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74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油页岩地层钻进中压差卡钻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压差卡钻的途径及处理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来强调预防为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注水煤体应力能 V-f 转化与释放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分析了在煤层注水湿润后煤体弹性能的转化与消耗过程,给出在湿润状态下能量由体变弹性能向形变弹性能转化进而自耗释放的理论模型。指出在坚硬干燥煤体中,注水后在水压力和毛细力的切割作用下,裂隙大量扩展,丰富了自由裂隙,产生更多的裂隙启发(裂隙切口),使原来近似的刚性煤体变成由裂隙分割的块体组成的组合体或半组合体。裂隙中水的粘滞作用及水分子吸附力使块体问粘性结合、刚度降低、形变增大。煤体形变弹性能自身消耗释放的形式有3种:产生剪应力导致自由裂隙问错动摩擦;强度降低,使裂隙启发被劈裂成自由裂隙;湿润煤体蠕变性增强,产生整体性移动作功。初步给出能量消耗的量化表达式。通过这一理论,能建立煤层注水湿润度与冲击地压灾害发生的更直接的关系,使进一步量化该关系成为可能。从更深层次解释煤层注水防治冲击地压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硅酸盐细菌解钾作用机理的综合效应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44  
硅酸盐细菌能释放土壤含钾硅酸盐矿物中的磷、钾、硅等元素,直接供给植物生长利用,同时亦具有固氮能力。这为挖掘土壤潜在肥力、发展可持续农业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本文分析了硅酸盐细菌对钾长石、伊利石的解钾作用过程,细菌-矿物复合体的形成,细菌对矿物的溶蚀作用,矿物晶体结构与细菌的解钾作用关系,复合体微环境的变化对细菌解钾作用的影响以及细菌对K^ 的主动吸收等,从微生物矿物学的角度讨论了硅酸盐细菌对含钾硅酸盐矿物解钾作用的机理问题,提出了硅酸盐细菌解钾作用综合效应的看法,并就农业生产上的利用问题指出,应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选择适宜的生产菌种和吸附剂,并配合使用其它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4.
依兰矿区第三系上部的砂泥岩段,因泥岩的水敏水化作用及粗砂岩易坍塌等原因造成,区内钻孔孔壁极不稳定,经常发生粘卡钻具事故。为抑制泥岩的水敏水化,阻止泥岩水化和井壁岩石剥落,增强其防塌能力,在选择腐植酸钾做主剂的基础上选择CMC作降失水增粘剂,选择分子量为300万~500万、水解度30%的聚丙烯酰胺(PAM)作絮凝剂,以加速岩屑沉降,控制固相侵入,降低失水。在钻遇半胶结泥岩时,为防止缩径、坍塌,采用在泥浆中加入重晶石粉,把泥浆比重调整到1.15~1.20g/cm~3,利用泥浆液柱压力控制泥岩缩径和孔壁坍塌。通过实验及现场应用,为该区选择的KHM-CMC-PAM高聚物泥浆配方,能有效地防止水敏性易塌地层的粘卡钻事故,具有护壁防塌、提高钻效等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深层水漏斗区开采量组成变化特征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阐明强烈开采条件下华北平原深层水的开采水量来源及组成问题,以德州地区深层水漏斗分布区为重点研究区,通过基于大量钻孔资料对含水层组及其粘性土夹层或透镜体的分析和野外地下水采样、动态监测及地面沉降测量资料等分析,采用分层、分区计算方法对漏斗中心至外围的各分区弹性释水量、粘性土压密释水量、侧向流入和越流补给量进行均衡计算。结果表明:在强烈开采条件下,深层水开采量中弹性释水量和压密释水量所占比率不是常量,随着深层水位下降的幅度和深度增大、超采释压持续时间愈长、开采层中粘性土夹层或透镜体愈多,则区内弹性释水和压密释水的强度及累积地面沉降量愈大;愈靠近漏斗中心,弹性和压密释水强度愈大,相同降深下平均单位降深的地面沉降量愈小。在深层水开采量中粘性土压密释水占35.5%~61.9%,与地面沉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空气反循环连续取样钻进技术,在露天矿山进行生产勘探施工,对所遇到的卡钻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确定了相应的操作规程,以便预防卡钻事故的发生,并通过施工辅助孔和套铣技术,在处理卡钻事故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吴军  臧艳彬  陈星星 《探矿工程》2015,42(10):31-34
将模式识别理论中的支持向量机、Bayes判别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应用于卡钻类型判别分析,建立了基于模式识别理论的卡钻判别模型。以近几年川东北卡钻数据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支持向量机、Bayes判别法及多元回归法对卡钻类型判别的结果与实际结果的误判率分别为1.92%,11.52%,61.54%。支持向量机(SVM)判别结果精度最高,但其判别方程式较为复杂,不能直观看出各分量对结果的影响程度;多元回归分析判别方程形式简单,可以直观表达各参量与卡钻之间的密切程度,但其判别精度较低;Bayes判别法计算精度介于二者之间,但其判别精度与判别式的个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探空气球的充灌和施放是高空气象观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空观测中雷达跟踪探空仪、探空信号接收和数据处理都已经实现自动化,只有探空气球的充灌和施放是人工操作,气球充灌氢气有一定危险性,且至少需要一个观测员来完成施放气球工作.该文在分析探空气球充灌和施放各环节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探空气球施放筒的设计方案,以及在业务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为高空气象观测系统的全程自动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根据汞的热不稳定性,采用热释法测定土壤中的汞,以NaOH和Na2O2为化学吸附剂,直接取样进行测定。方法快速、简便,检出限≤4.0ng/g。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20次测定的RSD均小于3%。  相似文献   
10.
As there are many heavily sediment-laden rivers in China, with high sediment concentration and a large quantity of sediment load, the sedimentation problems of the reservoirs built on those rivers are so serious that the amount of sediment deposited in the reservoirs is great and the rate of sedimentation is accelerated.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up to the end of 1981, a total amount of 11.5×109m3 of sediment were accumulated in those reservoirs, i.e. 14.2% of the total designed capacity were lost. The average annual loss in storage capacity reached 2.3 percent, being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Silting of impounding lakes not only has an effect on the benefits of the reservoirs and seriously threatens the life of reservoirs, but also results in man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hich were not fully estimated in the planning of the reservoirs. In this paper, the situation of reservoir deposition in China are describ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logy and sediment of the rivers; 2) the seriousness of reservoir sedimentation in China; 3) problems caused by reservoir deposition; 4) the methods of minimizing sediment deposition, et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