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5篇
地球物理   2篇
海洋学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2.
目的:观察肺纤康颗粒治疗肺络瘀阻型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 例肺络瘀阻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5 例。治疗组予以肺纤康治疗,对照组予以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血气分析、胸部HRCT、St.George’s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等指标。结果:治疗期间,2组分别脱落3例,均入组12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10/12),对照组为58.3%(7/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SGRQ评分、6MWT治疗6、9、12 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血气分析、HRCT主要征象治疗9、12 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6MWT治疗后6、9、12 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力肺活量、CT主要征象治疗9、12 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纤康颗粒治疗肺络瘀阻型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知柏地黄丸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知柏地黄丸的有效成分,利用GeenCards、OMIM及MalaCards数据库收集ICPP的疾病靶点,使用韦恩图筛选疾病与有效成分的共同交叉靶点,利用Cytoscape 3.2.1构建知柏地黄丸-有效成分-交叉靶点-ICPP的网络药理学调控网络,并对知柏地黄丸核心成分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然后利用STRING对交叉靶点进行PPI网络构建,采用R包DOSE、clusterProfiler及pathview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知柏地黄丸潜在活性成分β-谷甾醇、常春藤皂苷元以及吴茱萸次碱等10个,核心靶点雌激素受体1(ES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细胞色素P4503A4酶(CYP3A4)、雄激素受体(AR)、核受体亚家族3C组成员1(NR3C1)5个,核受体活性、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活性、类固醇受体活性等20个GO功能以及内分泌抵抗、雌激素信号通路、乳腺癌等6条KEGG通路。结论:知柏地黄丸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多途径的整体调控方式作用于ICPP发挥疗效,为其临床运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行手术确诊的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临床和MRI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其临床、MRI特征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行分流术确诊的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NPH)患者临床和术前MR(包括3DT1WI、T2WI、T2 FLAIR)资料,对iNPH常见MR影像征象进行评估和描述。结果:56例iNPH患者中,步态障碍、认知障碍及尿失禁的发生率分别为91.1%、60.7%及42.9%,经典三联征为23.2%;常见合并症依次为高血压(51.8%)、糖尿病(28.6%)及帕金森病(PD)(12.5%)。对56例iNPH患者MR图像进行分析,82.1%患者胼胝体角呈锐角,39.3%患者蛛网膜下腔不成比例扩大征象(DESH)阳性,DESH评分平均得分(5.24±1.27)。结论:iNPH确诊患者最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PD,经典三联征较少,典型的MR征象阳性率不高,阴性患者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仍然存在挑战,应结合其他临床检查明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凉血散血方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将78 例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 例,最终完成研究57 例,其中治疗组35 例,对照组22 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凉血散血方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A、PAIgM、PAIgG)水平、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刺激分子CD40、CD40L、OX40、OX40L mRNA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57%(31/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8%(1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小板计数均升高,且治疗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IgA、PAIgM、PAIgG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PAIgA、PAIgM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40、CD40L、OX40、OX40L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8.58%(3/35),对照组为18.18%(4/2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散血方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ITP临床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同时能抑制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刺激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GEO数据库,探讨真武汤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检索真武汤有效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GeneCards等4个数据库获得IMN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核心靶点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进行分子模拟对接,并基于GEO进行核心靶点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及免疫细胞浸润分析验证。结果:真武汤治疗IMN的关键活性成份是豆甾醇、山柰酚、β-谷甾醇等,其中核心靶点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转录因子AP-1(JUN)、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等,KEGG富集分析发现主要作用在流体剪切应力等117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山柰酚、β-谷甾醇与前列腺素G/H合成酶-2(PTGS2)、CASP3、AKT1等靶点具有较强结合力;GSE115857数据集中AKT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ASP3为上调基因,JUN为下调基因,这些可能与未活化的CD4记忆性T细胞、未活化的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有关。结论:真武汤通过多成份、多靶点、多通路等方式治疗IMN,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 例特发性耳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9 例)和对照组(50 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注射治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后随访1个月。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个月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耳鸣程度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2组THI、耳鸣程度、SD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耳鸣无论是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用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金生水法治疗特发性弱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特发性弱精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予以美子汤治疗,对照组予以五子衍宗汤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精子活力、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顶体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精子密度、精子活力、DFI、顶体酶活性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清金生水法的美子汤治疗特发性弱精症疗效良好,能降低DFI,提高精子顶体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