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3篇
  免费   762篇
  国内免费   1084篇
测绘学   135篇
大气科学   277篇
地球物理   224篇
地质学   3037篇
海洋学   845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187篇
自然地理   461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热条件下配合物水解及可逆与不可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热条件下配合物水解及可逆与不可逆反应王玉荣(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配合物水解,可逆与不可逆,实验研究水解作用是水参与地球化学反应过程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天然矿物大多是不可逆反应的产物。红海海底现代沉积铁矿是...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2,5,8-四羟基蒽醌(THA)与镀形成配合物和THA进入β-环期精(β-CD)的内空腔与镀形成包结物这两种测定镀的荧光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表明,后者的灵敏度和重现性有显着提高.选择性明显改善。详细研究了方法的测定条件.并应用于矿样中痕量镀的测定,结果符合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CARBON DYNAMICS OF WETLAND IN THE SANJIANG PLAI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INTRODUCTIONWetlandsplayanimportant roleintheprocessofcar-bonstorage.Thetotalcarbonstoredindifferentkindsofwetlandsisabout15%-35%ofthetotalcarboninthegloballandsoils(POSTetal.,1982;GORHAM,1991).Inaddition,wetlandsaresignificantnaturalsources fortheatmospheric CH4 (MOORE,1994).It isestimatedthatabout110×1012gCH4 originates fromanaerobicdecompositioninthenaturalwetlands,CH4 emission fromthenaturalwetlandsis15%-30%oftheglobalCH4 emission andtheCH4 emission from thepeat land at hi…  相似文献   
4.
Three Super Active Regions in the Descending Phase of Solar Cycle 2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 analyze the magnetic configurations of three super active regions, NOAA 10484, 10486 and 10488, observed by the Huairou Multi-Channel Solar Telescope (MCST) from 2003 October 18 to November 4. Many energetic phenomena, such as flares (including a X-28 flare) and coronal mass ejections (CMEs), occurred during this period. We think that strong shear and fast emergence of magnetic flux are the main causes of these events. The question is also of great interest why these dramatic eruptions occurred so close together in the descending phase of the solar cycle.  相似文献   
5.
自1988年11月至1989年3月,对南极乔治王岛的长城湾沿岸水域中的海洋生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1988年11月20日在2号站采得的冰芯中部有一层约5cm的棕色层,而1988年11月17日、20日和26日在5号站采得的冰芯样中有二层棕色层。固定冰中叶绿素a浓度范围在2.55~56.8mg/m~3之间,而且大部分含量集中在海冰的中间层中,而不象其它海区如昭和、戴维斯、凯西和麦克默多等站,大部分叶绿素a集中在海冰的底部,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海冰的结构和形成过程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6.
为了调查大气甲烷的区域分布,我们用火焰离子检测器(FID)制成了一台连续测量系统。由于FID几乎对所有的烃类都敏感,故而让样气通过一个装有Pt催化剂的加热柱体以除去非甲烷烃,得到低达0.004×10^-6V的检出限和短达10s的响应时间。我们把该系统装配在汽车上,测量了两个典型源区-稻田和天然气田上大气甲烷的区域分布。在气田的实例中,我们依据所观测的甲烷柱剖面估算了甲烷的逸散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描述了SGR钻孔处冰盖上的积雪在密实化过程中的特征变化,并对该过程进行了分段的和全面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冰盖密度随深度增大,但增长幅度随深度减小.作者提出密度变化减小度的概念.计算得出的所研究冰芯钻取点的密度变化减小度为-0.15kg/m~3·m~2,粒雪成冰前的密实速率平均值为4.08kg/m~3·a.本文得到的冰盖密度变化“临界点”与以往报道的有所不同.分析这一现象时,作者强调当积雪还在活动层时冰盖温度的影响,并以此解释密度剖面的异常变化以及离差的回升.特别指出,积雪的密度变化具有气候学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积雪形成及变化过程中气候变化的某些信息.本文由密度变化确定的钻孔点雪冰转化深度为50米.  相似文献   
8.
实验条件对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通过实验验证了多物相试样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的基体效应,着重研究了参比强度K值、衍射强度、混合物各物相粒度、X射线管功率等实验条件对物相定量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相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采用积分强度、使各物相颗粒尽可能细而且均匀、采用较高的X射线管功率以及适合的扫描速率均有利于提高物相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系统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贵州省高灰、高污染组分煤中矿物质的分析为例,应用Bruker AXS D8 Advance衍射仪测得煤中矿物相的X射线衍射图谱,分别应用数据分析系统EVA 12.0、X’Pert HighScore 2.0和MDI Jade 5.0对矿物物相组成的原始测试数据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过程和结果的差异比较了三款软件系统之间的异同和优劣。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特大型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苏莫查干敖包矿床是迄今为正在全球范围内找到的最大规模单一萤石矿床.萤石矿体大多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沿下二叠统碳泥质板岩(夹灰岩透镜体)与流纹质火山岩接触带分布,并且与中生代花岗岩类侵入岩体具有密切的空间分布关系.流纹质火山岩和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值分别为(276±10)Ma和(138±4)Ma,它们分别是海西晚期和燕山中期酸性岩浆活动的产物.萤石矿体主要由4种类型矿石所构成,即石英-萤石型、石英-硫化物-萤石型、萤石-石英型和方解石-石英-萤石型.矿物组分有萤石、石英(蛋白石、玉髓)、方解石、绢云母和绿泥石,个别样品中有磁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毒砂和锡石.围岩蚀变自矿体中心向外分别为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和高岭石化.钕、锶和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萤石矿床是多期次和多阶段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成矿作用分别发生在海西晚期和燕山中期,并以后者为主.海西晚期富碱质酸性岩浆喷发活动为层纹状和条带状矿体以及矿源层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相比之下,燕山中期花岗质岩浆侵入活动不仅为细晶质、伟晶质和角砾状矿体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动力和热力来源,而且是成矿流体对流循环的"发动机".苏莫查干敖包矿床属于与花岗岩类深成侵入岩体有关的热液型萤石矿床,成岩(矿)物质来自壳、幔混合源,其中壳源组分占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