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0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431篇
测绘学   188篇
大气科学   273篇
地球物理   471篇
地质学   427篇
海洋学   790篇
天文学   53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雾的形成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11):60-60
如果地面附近的空气相当潮湿,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部分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靠近地面的空间里。如果靠近地面的空气层里的小水滴多了.能见度低了,这就形成了雾。  相似文献   
2.
密近双星自转的测量和研究(V)轨道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密近双星自转测量和研究的系列章之一,本从轨道圆化的角度讨论了Zahn的动力学潮汐机制粘滞理论、Tassoul的纯流体动力学理论与实测数据的简便程度,对前前中的29个不相接双星系统,均分别计算了出以上理论所预测匠轨道沦时标,分析比较了各系统的理论圆化时标与它的年龄及轨道圆化和蔼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动力学潮汐、粘滞理论的计算结果出比纯流体动力学机制的预期更符合实测数据,但与(IV)的结果相  相似文献   
3.
利用双星自转同步性理论给出了69个三类密近双星系统中93个子星的临界同步自转参量和临界自转周期.并把利用临界自转同步参量所计算的临界自转周期与由气体星自转不稳定理论所计算的临界自转周期做了比较,其结果是两者均属同一量级.  相似文献   
4.
在丽江高美古前期选址工作的基础上^[1-2],二期选址的望远镜地面高度的确定工作于2000年11月3日至2000年12月16日进行,采用30m铁塔的温度脉动测量装置,对6#选址观测点的近地面大气湍流进行反复多次测量,得到近地面不同高度(4-30m和8-22m)上每夜温度结构系数CT^2的平均值,对观测取得的资料作进一步处理和分析,得到高美古6#观测点的望远镜地面高度为13~15m。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海南省南保港附近海面SIR-C/X-SAR全极化数据的定量研究,对比研究了该海面不同风区海面的全极化信息特征,定量分析了海面散射的极化信息和极化状态的空间结构情况:用散射矩阵的迹解释了不同海区的散射强度对应关系:对比海面散射极化响应可以确定不同成长类型的粗糙海面类型;用极化响应图的对称特点界定“长尺度”和“短尺度”海面;建立全极化海面散射模型。讨论了海面电磁散射的贡献与雷达系统参数之间的定量  相似文献   
6.
实用测的海上和层平均风剖面数据和温度剖面数据,通过数据回归和迭代方法计算出了在不同大气稳定情况下的海面阻力系数。得到了与前人理论计算一致的结论:海面阻力系数随海面大气稳定度的增加而减小,另外,我们还发现:在海面风速小于13m/s时,不能认为气温剖面外推到海面的值与海面水温的是一致的。这样若用海气温差作为衡量海面上方大气的稳定程度,难于得到上面给出了理结论。这一点同前人的理论计算结果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海牡蛎的研究始于1845年, Hanley(1845)描述了产于中国近海的新种 Ostrea chemnitzi sp.nov.。我国的张玺教投也在30年代开始进行研究,1956年报道了13种牡蛎,在这之前国内、外学者已先后报道了24种和1亚种(张玺等,1956)其中有很多种鉴定错误,或是同物异名。近年来通过海洋底栖生物调查和附着生物的研究,作者又发现了4种牡蛎,它们是:新硬牡蛎 Neopycnodonte cochlear (Poli),侏儒牡蛎 Nanostrea erigua Harry,褶牡蛎 Alectryonella plicatula ( Gmelin) 和日本巨牡蛎 Crassostrea nippona (Seki),在中国近海都是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江苏两万年来的气温升降与海平面变化之间的联系,展开了讨论。把两万年分成七个时段。最后一个时段,即最近2000年来,又分成四个寒期与四个暖期。寒期与暖期是交替出现。世界上已有很多学者把各地的全新世海面变化的曲线分成三种类型,我省的全新世海面变化曲线属于Fairbridge曲线。  相似文献   
9.
热带洋面上最小OLR轴与最大SST轴关系的气候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尚城  郭炜 《海洋学报》1992,14(1):124-128
热带洋面上的SST(海表面温度)是影响大气环流变化及气候异常的重要参数.众所周知的埃尔尼诺事件即是首先从南美海岸的SST异常增温发现的.自有卫星观测以来,OLR(射出长波辐射)亦已成为反映热带洋面上的大气凝结热源、降水量及对流活动等重要现象的参数,而得到了戛来越多的气象学家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1].事实上,在热带洋面上OLR所反映的云是海气相互作用的产物.海洋对大气的相互作用首先是通过SST的变化来影响大气的.海洋上的大气受热对流产生的云(反映为低OLR)反过来又会阻挡太阳辐射而影响SST.  相似文献   
10.
灰色关联分析鉴别海面溢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海面溢油鉴别模式,给出了常见的14种油鉴别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值,提出了油种受风化和实验误差影响而造成其关联度不可辨识的模糊区的概念.任丘原油和0#轻柴油实验误差和风化的关联度模糊区分别为1≥r0i≥0.9805和1≥r0i≥0.9149,30#重柴油风化的关联度模糊区为1≥r0i≥0.9647,大庆原油和20#重柴油实验误差的关联度模糊区分别为1≥r0i≥0.9359和1≥r0i≥0.9363.使用油种的关联度模糊区域值和关联度的择近原则,可以鉴别常见的14种油.海面溢油案例的鉴别结果表明,本方法同Euclid贴近度聚类分析一样,较指纹谱图辨识法的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