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3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469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13篇
地质学   1479篇
海洋学   15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宁波盆地地下揭示的一套包含暗色膏硝质泥岩、泥质白云岩在内的紫红、灰紫色泥岩、棕褐色砂砾岩、细砂岩和玻屑凝灰岩的地层,均称方岩组,内含膏盐并具油色显示。对其时代有早、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之认识,笔者从70~90年代地质工作中所获化石分析认为,虽然宁波盆地这一层位含化石不丰,但从分布及数量上比较,相对占优势的应该是孢粉和植物化石,其时代意见也较为一致,指示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2.
金州地区广泛发育震旦纪地层,具分布连续、出露完整、沉积相标志明显的特点。本文运用现代沉积学和地层学理论,对区内震旦系岩石地层进行了基本层序研究与沉积环境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介海南省1:5万坝王岭、猴狝岭幅区域地质调查的地球化学简单分段法在地层划分中的应用。根据对下古生界变质岩与白垩系红层两条地层实测剖面的地球化学资料整理,用简单分段法进行划分、其效果较好。它的地球化学组分基本能反映原始沉积物的特点和其沉积环境,且与岩石地层的划分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4.
临邑洼陷是一个含油气层系较多,结构复杂的复式油气聚集区。本文重点介绍了临邑洼陷圈闭的类型及其成因,从圈闭角度对临邑洼陷油气藏的形成进行了概述,对临邑洼陷下步的勘探工作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疆塔中南坡奥陶系的地层缺失和沉积相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奥陶系内部6个组沉积的时间片段拟定塔中南坡不同区块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部分关键层段的牙形石和几丁虫组合特征证明一间房组和恰尔巴克组在塔中部分井区是存在的,但恰尔巴克组的分布范围最狭窄。总体上,塔中南坡隆起区地层缺失较多,古城墟隆起基本完整。据缺失状况和岩相展布,显示塔中南坡的沉积单元具有由东往西迁移的特征,且各时段迁移的距离与速度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for a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landfill usually overlooks the dependence of waste properties on the fill age or embedment depth. Changes in shear strength of MSW as a function of fill age were investigated by performing field and laboratory studies on the Suzhou landfill in China. The field study included sampling from five boreholes advanced to the bottom of the landfill, cone penetration tests and monitoring of pore fluid pressures. Twenty-six borehole samples representative of different fill ages (0 to 13 years) were used to perform drained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The field and laboratory study showed that the waste body in the landfill can be sub-divided into several strata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ranges of fill age. Each of the waste strata has individual composition and shear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The triaxial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SW samples exhibited a strain-hardening and contractive behavior. As the fill age of the waste increased from 1.7 years to 11 years, the cohesion mobilized at a strain level of 10% was found to decrease from 23.3 kPa to 0 kPa, and the mobilized friction angle at the same strain level increasing from 9.9° to 26°. For a confinement stress level greater than 50 kPa,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recently-placed MSW seemed to b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lder MSW. This behavior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cone penetration test results. The field measurement of pore pressures revealed a perched leachate mound above an intermediate cover of soils and a substantial leachate mound near the bottom of the landfill. The measurements of shear strength properties and pore pressures were utilized to assess the slope stability of the Suzhou landfill.  相似文献   
7.
渤海湾盆地新生界生油岩系底界面温度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渤海湾盆地2000余口测温井的地温梯度数据、地层岩性描述、分层数据以及钻井资料,计算了该盆地各生油岩系底界面的温度。统计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沙河街组大部分凹陷区地层底界面温度介于90℃至150℃,目前仍具有大量生油的温度条件,而在隆起或一些凸起地区,该地层组段温度普遍小于90℃,未能达到生油的温度指标。东营组和孔店组地层也仍具有一定的生油温度条件。研究还表明:地层温度与地层界面埋深密切相关,温度随界面埋深的增大而升高,沉积厚度大的凹陷区地层界面温度大于沉积厚度小的凸起区或斜坡地带,说明地层界面埋深是决定地温高低的主要控制因素,而地温梯度对地层界面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
筒型基础沉贯阻力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炎平 《海洋工程》2002,20(3):23-28
系统地总结国外有代表性工程实践对筒型基础沉贯阻力的研究 ,并将各种方法综合起来 ,提出了加权综合估算法 ,供今后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海上平台桶形基础模型压力压贯与负压沉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海上平台桶形基础模型(模型桶)压力压贯和负压沉贯的试验概况,对比分析了两者贯入力的巨大差异和产生的原因,给出了模型桶压力压贯中贯入深度与压力的关系,负压没贯负压与贯入深度,抽吸泵流量,基土渗流量,桶内土塞隆起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负压沉贯可以大大降低以砂质粉土为基土的土抗力,为在胜利油田类似基土海域海上平台应用桶形基础提供了试验依据,为海上现场导管架桶形基础平台的安装就位施工和控制提供了  相似文献   
10.
声波在海底界面的反射和透射是海底散射、海底混响、海底目标探测的重要问题。利用Biot多孔介质声传播理论对声波在水-多孔海底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进行了分析,具体给出反射声波的反射系数,3种透射声波的透射系数以及声能透射系数随入射波入射角和频率(10~40 kHz)的变化关系,分析了各种透射波对透射声能的贡献。多孔海底介质参数分别采用Stoll和Chotiros给出的2组参数进行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