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
抑螺防病林建设中生物材料的筛选及抑螺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建设是防治血吸虫病的有效手段,生物材料的筛选是林业血防建设的重要环节。阐述了抑螺防病林建设中生物(植物、微生物)材料筛选及研究进展,并从钉螺生理响应和解剖结构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生物材料抑螺机理。  相似文献   
2.
6-O-羧甲基壳多糖的细胞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溶血试验和细胞毒性试验研究6 -O-羧甲基壳多糖的细胞毒性效应,结果表明:1% 浓度的6-O-羧甲基壳多糖对红细胞溶 血率小于5%,说明该材料无溶血现象。以手术缝合线和500μg/mL的苯酚为对照研究不同分 子量的6-O-羧甲基壳多糖分别在1000μg/mL和2000μg/mL浓度下对大白鼠皮肤成纤维细胞 生长的影响,经过2d,4d,7d细胞培养,细胞增殖率均大于100%,说明该材料对成纤维细胞 无毒性效应且对大白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分子量越小促生长作用越强,随 着培养时间延长促生长作用亦增强。此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6-O-羧甲基壳多糖作为医 用生物材料在细胞毒性方面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甲壳素/壳聚糖已经成为重要的医用生物材料,在创伤修复、引导组织再生、抑菌、止血、术后防粘连、药物递送和3D打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证实,甲壳素/壳聚糖的活性功效受到多种因素调控,一方面与其自身的化学结构和官能团相关,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产品的物理结构,特殊的微纳米结构和物理形态,对其活性功效的发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甲壳素/壳聚糖在物理形态与生物学功效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总结,并主要结合我们实验室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进行概括说明,为其在医用生物材料和其它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引导和借鉴。目前,很多研究成果和技术还多处于实验室阶段,实现其临床应用仍极具挑战性,因此还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4.
16例烧伤病人应用CHIMEHERB人工皮覆盖26个创面,其中浅Ⅱ°及部分深Ⅱ°创面11个,深Ⅲ°削痂创面10个,切削痂覆盖自体网状皮创面5个,与辐照猪皮对照观察,临床获得较好效果.认为在有效的清创及正确的创面处理下覆盖人工皮能减少创面渗出,有利创面愈合.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性敷料,无同种异体皮或异种皮移植时的排异现象,但其本身不具抗菌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林业血防生态安全体系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抑螺防病生物材料的筛选与应用"专题研究小组,于2012年11月24日-26日在合肥市新感觉大酒店举行年度工作进展总结交流会议。参加单位有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湖北大学、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课题负责人彭镇华教授亲自参加并主持会议,并要求各单位  相似文献   
6.
7.
寒区环境中的古DNA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清  程国栋 《冰川冻土》2002,24(6):812-818
寒区埋藏环境常年处于负温条件下,土壤冻结或冰的形成过程产生封闭作用,可以隔离造成埋藏生物遗体同DNA氧化分解的氧气之间的接触.由于液态水含量极大地减少和冰胶结作用,使得主要依赖于液态水而发生的生物大分子的化学分解以及生物降解反应作用减慢,有机体没有成岩过程中降解以及水解作用,从而使古DNA分子可以得到较好的保存.目前绝大多数关于古DNA研究的重要成果所使用生物材料均来自寒区环境,最为引人注目的有关猛犸象、棕熊和企鹅化石古DNA的研究.这些研究分别从个体、种群和同一种群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描绘了它们与现代生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过去发生的生物迁移和空间隔离以及特定生物分子水平上的时间演化.从目前来看,大量的生物标本很好地保存在那里,以至于单一考贝基因都可以获得,因此是获取古DNA并获得相应遗传信息的理想地区.  相似文献   
8.
运用X射线微区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与能谱测试技术对淡水鲈鱼硬体组织的鳞片、牙齿、鳍骨、蝶骨和脊椎骨中无机矿物做了成分与结构方面的探究。结果表明硬体组织中的矿物相均为羟磷灰石,化学成分呈现缺Ca富P的特征。鳞片中羟磷灰石晶胞参数具有较大的变动范围a=0.941 8~0.947 7 nm,c=0.684 1~0.690 3 nm;骨骼中a=0.942 6~0.945 7 nm,c=0.687 3~0.688 7 nm;牙齿中a=0.946 3 nm,c=0.688 0 nm。晶粒尺寸达到纳米级别,计算结果为D_鳞=7.204~13.711 nm,D_骨=14.088~17.077 nm,D_牙=28.219 nm。结晶度由好到差的顺序为:牙齿→骨骼→鳞片。X射线衍射图表明,牙齿、鳞片和骨骼中羟磷灰石晶体均具有择优取向结晶特点,取向因子R计算结果表明硬体组织中羟磷灰石均趋向沿c轴择优取向生长。生物矿物结晶度及择优取向是组织功能和有机基质调控的结果。X射线微区衍射技术能无损、有效的获取生命微晶体的结构信息,适合生物矿物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近年来包括本校海洋药物与食品研究所在内的研究机构在医疗材料上的研究提出综述报导。内容分4部分: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高分子材料和生物材料的复合物以及中草药。  相似文献   
10.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SIF) considering arbitrarily distributed surface tractions are evaluated based on the 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 (SBFEM). The semi-analytical solving process for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including the effects of surface tractions is presented. Provided are the numerical exampl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mode Ⅰ and Ⅱ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with linear and non-linear distributing forces loaded on the crack surfaces. The crack problems of anisotropy and bimaterial interface are also studied and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of single-edge-cracked orthotropic material and bi-material interface problems with surface tractions are calculated. Comparisons with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effective and possesses high accuracy.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