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NCEP GFS资料和WRF V3.4模式对2012年第11号台风"海葵"(1211)引发的安徽强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模式中安徽省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的地形高度,设计一组敏感性试验,对"海葵"降水的地形增幅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WRF模式对台风"海葵"降水过程有较好的模拟能力。(2)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地形对"海葵"移动路径、强度以及降水分布、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地形高度下模拟的台风路径及降水分布差异较大,且降水中心强度与地形高度相关性较好,地形对暴雨增幅作用明显。(3)山区地形有利于中尺度辐合线和低涡生成、发展,并有强水汽辐合中心与之相对应;有地形时对流层低层上升运动比无地形时明显加强,对安徽中南部强降水增幅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强台风海葵登陆前后强度变化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钱燕珍  高拴柱  黄思源  杜坤  郭建民  郭宇光 《气象》2013,39(10):1265-1274
1211号台风海葵强度强,在近海及登陆前后中、日、美三个国家的业务定强差别较大。云图分析“海葵”强度强,近海后云顶亮温长时间在-70℃以下。雷达资料表明“海葵”登陆前后,结构对称,眼区清晰,范围增大。登陆点附近沿海测站出现了长时间的强大风,过程13级及以上阵风共持续了26 h,东矶、大陈、石浦最大风速的极大值分别是:46.9、39.4和36.8 m·s-1。风场垂直分布差别500 m以内普遍在7~8 m·s-1。这些陆基观测资料表明“海葵”可能达到了强台风标准,中央气象台定强是合理的。近海或登陆台风强度的确定在使用Dvorak技术的基础上,还应更多地参考陆基探测资料。  相似文献   
3.
海葵多肽神经毒素结构与功能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海葵神经毒素是一类能与可激动细胞电压门控钠通道发生亲和作用的海洋多肽毒素。根据80-90年代中期国际上对海葵神经毒素的研究成果,重点对其结构特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行综合评述。已有的结果表明,所有已发现的海葵神经毒素其同源性较高,拥有相似的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不规则环状结构的正确构象对毒素的心肌刺激活性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比较研究方法,作者认为:typeⅠ毒素的残基18和typeⅡ毒素的残基17侧链具有强流水性,对毒素的活性起关键作用;而typeⅠ毒素残基43和typeⅡ毒素残基40的疏水烷基侧链,可能对海葵毒素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8月3日"苏拉"台风刚走,8月5日"海葵"台风又拉响警报,根据气象部门紧急预报:"海葵"强台风将于7日夜间到8日上午在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登陆,并正面袭击宁县沿海地区。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主管部门——宁县国土资源局又将面临一次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太平洋侧花海葵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太平洋侧花海葵中的蛋白质、脂肪和无机元素等营养成分,分析了太平洋侧花海葵中构成蛋白质的17种常见氨基酸和主要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太平洋侧花海葵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海产品;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的含量较高,但必需氨基酸之间的比值不太符合人体的氨基酸平衡,宜与其他食物搭配食用。各类脂肪酸中,油酸(18∶1)含量最高,其次为C22∶2。无机元素丰富,尤其是Zn,含量可达254.4 mg/kg。  相似文献   
6.
看过《海底总动员》的朋友,一定对影片中的主角小丑鱼尼莫和它的爸爸马林印象深刻。事实上,现在有不少喜欢饲养热带鱼的渔民,已经开始将色彩艳丽的小丑鱼放进了自家鱼缸。但小丑鱼的饲养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如果你  相似文献   
7.
8.
海葵溶细胞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葵(Anthopleura)属于腔肠动物门(Soelenterala)、珊瑚纲(Anthozoa),它的触手及身体富含多肽类毒素和蛋白毒素,在受到机械或化学刺激时,便会释放毒素用于抵御敌害及捕捉食物。根据海葵毒素的生理作用将其分为3类:海葵神经毒素(Sea Anemone Neurotoxin,SAN)、海葵溶细胞素(Sea Anemone Cytolysin,SAC)和海葵钾离子通道抑制剂(Sea Anemone Potassiml Charmel inhibitor)。海葵溶细咆素是其中一类重要的毒素,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溶血性、细咆毒性、心脏刺激活性、使膜去极化、阻断钾离子通道等。  相似文献   
9.
A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heterotrophic bacterial flora associated with the sea anemones. Samples of the sea anemones Anthopleura midori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coast of Weihai and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these samples. Additionally, high numbers of viable bacteria were obtained from the celom wall and surface of anemone, the community of cultivable bacteria was very diverse. As a result of this isolation, 60 strains were obtained, 56 of them were selected for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by 16S rRNA gene sequence analysis and limited phenotypic testing. Among these isolates, 16 strains were phylogenetically related to members of the genus Pseudoalteromonas and neighboring taxa. Other isolates included members of the genera Colwellia, Vibrio, Acinetobacter, Pseudomonas, Endozoicomonas, Roseovarius, Paracoccus, Loktanella, Leisingera, Sulfitobacter, Bacillus, Staphylococcus, Plantibacter, Microbacterium, Micrococcus, Joostella, Psychroserpens, Cellulophaga, Krokinobacter, Polaribacter and Psychrobacter. Seven potential novel species were found. Among 60 strains, 17 of them can produce proteolytic exoenzyme, 20 can produce lipolytic exoenzyme. Strain NQ8 has strong antagonistic effects on some Vibrio strain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culturable fraction of bacteria from the sea anemones Anthopleura midori is diverse and appears to possess much potential as a source for the discovery of novel bioactive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0.
作者鉴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金星”号调查船于1975及1976年在东海大陆架区进行综合海洋调查所采的底栖生物标本时,发现近丽海葵属(Paracalliactis)的一个新种一一中华近丽海葵(Paracalliactis sinica sp. nov,)。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