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次显微金在黄铁矿和石英中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纪良 《矿物岩石》1992,12(4):44-48
本文利用H—8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附EDAX能谱仪,对夏杖子金矿床黄铁矿和石英中的次显微金进行研究,发现金常以粒径小于0.2μm的小圆球状及链状次显微金存在于黄铁矿和石英的微裂隙中。  相似文献   
2.
含金硫化物矿物中不可能存在负价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王玉明  季寿元 《地质论评》1996,42(5):405-409
根据原子及离子中电子的行为与结合能之间的关系得到;结合能与颗粒粒径及离子价态均呈正相关。金微粒小至500nm左右时其结合能变至83eV。由此认为含金硫化物矿物XPS谱图上83eV附近的激发峰是由微包裹体金引起的。另据同质异能位移与离子s电子密度间的关系特征断定,“化学结合金”并非负价金;且由更准确的Allred-Rochow电负性数据判断,金不能类质同象取代硫。  相似文献   
3.
洪汉烈  彭长琪 《矿物学报》1997,17(2):169-174
富水金矿为风化型金矿床,本文报道了该矿床金的显微分析结果。运用电子探针、电子显微镜以及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手段,查明矿床中金的产出状态、颗粒大小以及金矿物的化学成分等特征。这些金以次显微金的形式吸附于粘土矿物高岭石、水云母的晶体边缘,或混杂于褐铁矿中的外铁矿晶体集合体之间;此外,部分以显微的粒间金形式产出。根据能谱成分分析及电子探针分析,这些金均为独立的自然金矿物,具有极高的成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