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Since the late 1950's, many Chinese scientists have explored the remains of the Quaternary glaciation in the Qinghai-Xizang (Tibet)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 mountains. In the main, 3-4 glaciations have been recognized. The largest one occurred in the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with piedmont glaciers, ice caps and trellis valley glaciers in many high peak regions. But here is no evidence of a unified ice sheet covering the whole plateau as described by M. Kuhle. Due to the further uplifting of the Himalayas and Qinghai-Xizang Plateau the climate became progressively drier, diminishing the extension of glaciers during the Late Pleistocene. The elevation of the snow line during the Last Glaciation was about 4,000 m on the south, east and northeast edges of the plateau and ascended to 5500 m on the hinder northwest of the plateau. The thermal effect of the big plateau massif, the sharp increase of aridity from the southeast rim to the northwest inland area and the abrupt decrease of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广西右江百色水利枢纽地下发电厂房进水口与尾水洞高边坡的治理,介绍在此工程中具有特殊性的一些施工方法。该工程地质体为弱风化硅质泥岩夹泥化夹层、强风化含洞穴硅质泥岩石、强风化硅质岩及全强风化辉绿岩,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对坡体的稳定极其不利。根据三维有限元的分析计算和国内有关权威专家的调查研究需施工1500kN、1000kN的锚索方能保证坡体的永久稳定。大吨位的锚索需锚固在强风化岩土体上,锚索设计采用能提高锚固力的防腐型压力分散锚索。通过现场锚索基本试验,其锚固力完全能满足工程需要。为保证进水口总体施工的进度,在施工进水口约30m高的垂直壁上的锚索时,笔者采用了通常施工中较少采用的垂直壁悬吊式施工法,满足了水电站的整体施工进度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及道路建设工程中,岩土锚固施工大多采用单一的拉力型锚索工法。一般锚索索体的长效防腐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对云南省个旧-冷墩公路边坡工程中所采用的压力分散型锚索工法从设计、试验及成功应用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①在一些复杂地形条件下,锚索防护方案有其独特的经济实用性。②在地基承载力较低的软弱地层中,常用的拉力型锚索无法提供防护工程所需的大吨位锚固力。而有多个受力体的压力分散型锚索则因其对锚固段全长范围内地基承载力的充分利用来提供较大吨位的锚固力;③永久锚索防护工程作为一项具有隐蔽性强特点的结构工程,为保证在其报务年限内锚索能够可靠地工作,在设计阶段,锚索体的长效防腐应为不能忽略的主要考虑因素。在该工程中首次应用了新型高强材料——环氧全喷涂无粘结钢绞线作为锚索体的杆材,较好地解决了永久锚固工程中的锚索防腐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云南会泽铅锌矿床的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中的分散元素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EMPA),探讨了分散元素的富集机制.结果表明,分散元素含量已达到综合利用指标,且富集规律为:分散元素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黄铁矿中分散元素含量较低,而方铅矿中分散元素的含量稍高于闪锌矿.闪锌矿中:Cd富集顺序为红色>杂色>黑色,在高温阶段Cd置换Fe,低温阶段Cd置换Zn;Ga通过置换Zn进入闪锌矿,Ge可能主要替代Fe而进入闪锌矿晶格.方铅矿中:Cd和Ga元素置换Fe或Pb先进入方铅矿晶格内,Ge则富集较晚,具体表现为:当Ga含量较低时,元素进入方铅矿品格顺序为Fe,Zn→Cd→Ga,Ge,当Ga含量较高时,元素进入方铅矿品格的顺序依次为Cd,Ga→Ge.  相似文献   
5.
川西北地区是国内重要的岩金普查靶区。本文对松潘地区的地质特征,泛克立格法原理,及在本区的应用情况作了介绍,对主要计算步骤,给出基本结果,对计算获得的有意义异常区,进行地质解释,并将此方法与趋势面分析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6.
早白垩世Ruffordia goepperti的原位孢子及与分散孢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胜徽 《地质论评》1998,44(3):243-248
海金沙特的Ruffordia goepperti(Dunker)Seward是世界上早白垩世极为重要的蕨类植物。通过对比发现,Ruffordia goepperti原位孢子的形态和细微纹饰与地层中分散孢子Cicatricosisporites australiensis(Cookson)Potonie和C.minor(Bolch.)Pocock一致,而且大化石与分散孢子的地史、地理分布范围也相同,  相似文献   
7.
重庆玉峡锶矿床中分散元素锶的超常富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玉峡锶矿床位于华蓥山构造带的南段。含矿岩系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一亚段的含藻含膏白云岩,含矿层位自下而上有三个矿层。矿层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西山背斜北段的背斜转折端及相邻两翼的层间虚脱部位。矿石矿物有天青石、菱锶矿、钡天青石,脉石矿物为白云石、...  相似文献   
8.
高任 《地质与勘探》2022,58(3):514-531
江西城门山铜矿床通过开展深边部找矿勘查,发现其探明的伴生稀散金属资源量达到大型甚至超大型规模,其中碲、铊、镉、硒等稀散金属已综合回收利用,但研究程度还很低。本文收集整理城门山矿床的编录及化验资料,总结该矿床稀散金属的矿化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并探讨稀散金属富集机理和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城门山矿床的稀散元素多倾向于富集在似层状硫化物型矿石中,赋存状态以独立稀散金属矿物和赋存于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等硫化物晶格为主,具有随金属硫化物总量变化而变化的空间分带特征。矿石中的w(Cd)与w(Zn)具明显的正相关性(R^(2)=0.65),其他稀散元素的含量与Cu多呈弱正相关性。本文提出碲与铊与似层状硫化物矿石密切相关,镉的超常富集主要与锌的成矿作用有关,它们在热液流体萃取、运移、沉淀过程中元素分离相对较少,岩浆结晶分异导致热液流体中铟含量降低,铼主要赋存在辉钼矿中,与幔源物质参与密切相关。同时,还建立了城门山含稀散金属铜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大疫的时空分布及其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从甲骨文、二十五史、十三经、古医书、笔记和杂录、地方志、类书中,获取了中国历史大疫385条(公元前13世纪至1911年)。进而,对385奈疫情的烈度进行定量分级,分析中国历史大疫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并提出了一些规律性见解:在历史上中国是大疫频繁发生的国家;3000多年大疫史上有两个活跃期(公元2~3世纪、16~19世纪),且有愈后愈多之势,从百年一遇,到数十年一遇、数年一遇;东部多,西部少,以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最甚;存在着灾害链,有旱—疫、涝—疫、饥—疫等10多种灾害链。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建立了分散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体外培养模型。该模型属原代培养,在体外能直接观察神经元的生长发育。研究表明:该模型稳定性好,差异性小;培养神经细胞可存活1个月以上,14d左右细胞生长最为丰满,且四周晕光明显,神经突起多而粗大,分枝互成网络;14d以后生长减缓。由于在此模型培养的条件下,既不存在血脑屏障问题,又容易控制条件,便于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神经细胞的形态学、生理学、生化代谢及药理学等方面的问题,特别适合在体外进行神经药理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