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口及济州岛附近海域变性水团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水团分析,主要是指划分水团的边界,确定水团的基本特征以及分析研究水团的消长变化规律。本文研究的海区大多属于浅海区域。浅海水团易受海洋外部因素的影响,变性显著,因此,浅海水团的分析实际就是水团的变性分析。所谓水团的变性,主要是指水团特征的示性水平从高向低的过渡,并逐渐丧失其示性特征的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2.
济州岛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颗石进行研究,共发现40个种。根据对颗石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的结果,可将本区划为两个环境区、两个颗石组合。提出海流是控制本区颗石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黄普基  吴俊范 《热带地理》2022,42(5):834-842
韩国济州岛的柑橘园景观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是当地人利用济州岛特殊的气候、水文、植被环境所塑造的独特农业景观。16世纪朝鲜王朝建立柑橘进贡制度,济州官府设置柑橘园,此后至今,济州岛柑橘园区域分布与地理景观都呈现较大变迁。文章结合气候、水资源等自然因素与韩国柑橘产业政策、市场、社会变化与技术进步等人文因素,分析16世纪以来济州岛柑橘园景观与空间分布变化,探讨济州岛柑橘生产空间变迁原因与驱动力。结果显示:16世纪至2019年,济州岛柑橘生产经历了发展、没落、强力复兴的大起大落发展历史,呈现从北到南的生产空间大迁移,柑橘生产空间逐渐扩大。济州岛的柑橘园生产经历从朝鲜时期的官府果园到现代观光体验农场的转变。柑橘生产空间变迁与地理景观变化的原因与驱动力较复杂,水资源是影响朝鲜时期柑橘园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社会制度、交通与市场是16世纪以来影响柑橘园生产空间扩展的主要人文因素,在近500年的柑橘生产空间发展变迁的过程中,人文因素不断加强,影响柑橘空间与地理景观的优化调整。20世纪70年代以来,水资源开发技术的进步改变了现代柑橘园生产空间分布格局。对济州岛柑橘园长时段的生产空间与地理景观变化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可以为中国传统柑橘栽培地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柑橘园文化景观与民俗、文化产品,以及中国柑橘产业的升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调查资料分析了长江口及济州岛邻近海域声速随深度、季节、时问及地理位置的变化.计算了跃层的强度、厚度和深度、讨论了声道的类型及其分布。分析表明:调查海区声速的时空变化较大;跃层和声道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区域特性.  相似文献   
5.
As an important marginal sea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both the Changjiang River and the Kuroshio, the East China Sea (ECS) environment is sensitive to both continental and oceanic forcing. Paleoenvironmental records are essent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long-term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the ECS and adjacent areas. However, paleo-temperature records from the ECS shelf are currently very limited. In this study, the U^K_37 and TEX86 paleothermometers were used to reconstruct surface and subsurface temperature changes of the mud area southwest of the Cheju Island (Site F10B) in the ECS during the Holocen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emperature changes of F 10B during the early Holocene (11.6-6.2 kyr) are associated with global climate change. During the period of 6.2-2.5 kyr, the similar variability trends of smoothing average of 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rface and subsurface temperature) of Site F10B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Kuroshio suggest that the Kuroshio influence on the site started around 6.2kyr when the Kuroshio entered the Yellow Sea and continued to 2.5 kyr.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2.5-1.45 kyr), apparent decreases of U^K_37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and AT imply that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the Kuroshio was reduced while cold eddy induced by the Kuroshio gradually controlled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is region around 2.5 kyr.  相似文献   
6.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fit the diameter-height data of Quercusglaucain Jeju Island, South Korea to the four commonly used stem taper equations and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our stem taper models using four statistical criteria: Fit index (FI),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 bias (),and absolute mean difference (AM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Kozak02stem taper equation provided the best FI(0.9847), RMSE(1.5745),(-0.0030 cm) and AMD (1.0990 cm) whileMax and Burkhart model had the poorest performance among the four stem taper models based on the four evaluation statistics (FI : 0.9793,RMSE : 1.8272, : 0.3040 cm and AMD : 1.3060 cm). These stem taper equations can serve as a useful tool for forest managers in estimating the diameter outside bark at any given height, merchantable stem volumes and total stem volumesof the standing trees of Quercusglaucain theGotjawal forests located in Mount Halla, Jeju Island, South Korea.  相似文献   
7.
东海大陆架是世界上最宽阔的大陆架之一,占东海总面积的67%。东海大陆架是大陆向海区的自然延伸,也是世界上最宽广的大陆架之一。  相似文献   
8.
夏威夷:太平洋上的一颗明珠夏威夷是太平洋上的一颗明珠。东距美国旧金山3846公里,西距日本东京6200公里,西距香港8890公里。地处热带,气候温和宜人,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方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美丽环境,风光明媚,海滩迷人。夏威夷也是美国的太平洋海空军  相似文献   
9.
济州岛南部海域海底声呐图像分析与声学底质分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东海北部外陆架靠近济州岛南部海域,是黄海槽向冲绳海槽延伸的部分,属于黑潮分支黄海暖流的通道入口,分布着脊槽相间的海底底形,对其海底声呐图像的处理分析及声学底质分类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了解该通道海底底形表层纹理特征及沉积物分布规律。基于在济州岛南部海域获取的多波束声呐数据,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和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获得了海底声呐影像图,并对其表层纹理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同时,基于多波束反向散射强度数据,结合19组海底地质取样数据,建立研究区海底反向散射强度与沉积物粒度特征之间的统计关系模型,并以改进的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方法,实现对海底粉砂质砂、黏土质砂以及砂-粉砂-黏土3种底质类型的快速自动分类识别。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海洋一号(HY-1B)"卫星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COCTS)和美国Terra卫星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等观测数据对2011年3月2日济州岛东南海域的冯·卡门(von Kármán)大气涡街现象进行了观测和动力分析。COCTS和MODIS观测得到大气涡街涡列距离和涡旋间距比(h/a)均值分别为0.32和0.35;在大气涡街发生海域存在低风速海面风涡旋和海面温度暖舌;济州岛的大气垂直结构存在一逆温层。利用COCTS和MODIS伪彩色合成图观测时间差异,计算得到涡旋移动速率为12.2 m/s,而分别利用它们各自的几何观测参数(h/a),结合涡街动力模型计算得到涡旋移动速率分别为12.8 m/s和12.3 m/s。利用上述观测结果计算得到大气涡街个例的脱落频率为1.24×10-4 s-1,脱落周期为134 min,其中雷诺数范围为60~75,涡街运动学黏性系数范围为2 200~2 750,弗劳德数为0.10,罗斯比数为0.43。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海洋一号"卫星数据可用于冯·卡门大气涡街等海洋大气现象的定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