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岛博鳌港沉积物的沿岸输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分析了博港沿岸沉积牧粒度参数的沿岸变化,并应用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模型(GSTA模型)对沉积物运动趋势进行了分析。GSTA模型结果表明,博鳌港沿岸的泥沙在横向上表现为:万泉河口以北岸段为由海向岸运动,近期处于淤积状态;万泉河口以南岸段即玉带滩大致以NNE走向到NE走向的转折点为界,北部主要是由岸向海运动,是侵蚀岸段,而南部则主要为由海向岸运动,有少量的淤积,博鳌港沿岸泥沙输送在纵向上表现为:万泉河口以北由南向北运动,万泉河口以南,北部是由北向南运动,南部是由南向北运动,其次还运用了经验公式对GSTA结果进行了验证,得到了通过万泉河口南部(玉带滩)3个断面的沿岸漂沙量,其沿岸漂沙方向主要为南北向,以上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和当地的许多地貌证据基本符合,而GSTA模型在玉带滩北部泥沙纵向输运方向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所表现出的一些差异,主要是由于研究时间尺度和所用的资料特征的差异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博鳌港水体交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全潮水文观测资料,估算了博鳌港的水体交换参数。结果表明,博鳌港北部(占整个纳潮水域的1/3)的水体交换特征是:在不考虑河流淡水输入的情况下,一个进入口门的海水质点将在湾内平均停留6.7个潮周期(7.4d),区内50%的水体被外海水替换所需要的时间为5d,80%的水体交换所需时间为11d;如果考虑万泉河的淡水输入,则水交换的速度更快(不到1d)。与之相反,博鳌港南部(即沙美内海渴湖)水交换速度则相对较慢。在博鳌亚洲论坛会址今后的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博鳌港(包括沙美内海)与外海水交换的通畅,以保护区内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海南行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万泉河口博鳌潮汐汊道演变及沿岸输沙率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不同时期的遥感资料,结合已往的研究,分析了海南岛万泉河口博鳌潮汐汊道演变的年际与季节性变化规律;根据实测波浪资料计算了年沿岸输沙率及沿岸输沙率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博鳌潮汐汊道的演变具有周期性的规律,年际特征为南、北侧沙嘴分别向口门进积、口门总体变窄;从10a以上的尺度来看,封堵口门的趋势不断被洪季时的洪水和风暴潮增水所打断。另外通过沙嘴体积变化反推了博鳌近岸的沿岸输沙率,其结果与CERC公式计算结果一致,表明此公式在博鳌岸段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海南博鳌海域2期海图,结合多期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对比,分析了博鳌海域的冲淤及海岸线变迁;根据博鳌港潮汐汊道纳潮量P和口门断面面积A之间的P-A关系研究和冲淤灾害因素判别,进行了口门稳定性评价,并对博鳌港的冲淤灾害和环境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博鳌港外海区域以淤积为主;万泉河口门海域以侵蚀为主,口门呈现单口门和双口门交替变化状态,口门北侧和玉带滩北部岸线主要以侵蚀后退为主,玉带滩中部和南部岸线近于稳定平衡态;沙美内海以淤积为主.采用潮汐汊道P-A关系进行分析,显示博鳌港口门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6.
《地图》2019,(1):18-21
2018年,我国举办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主场外交活动,提出了中国主张。发出了中国声音:这一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等许多重要历史时刻。  相似文献   
7.
以海南岛万泉河口沉积柱为研究对象,进行21oPb法沉积速率测定和重金属(Mn、Cr、Co、Ni、Cd、Pb、Zn、Cu、As、Hg)含量以及粒径指标Si/Al比值分析,探讨河口沉积过程与博鳌开发建设的关系.结果表明:沉积柱的平均沉积速率为1.13 cm/a,记录了大约从1991-2007年博鳌地区的环境变化信息.重金属...  相似文献   
8.
左浩  高抒 《海洋通报》2005,24(1):8-17
采用一个包括陆地淡水径流和风暴潮影响的模型计算了海南省博鳌港的洪水水位。模型中的外海潮汐考虑K^1和O^1分潮,风暴增水和河流流量的变化过程采用峰值函数的形式模拟,取得了与实测结果相近的计算结果。模拟实验表明,洪水水位峰值与河流洪峰流量,风暴增水峰值,系统的过水断面形状以及洪水历时的长短等因素有关。对于博鳌港口门通航条件整治,采用复合的梯形过水断面最为合适,因为相对于天然的口门过水断面,复合梯形断面能使湾内的最高洪水水位下降约20%。  相似文献   
9.
博鳌旅游度假区地貌景观演变与岸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傅鳌亚洲论坛为契机迅速发展的位于万泉河河口地区的海南傅鳌旅游度假区,在海内外事有较高的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旅游度假区内地貌景观的多样性特征显著,集丘陵山地、海洋、泻湖洼地、岛屿、河道、沙坝、河口海岸等地貌景观为一体,万泉河河口地区长期以来保持优美的自然景观,具有很好的旅游开发前景。博螯旅游度假区以泻湖-沙坝、河口岛屿-潮汐汊道为主的沉积地貌体系,发育于全新世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现代地貌格局约在3000aBP形成。河口海岸和江心洲地貌稳定性问题成为海南岛博鳌旅游度假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中口门附近的稳定性最差,玉带滩北段的海岸侵蚀比较明显,万泉河主河道南岸的侵蚀比较严重,沙美内海的淤积则不断加强。结合区域地貌特征,提出解决岸坡稳定性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应用探地雷达方法对海南岛博鳌海岸沙坝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海岸沙坝的内部结构对于动态地恢复海岸沙坝与海平面变化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探地雷达(GPR)为海岸沙坝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经济和高分辨率的地球物理方法;探地雷达利用高频电磁波在介电特性不均匀的沉积体中产生反射获得图像,通过解译可确定地下沉积体的性质和结构;在海南岛东部博鳌玉带滩海岸沙坝的近口门处、决口堤处和南岗村东侧玉带滩海岸沙坝顶部进行了探地雷达反射剖面的测量;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堆积的沙体反射波连续,受风暴浪改造的沙体同相轴错断,反射波杂乱不连续,无法进行对比;运用探地雷达相分析方法并结合钻孔资料,认为5-6m以上的平行反射波形可能代表中细砂沉积,以下的丘状或杂乱反射波形可能代表中粗砂沉积,并显示砂砾或细小卵砾等粗颗粒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