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1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491篇
测绘学   19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21篇
地质学   1254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6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Simulations of the neutron background for future large-scale particle dark matter detectors are presented. Neutrons were generated in rock and detector elements via spontaneous fission and (α,n) reactions, and by cosmic-ray muons. The simulation techniques and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expected sensitivity of a generic liquid xenon dark matter detector. Methods of neutron background suppression are investigated. A sensitivity of 10−9–10−10 pb to WIMP-nucleon interactions can be achieved by a tonne-scale detector.  相似文献   
2.
This paper presents a numer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rock mass subjected to large‐scale underground explosion. The model is calibrated against data obtained from large‐scale field tests. The Hugoniot equation of state for rock mass is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pressure as a function of mass density. A piecewise linear Drucker–Prager strength criterion including the strain rate effect is employed to model the rock mass behaviour subjected to blast loading. A double scalar damage model accounting for both the compression and tension damage is introduced to simulate the damage zone around the charge chamber caused by blast loading. The model is incorporated into Autodyn3D through its user subroutines. The numerical model is then used to predict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rock mass, in terms of the peak particle velocity (PPV) and peak particle acceleration (PPA) attenuation laws, the damage zone, the particle velocity time histories and their frequency contents for large‐scale underground explosion tests. The computed results are found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field measured data; hence, the proposed model is proven to be adequate for simulat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rock mass subjected to large‐scale underground explosion. Extended numerical analyses indicate that, apart from the charge loading density, the stress wave intensity is also affected, but to a lesser extent, by the charge weight and the charge chamber geometry for large‐scale underground explosions.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
从拉长石出溶结构的形态特征、成分差异和出溶结构的取向研究出发,采用TEM、STEM 以及SAED等手段对其进行测试,发现拉长石出溶结构层的厚度符合理论计算值,结构层的成分由富钙和贫钙两相长石组成,具备了产生干涉作用的必要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拉长石的晕彩色是因其内部的层状出溶结构对光的干涉所致,结构层的厚度主要受富钙相长石的控制.随着钙(An)含量的增加,结构层相应地增厚,且富钙层的增大幅度大于贫钙层,从而导致晕彩色波长也随之增大.出溶结构层的取向为(153),近于平行晶体的(010)面,但不同产地的拉长石,尽管晕彩色相同,其出溶条纹中的钙含量和条纹的具体取向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张燕  代福仲 《探矿工程》2008,35(7):90-93
介绍了地下管线内损伤电视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及其现场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5.
1990年7~8月,舟山地区的对虾养殖场暴发了流行性对虾黑鳃褐斑综合症,造成对虾大量死亡。作者根据这一病情,对病虾的主要器官组织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发现,病虾鳃丝细胞中有支原体感染。寄生部位为鳃呼吸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和核周腔。支原体多形态,呈近圆形、细长条形不等,无细胞壁,仅有单一膜包围,中心为一电子密度较低的区域。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封石油洞库渗流场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封石油洞库、水幕系统进行了概化,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了某地下水封石油洞库无水幕和有水幕条件下的三维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模拟了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区的渗流场。利用所建模型预报了2种条件下涌入地下水封石油洞库的涌水量、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扩展情况及洞库上方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等。由预测结果可知,2种条件下洞库涌水量均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而有水幕条件下的地下漏斗扩展范围和速度均比无水幕条件小;在洞库开挖初期水幕作用较小,随时间延长作用愈加明显,因此水幕系统在保证地下水封石油洞库的储油安全和保护周围地下水资源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亚湾水域两种拟菱形藻的形态学鉴定及毒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5年分离自广东大亚湾的两种潜在产毒拟菱形藻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毒性分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确认藻种为细弱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cuspidata)和多纹拟菱形藻(P.multistriat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这两种藻的常规培养样进行软骨藻酸毒素检测,结果均未检测到软骨藻酸.鉴于以上两种拟菱形藻存在着潜在产毒特性,不同培养条件的诱导实验尚需继续.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近几年,各类地下管线突发事件频发。通过"苏州市地下综合管网应急处置系统"项目的开发和实践,本文试图从总体上论述地下综合管网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应用原理及相关的技术实现,重点阐述了基于"12345"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平台,在充分利用GIS的网络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地下管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9.
直流电测深法与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法联合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直流电测深法(VES)与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法(TEM)对地层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TEM对低阻层反应灵敏,而VES对高阻层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基于TEM与VES对地层响应特征互补的特点,尝试将TEM与VES数据进行联合反演,模型试算结果表明,联合反演的效果明显比单一方法反演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杨光  周广华 《测绘工程》2008,17(6):49-52
针对城市综合地下管线普查全过程监理的应用问题,着重探讨全过程监理的总体思路、组织架构与制度保障,进而给出地下管线普查各阶段监理的技术方法与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