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121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151篇
海洋学   6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2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Land-Use Mix (LUM) refers to the strategy of integrating complementary functions within a building or area. While LUM has become a dominant approach in urban planning, its actual benefits and vision for spatial planning remain unclear. To clarify this issue, this study discerns the spatial features of land-use patterns depending on the compatibilities among land-use categories. Accordingly,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ree LUM measures – adjacency, intensity, and proximity – to identify differences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d-use categories. Based on these measures, a land-use allocation model is developed to specify spatial patterns satisfying the given compatibilities. This model is tested by applying the concept of the neighborhood unit on a case study of normative land-use patterns subject to specified compatibilities. The results describe spatial features of four compatibility sets, including a set exhibiting a compatibility conflict between the same land-use pair and LUM measures when, for example, a given land-use pair is compatible in terms of intensity but incompatible in terms of proximity. Understanding the spatial features of a normative land-use pattern that satisfies various possible compatibilities will facilitate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LUM approach into local planning guidance and zoning ordinances.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拍卖理论的移动Agent资源分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 1种以区间值为价格的移动 Agent资源底价密封拍卖模型 ,并赋予资源所有者参与价格制定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王兵  刘竹梅 《地下水》2008,30(5):67-70
介绍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原理,并通过模型在莱州水资源规划中的实例分析,得到了莱州现状及不同规划水平年的水量优化供需计算结果,对莱州市水资源规划提供了依据,体现了计算机模拟优化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张钦文 《中国煤田地质》2006,18(5):14-16,37
通过对漳平市吾祠煤矿区的煤层地质构造特征分析,探讨了复杂构造条件下的矿井生产布局,主要是煤矿区段水平划分、煤炭采区的巷道布置、采煤方法及有关地质硐探等问题,对矿山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国土资源数据共享分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据共享分类是制定数据共享政策和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 提出国土资源数据共享分类的意义、原则和方法,探讨建立以数据共享分类为核心的 国土资源数据分类体系,以期为全面开展国土资源数据共享分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彩色扫描地形图林地层自动识别方法,简要阐述了这种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和讨论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和林地层提取效果,为基于地形图计算林地面积,找林地动态变化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MAPGIS的军事标图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剑波  陈宇等 《地球科学》2002,27(3):301-305
军事领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信息的安全性和空间数据的多样性是应用开发的重要问题。在全球信息化日趋高速发展和逐步成熟的今天,军队信息化建设也必须与GIS技术紧密结合,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较系统地研究了GIS技术在军事标图绘制中的应用和集成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方法和实现系统。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以MAPGIS为开发平台的军事标绘系统的实用功能和特点。首先分析了军事信息系统对地理信息数据的要求,并且评述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然后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军事标图系统的总体设计,根据军事标绘对象的数据特征,设计符合要求的应用系统提出了面向对象和无缝交互工具等的设计思想。对军标对象数据模型和操作模型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和说明,并将这些模型在系统中进行了实现。最后介绍了军事标图系统的主要模块和功能,探讨了今后GIS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复杂适应配置系统的理论与模型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对水资源配置系统的复杂性及其复杂适应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构架出了全新的水资源配置系统分析模型,同时对系统的动力机制、主体行为特性和系统状态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描述,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用于分析水资源配置系统的演化规律,并应用这种分析方法对南水北调工程对受水区水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面向区域”的GIS控件的设计与使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正江 《地理研究》2003,22(2):227-236
本文提出了一个“面向区域”GIS控件的概念———即以特定的地理区域为对象,将基础地理信息连同有关的GIS功能操作融合为一个可重用的程序模块,以Microsoft的COM(即“组件对象模型”)技术为基础,组织为“GIS化”的ActiveX控件。这种GIS控件,将面向对象技术中的“对象”扩展到了整个特定的地理区域空间,其核心思想是不仅封装了GIS的数据模型,必要的功能操作,而且封装了所有的基础地理信息。由于省去了对空间数据的处理,因而这种GIS控件可被广大非GIS专业的信息系统开发者灵活、简便地用于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GIS功能扩充,也可用于构建一般的地理信息系统,因而有利于GIS技术应用的普及。文章最后给出了有关陕西省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核三段储层天然裂缝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岩芯裂缝观察结果,通过与FMI,MAIN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对比,系统描述天然裂缝在成像测井上的影像特征,对地层裂缝特征参数进行了确定.成果反映出核三段地层中的裂缝主要为垂直裂缝倾角在80°~90°之间.走向在100°~110°左右,宽度一般小于1 mm,裂缝长度主要在30 mm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