段,湿度以略湿为主。此外,还讨论了本区在晚大理冰期温度、湿度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不同软基处理方法适用性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软土地基处理的各种方法。通过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软基处理的工程实例处理效果的定量对比,发现不同软基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差异很大,多数工程中仅用一种方法很难达到设计要求,而两种或多种方法联合则可望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日本对虾仔虾呼吸和排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水瓶法和径流装置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摄食和饥饿的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仔虾(P)的呼吸与排泄。结果表明,日本对虾仔虾体长与干体重呈指数函数关系,DW=0.006e^0.515L(r^2=0.999,n=16);耗氧和氨排泄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随着仔虾体重的增长反而变小;耗氧和氨排泄率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30和26℃下耗氧率(R)与体重的关系方程式分别是R=2.669DW^-1.041(r^2=0.953,n=8)和R=2.370DW^-0.708,(r^2=0.533,n=8),30和26℃下氨排泄率(E)与体重的关系方程式分别是E=36.81DW^-0.615(r^2=0.654,n=8) 和E=15.28DW^-0.795(r^2=0.652,n=8);饱食仔虾的耗氧率明显高于饥饿的仔虾,因摄食使仔虾(P15)额外消耗的能量为4%-20%,仔虾的特殊动力作用(SDA)大约在摄食5-7h后发生,并可持续作用10h左右。  相似文献   
5.
全程注浆在隧道穿越既有建筑物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逢铁铮 《岩土力学》2008,29(12):3451-3458
厦门市成功大道工程是福建省2005年重点建设项目,项目由多座立交和两条特长城市隧道组成,其中莲前至梧村山隧道里程长度为3 700 m,采用双洞双向6车道标准.隧道在埔南工业区的685 m段采用跨度达34 m的浅埋连拱结构穿越地面67栋密集建构筑物.洞项至地表的覆盖层只有7~24 m,水文、地质较差,洞顶基本为杂填土和残积亚黏土层,洞底多为全、强风化花岗岩,地下饱和水位高(局部洞身地处海平面以下20 m左右),施工风险极大.为了保证既有地面建构筑物的安全,提出了以过程控制和过程恢复为核心的全过程注浆方案,并预留104#和105#拆迁房为试验楼,采取地面注浆和洞内注浆的方法来进行过程控制和房屋抬升的试验.在现场试验中,根据全过程注浆的思路,提出了建筑物安全风险控制标准.通过室内试验比较了不同浆液的注浆效果,分析实际施工中房屋摹础改造和地基注浆加固、动态跟踪注浆以及工后房屋恢复抬升的特点和效果.在注浆过程中进行实时的信息反馈和分析,进而了解注浆工艺和参数与地层加崮效果和建筑物抬升效果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试验结果为隧道后续穿越建构筑物施工提供经验和指导,研究思路可为类似的隧道穿越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项目后评价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义 《地下水》2008,30(1):119-121
项目后评价,是项目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流程。实施项目后评价,及时总结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于优化以后类似项目的建设程序,提高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投资效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国内项目后评价中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没有将后评价和前评估区分开;后评估系统的独立性不够;后评估的实施部门缺乏必要的调查核实手段,选取的数据资料面窄、量小、时间期限短,缺乏应有的代表性。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水利项目自身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湖南香花岭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南部燕山早期香花岭岩体主要由铁锂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岩石SiO:和K2O平均含量分别为73.72%和4.78%,Na2O+KO平均8.47%,K2O/Na2O比值平均为1.40,A1:03平均为13.81%。总体属强过饱和铝质钙碱性一碱性花岗岩类。氧化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及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反映香花岭岩体形成于后造山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8.
位于乌鲁木齐市南湖路以西的煤炭采空区面积达67 100.5m^2,区内构造从南到北主要由八道湾向斜和七道湾背斜组成,地层产状变化不大。该矿区开采较深,且采空区塌陷区有明显的地下水活动迹象。在对深孔大体积采空区注浆时,比较各种常见注浆治理方法,均存在不同的制约因素,故决定采用灌浆爆破压密法对采空区进行压实加固。经现场爆破试验,该区重复爆破次数在3~5次左右。灌浆爆破压密处理后,对不同土层进行取样对比分析,得到其相应密度(增加)及空隙比(减少)的变化分别为:杂填土14.1%,-7.9%;素填土5.9%,-3.3%;塌落煤层7.8%,-7.7%。根据压缩数据及现场测量,处理后的土体沉降2~4m,部分空体地段的沉降量达10~20m,治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对在上海市建设用地勘测定界过程中涉及的土地权属界线认定、原土地用途划分时所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同时从政策角度、技术角度提出了以上问题的相应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焦煤集团九里山矿14101工作面底板突水经过的研究,认为工作面底板突水的水源是是Lg灰岩水,其直接补给水源为L2灰岩水,间接补给水源为O2灰岩水;导水通道为底板采动裂隙带。采取了在工作面打水闸墙,利用钻孔对采空区灌注骨料,增加水流阻力,切断导水通道,封堵水源,加固隔水层的地面注浆和井下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治水方案。通过观察,工作面中间巷无水流出,突水前后水位变化明显,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堵水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矿井突水治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