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8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中凹陷位于北部湾盆地西南部,其勘探程度低,对油气成藏条件欠缺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在简要介绍地层与构造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烃源岩、储集层、圈闭及输导介质等油气系统的基本要素,认为海中凹陷发育多套烃源岩、多套储集层、多种类型圈闭和复合的输导介质,具备油气系统形成的基本条件,具有较为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2.
风浪破碎是海中气泡的主要成因.先前的研究基于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揭示了海中气泡对光散射和海水反射比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利用海洋光学和海面风速现场观测数据,结合Mie散射理论计算和海中光辐射传递数值模拟,研究风浪破碎产生的海中气泡对海水反射比的影响.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光学性质稳定的I类海水中,不同风速下海洋光学反射比的不同主要源于海中气泡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以频率、连续性、振幅、几何形态为划分依据,将海中凹陷流三段划分为6类地震相。通过区域沉积背景研究,分析其可能发育的沉积相类型,并根据其自身的地震反射特征和浅层有井层段沉积相分析,进行了地震相到沉积相的转化。海中凹陷流三段发育的沉积相类型主要有辫状河-冲积平原、滨浅湖、辫状河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半深湖。研究的意义在于证实了海中凹陷流三段储集层发育,同时推测凹陷深处发育的半深湖和大面积分布的浅湖可能发育大套湖相烃源岩。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2011,(4):70-71
假设在一个饭局中,朋友为你点了一道清蒸石斑鱼,又假设,之前,你从未见过它的长相,那么,你很有可能被石斑鱼那凶神恶煞的模样吓到,即便,此刻,它对你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不过,只要你忽略它的长相,尝一口鱼肉,我保证,你会在顷刻之间,改变对它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海中森林———广西合浦山口红树林孟巧姑(广西煤田地质局柳州545005)合浦山口红树林位于合浦县东南部沙田半岛东西侧的沿海滩涂地带,岸线总长约50km,面积为80km2,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植被,由红树林科及其他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构造背景、断裂构造、地球物理场、地震活动性和震源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北部湾双震的发震构造条件,认为北东东向的乌石凹陷边界断裂为主要发震构造,而北西向断裂仅起到应力集中和调节作用。同时本文还认为,北部湾盆地内的地震活动主要与晚新生代沉降中心相关,且次级凹陷——北东-北东东向边界断裂是重要的发震构造,而其较大弧度的转折部位或与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是重要的发震部位。  相似文献   
7.
看!人们对蝠鲼有这样的想象——把它当成海里的“过山车”来玩.为什么?因为,蝠鲼会飞.蝠鲼最具特色的一个习性就是它那“凌空出世”般的飞跃绝技,经科学家观察发现,蝠鲼在跃出海面前需要做一系列准备工作:在海中以旋转式的游姿上升,接近海面的同时,转速和游速不断加快,直至跃出水面,时而还会伴以漂亮的空翻.最高时,它能跳1.5~2...  相似文献   
8.
日本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计划在桧山建造一个海洋科学公园。 1 海洋科学公园的主要设施 海洋科学公园建在桧山海岸边上。主要兴建的设施有以下5项: 1.1 海水取水设施。指标:每日取深层水2500立方米,取表层水1000立方米。  相似文献   
9.
涠西南凹陷与海中凹陷相邻,油气勘探成果及石油地质条件认识程度不同。通过对地层原始产状的恢复,讨论了涠西南低凸起对两凹陷古近纪沉积环境的阻隔作用,并对古新世和始新世沉积可容空间原型进行了恢复,认为古新世两凹陷局部连通,始新世和渐新世两凹陷全部连通;3号断层作为两凹陷区划边界的一部分,其活动强度控制了沉积可容空间的分布和容积的大小,始新世3号断层活动强度最大,其形成的沉积可容空间也最大,由于两凹陷沉积连通,因此两凹陷始新统生烃能力可以进行类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北部湾盆地北部涠西南凹陷多口钻井已获得高产油气流系列突破,其主力烃源岩层系为始新统流沙港组二段(流二段),但紧邻南侧的海中凹陷目前暂无商业油气发现。流二段既发育有深湖-半深湖相的烃源岩,同时在主力烃源岩段也发育有湖底扇储层,因此,研究海中凹陷潜在生烃层系(烃源岩、湖底扇储层)沉积体系发育规律对今后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以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及测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岩芯相、测井相、地震相、地震属性的综合分析,探讨流二段沉积体系发育规律,建立沉积模式。研究表明:流二段主要发育滨浅湖、深湖-半深湖、湖底扇及辫状河三角洲4种沉积体系类型;在北陡南缓的半地堑构造样式控制下,北部陡坡带及洼槽带发育深湖-半深湖相,同时接受北部、东部2个物源方向的供源,分别在西洼、东洼发育湖底扇相,南部缓坡带发育滨浅湖及辫状河三角洲相。海中凹陷流二段好烃源岩主要发育在初始湖泛面层序位置(ts),湖底扇主要发育在湖泊扩张体系域内(TST),反映了在断陷湖盆背景下,构造沉降因素控制烃源岩发育程度强于湖平面变化因素。研究可为半地堑型断陷湖盆深湖-半深湖相烃源岩与湖底扇储层发育层序位置及共生模式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