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3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分析了山东沿海七城市及地区雾的区域性差异、季节和日变化特征雾的类型,讨论了有利于城市酸雾形成的主要天气型。结果表明,半岛南部沿海城市雾季多平流雾,半岛北部沿海城市雾季多锋面雾,整个半岛沿海城市秋冬季多平流辐射雾;有利于酸雾形成的主要天气型有海上高压后部型和低压前部型,前者由于近地面层有较强的平流逆温,持续时间长,酸雾严重,后者由于伴有降水,持续时间短,酸雾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大气的严重污染导致雾中溶入SO2。等物质而形成酸雾(AcidFog)。酸雾的研究较少[1~6,8,10]。美国加州南部酸雾pH<3.0,最低1.63,我国仅对贵州的梵净山及四川的峨眉山等地的酸雾进行过研究,其成分多为常量组分[4~6,10]。SO2是大气中重要的污染物,而酸雾中SO2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因此研究雾水中SO2及其他成分具有重要的意义。青岛的6~7月为多雾月份,此时盛行风SSE1,雾多形成于4~8m/s风速时,雾以上午4~8时频率最大,最小频率出现于午后14~16时,青岛海雾最长持续…  相似文献   
3.
罗方承 《矿产与地质》2001,15(Z1):540-547
介绍了晶安高科污染源的来源、采取的措施及综合治理、利用方法.使废水指标由PH11~12;SS<1000mg/l;CODcr≤200mg/l;氨氮≤200mg/l降到PH6~9;SS<70mg/l;CODcr≤100mg/l;氨氮≤15mg/l;酸雾指标由HCl500~800mg/m3达到小于25~40mg/m3;炉窑烟气由林格曼黑度5,烟尘浓度2700~5191mg/Nm3降到林格曼黑度1,烟尘浓度小于200mg/Nm3;硅渣可生产复合絮凝剂和白炭黑,不仅可改善环境影响,而且可回收盐酸和利用废资源,可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一次罕见的平流辐射雾过程的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大气成分对雾的影响,2006年12月份在南京市郊进行了雾的综合外场观测试验.12月24~27日,南京出现了持续4d的浓雾过程.揭示了这次浓雾过程一些罕见的特征:持续时间长,浓度大,雾顶高,雾水酸,爆发性增强.对这些特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成因的探讨.结果表明,这次雾是在夜晚辐射条件下形成,而后在暖湿平流作用下维持、发展,是一次平流辐射雾过程.  相似文献   
5.
沿海城市工业迅速发展所造成的酸雾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如美国加州南部沿岸多次出现酸雾的pH值在3.0以下,最低为1.63。青岛地区1983年观测到酸雾pH值为4.22-4.52,而我们在1991年6-7月份的观测表明,pH平均为3.84,最低(娄山化工厂)为1.7,酸度有显著增强的趋势。近几年来青岛市酸雨的pH值平均为4.42,最小为3.48,可以看出,酸雾的酸性远较酸雨为强。因此城市酸雾的研究更为重要和迫切。 海雾是山东半岛沿海城市的主要气候特点,青岛是海雾发生的中心,大雾年平均为61.2天,轻雾106.9天,每年4-7月为海雾盛行期。海雾总是发生在逆温层结的大气中,在稳定的逆温层下,低空所产生的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到高空,使得排放的大量污染物质聚集在低层,与雾水混合酸化形成酸雾。 夏季的海雾多为平流雾,青岛海雾季节平流雾占总雾出现率的70.9%-80.4%(王彬华,1983;赵永平等,1994),因此研究平流冷却雾的生成与发展,以及雾发生条件下的大气污染与雾水酸化是研究酸雾的主要内容。本文在考虑了湍流交换、平流传输、长波辐射冷却、重力沉降和化学转换等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二维平流辐射雾物理化学模式,模拟了海雾的形成发展、登陆和酸化等物理化学过程,计算了夏季二氧化硫的扩散,研究了海雾发生后青岛市区酸雾的二维分布,其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这对于研究酸雾的形成机理,了解酸雾的发生背景,预测酸雾的未来发展和科学地制定酸雾的防治对策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酸雨危害和渗水危害是石刻区普遍存在的两大病害。本文分析论述了大足县境酸雨多年分布特征,降水PH值与气象要素、大气质量的关系及酸雾的形成条件,并根据多年监测分析资料,论证了造象岩壁主要受酸雨雾影响的各类风化产物可溶盐水化学特征及可溶盐类型的变化规律,总结出酸雨不同作用条件下岩壁风化破坏特点,可作为防酸雨风化治理依据。  相似文献   
7.
重庆雾水化学组分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1984-1990年在重庆测得的182个雾水样品,揭示了该地区水化学组分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雾水已酸化,属硫酸型;离子浓度高,且与空气污染及雾的微物理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正>1酸雨的定义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降雨,是大气污染后产生的酸性降雨。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无论对生态还是人们的健康都具有危害性。酸雨中的硫酸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水结合,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酸雨中硝酸是由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的。2酸雨的危害2.1烟雾危害20世纪30年代,日本、英国、美国、比利时,都发生过酸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