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汤倩  闫玉茹  王敏京 《江苏地质》2021,45(3):283-289
海岸是陆地与海洋相互接触和影响的地带,通常指受波浪和潮汐等海洋动力作用的沿岸地带,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带,大型人类工程往往会对其短期地貌变化和沉积物特征产生巨大影响。沉积物粒度分析是研究海洋沉积作用及过程的一个基础的、重要的方法,通过射阳港海岸动力地貌调查,研究了射阳港区不同时期的水下沉积物分布特征,将不同历史时期海图的等深线对海床冲淤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双导堤完工后导堤口区域出现了明显冲刷,导堤两侧出现淤积,沉积物颗粒变细,表明港口工程等局部影响因素会在短期内显著改变水动力地貌。  相似文献   
2.
射阳港潮汐与乘潮进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实测和航行实践分析比较发现,射阳港潮汐同潮汐预报表有一定偏 ,实际高潮 比预报值高,实际低潮位比预报值低,遍地比预报要早,低潮时比预报要迟。本文研究了这一变化规律,对确定科学的乘潮进港时间及港口规划、运营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射阳港站1986年7月至1995年5月的潮位资料,与附近的射阳河闸下站潮位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射阳港站1972~1995年较为长期的潮位序列。以此推算出射阳港工程潮位。  相似文献   
4.
张鹏涛  姚涛  赵波 《江苏地质》2022,46(4):417-423
为治理河口拦门沙,实施了通过整治及疏浚的方式打通拦门沙的射阳港双导堤工程,导堤的功能定位为“导流、挡沙、减淤”。通过对江苏盐城射阳港海岸动力地貌等环境的调查,分析研究射阳港区不同时期的水下沉积物分布特征、不同历史时期的水下地形特征,同时研究不同时期的水质、底质沉积物、生态群落等指标数据,对射阳港双导堤建设的环境影响进行后评价。研究认为:双导堤工程完工后导堤口区域出现明显冲刷,导堤两侧出现淤积,颗粒变细,但对水质环境、底质沉积物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大,双导堤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的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5.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28(10):18-21
李正楼: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近千千米海岸线上风云际会,激情澎湃。射阳作为江苏沿海14个县市之一,依靠哪些优势和特色在这一轮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徐超:枕港靠海是射阳最大的优势,土地广袤是射阳最大的潜力。具体地讲,我们射阳在江苏14个沿海县份中有三个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一是独特的区位优势。射阳地处江苏沿海承南启北的中心节点,由权威机  相似文献   
6.
汤倩  闫玉茹  李梦颖 《江苏地质》2021,45(4):433-437
为治理河口拦门沙,实施了通过整治及疏浚的方式打通拦门沙的射阳港双导堤工程,导堤的功能定位为“导流、挡沙、减淤”。通过对江苏盐城射阳港海岸动力地貌等环境的调查,分析研究射阳港区不同时期的水下沉积物分布特征、不同历史时期的水下地形特征,同时研究不同时期的水质、底质沉积物、生态群落等指标数据,对射阳港双导堤建设的环境影响进行后评价。研究认为:双导堤工程完工后导堤口区域出现明显冲刷,导堤两侧出现淤积,颗粒变细,但对水质环境、底质沉积物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大,双导堤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的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7.
8.
杨开良 《海岸工程》1996,15(4):33-36
概述了射阳港对江苏省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地位,阐述了射阳港的发展现状和进一步发展的规划及目标,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做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