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黄河源地区水文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实地查勘调查、依据多年积累的原型观测资料,在分析可源地区基本情况、水文气候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近年来黄河源地区水文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变化的特点;解答了这种变化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得出了在河源地区封山育林植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初步对策;提出了河源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纳入全河统一调度、开发、利用规划的建议;以期找出对付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陈国阶 《山地学报》2002,20(5):536-541
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内容和目标之一,也是建立全国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但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恰切涵义是什么?建设的目标和评价体系与标准是什么?并没有科学的界定。因此,以政治口与代替科学决策的现象较为普遍。当前,在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中,有些概念和内容需要澄清:(1)“山川秀美”与生态屏障。对山川秀美需加以科学界定,否则易得出喀斯特地区早就已建成生态屏障的结论。(2)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就等于建成生态屏障。忽略了生态系统的及其功能的复杂性、多样性。(3)生态屏障与减少泥沙进三峡库区,过于强调减少泥沙的功能和速效。理解过于狭窄,实际上也做不到。(4)生态屏障建设5年就能初见成效,10年就能大见成效,30年就能建成。低估了生态屏障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5)建设成生态屏障,就能消灾保平安。对自然灾变过程与人地矛盾,缺乏正确的理解。为切实搞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应首先明确生态屏障的建设目标,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长江上游进行全面系统的生态区划和生态建设规划,划分不同生态类型区,明确各生态类型区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中的地位、功能、建设标准;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要树立系统、综合、全局观点,反对部门、地区割据;要树立长期奋斗艰苦观点,反对浮夸和短期行为;要建设起生态屏障的社会、经济支撑体系和科学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