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静 《地图》2008,(2):48-49
丹东是东北边陲享有"杜鹃城"之誉的中朝之间最大的边境城市,位于鸭绿江畔,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这里自然风貌保存完好,人文景观丰富:北有层峦叠嶂的青山为屏,南有一望无际的良田沃野与黄海相伴,河流、水库组成的水网交织在高山、丘陵和平原之间;有明长城东部起点的虎山长城,有我国万里海疆北部端点的江海分界碑,有反映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史实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有弹痕累累的鸭绿江大桥  相似文献   
2.
 以图像处理、GIS为平台,对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地区的重、磁、电、遥感及地震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该地区重、磁力资料信息含量较高,对于确定盐下构造分布具有积极意义。使用遥感资料对小断层及裂隙发育状况进行研究,有助于裂隙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注水效率的提高。同时可对扎纳若尔、阿里别克莫拉等油田的井网状况进行监控和地面设施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3.
滨里海盆地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里海盆地内充填了巨厚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积物。在剖面上可分为三套地层组合,即盐下层系、含盐层系和盐上层系。盐下层系为下古生界-下二叠统,包括巨厚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在泥盆纪-早二叠世,滨里海盆地周缘广大地区普遍发育碳酸盐岩,在许多古隆起上还发育生物礁体,说明这一时期盆地的滨、浅海地带具有浅、清、暖的沉积环境,盆外陆源碎屑供应较少。含盐层系为下二叠统上部孔谷阶。早二叠世中-后期由于持续构造抬升,盆地气候变得干旱,海水变浅,潮上带蒸发环境发育,以致这一时期广泛发育盐类沉积,形成含盐层系,主要由盐岩和硬石膏层构成,并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盐丘构造。盐上层系为上二叠统-第四系。晚二叠世-三叠纪盆地又经历了一次大的海侵,为浅海陆棚环境,局部为海陆过渡三角洲相。侏罗纪-白垩纪在总的浅海陆棚环境下,盆地不同地区也形成了湖泊和瀉湖环境。晚二叠世以后形成的盐上层系沉积,主要为碎屑岩,在局部地区有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质》2003,21(1):125-125
阿拉木图1 1月22日电阿什哈巴德消息:土库曼斯坦总统办公厅22日发表一份声明说,土政府坚持认为,里海的划分问题必须在符合里海沿岸各国利益以及在各国间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加以解决. 声明强调,土库曼斯坦的上述立场理应同样适用于里海沿岸各国在里海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通航等各个领域进行的谈判与合作.一些媒体在里海法律地位问题专家级会谈前夕主观臆断地报道土库曼斯坦在里海划分问题上的立场发生了重大变化,土政府对此表示不满.关于里海法律地位问题的专家级会谈将于12月初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  相似文献   
5.
白云岩是滨里海盆地盐下石炭系碳酸盐岩的重要储层类型。在岩芯、薄片、物性与地球化学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KT-Ⅰ油组的白云岩类型与储集性能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与模式。结果表明,白云岩类型与其储集物性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以生屑铸模孔及溶蚀扩大孔为主的残余生屑白云岩物性与含油气性最好,以晶间(溶)孔为主的粉细晶白云岩和以生屑铸模孔及晶间孔为主的泥粉晶白云岩次之,而以晶间微孔为主的泥晶白云岩最差,难以成为有效储层。原生孔隙发育的相对高能生屑滩环境是该区优质白云岩储层发育的相带基础。晚石炭世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与以渗透回流白云化(白云石有序度分布于0.32~0.67,δ13C介于-0.22‰~5.94‰,δ18O介于-1.09‰~2.45‰)为主的早期白云化作用为白云岩储层早期孔隙的发育与保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早二叠世以来埋藏期各类裂缝的发育及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则对储层的晚期扩孔改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Z油田主要含油层系包括白垩系-中侏罗统低幅度背斜构造油藏、中三叠统盐檐断鼻油藏和上三叠统岩性圈闭油藏3种油藏类型。通过对紧密围绕盐有关的构造和有效盐窗这两个影响Z油田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的研究认为成藏模式为"盐下生成、盐窗沟通、盐边盐间断层输导、高点聚集、后期保存"。Z油田油源充足,盐窗大而有效,多种有效的输导体系,圈闭类型多而好,埋深适中,储盖层发育且配置良好,侧向遮挡条件具备且后期保存条件良好,可作为今后勘探首选目标区。  相似文献   
7.
Micromorphology of solonetz species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natric horizon was studied in microcatenas at the Dzhanybek Research Station (northwestern Caspian Lowland). The solonetzic (natric) horizon is easily identified, and it occurs at varying depths, which are the criteria for subdividing solonetzes into 4 species, namely, crusty, shallow, medium and deep. In this sequence, the depth of humus-accumulative horizons increases, and the upper boundary of salinity manifestations goes down. The following micromorphological features are assumed as typical for natric horizons: angular blocky microstructures with partially accommodated aggregates having sharp boundaries and narrow plane-like packing voids; b-fabric speckled in the aggregates' centers and monostriated at their peripheries merging into stress coatings; very few interpedal voids; organo-clay coatings; humus- enriched infillings; no calcite and gypsum pedofeatures. A complete set of "natric" features was found only in the crusty solonetz; the shallow solonetz lacks only illuviation coatings, while the medium and deep species have several modifications of fabric elements: blocky aggregates have a rounded shape and are penetrated by biogenic channels favoring their further biogenic reworking; plant residues became more abundant and diverse, and blackened tissues occur; illuviation clay coatings evolved into papules; stress coatings gave birth to striated bfabrics, thus maintaining a high plasma orientation. The thin sections of natric horizons made 50 and 20 years ago were examin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crease in precipitation and rise of ground water table) on micropedofeatures. The following processes took place: (i) in the topsoil: humus accumulation and biogenic structurization; (ii) in the natric horizon - re-arrangement of clay coatings into micromass b-fabrics; and (iii)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natric horizon - development of pseudosand fabric, calcite and gypsum formation. The trends revealed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nvironmental events.  相似文献   
8.
小冰期作为距今最近的一次冷期,是研究寒冷事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影响的重要参照期,其气候总体偏冷已达成共识,但干湿变化存在明显的时间和区域差异。华北平原作为东亚季风系统控制的核心区,对气候变化响应十分敏感,由于受到研究材料、技术方法等因素限制,致使华北平原小冰期次一级干湿变化过程研究较少,且缺乏高分辨率的定量研究。本研究在6个AMS14C定年的基础上,通过对秦皇岛七里海湖泊深度为245~62 cm的钻孔沉积物92个样品的孢粉分析,利用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回归法(WA-PLS),高分辨率地定量重建了华北平原东北部1250~1610 A.D.的降水变化过程。结果显示:小冰期早期(1310~1450 A.D.)年降水量平均为565 mm,较中世纪温暖期降水减少约25 mm,气候变干,但程度较轻;小冰期中期(1450~1610 A.D.)降水量进一步降低,降至525 mm左右,最低可达410 mm,气候达到研究段最为干旱时期。分析认为,华北平原东北部地区小冰期冷干变化过程可能受太阳辐射量、火山活动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的共同驱动。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亚地区的两大糊泊,咸海和里海长期以来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产生了许多困扰人们的问题。前苏联的解体使这些问题的解决更为复杂化。本文概述了近年有关国家治理和保护咸海、里海生态环境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